<h3>这是“总统府”全景图。</h3> <h3><font color="#010101">南朝·谢眺有诗赞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俗有六朝古都,虎踞龙蟠之美誉。“总统府”是南京享有盛名的国家级AAAA风景旅游区。说来惭愧,我一个地道的古城金陵人,虽已年近七旬,无数次往返南京“汉府街”,却一直未能去“总统府”游览观光。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儿子韩寒放假,一定要陪我们老两口去此一游,以遂心愿,儿子的好意我们领了。适逢节日放假,景区人流川息,虽然拥挤疲乏,却也兴趣盎然,如愿以尝。之前我对“总统府”,知之然知之,非知其所故。今日是亲历,心情畅然,不禁睹物思人,观景忆情。 金陵佳丽诱君王, 帝州天朝少久长。 文人骚客不吝墨, 留下诗文千载传。 说段题外话,堪称六朝古都的南京,历史上能久盛不衰的确是凤毛麟角。东晋末日将尽,南唐苟延残喘,宋、齐、梁、陈更迭频繁,太平天国短命败亡,就连蒋介石国民政府也未能长久以往。现在想来明成祖朱棣皇帝不失为风水大师,绝顶聪明,“夺门之变”当上皇帝,立即迁都北京,修建紫金城(今故宫),辟为皇宫,大明王朝一直延续了220余年之久。看来古城金陵并非帝王圣选御地。这段纯属臆想,玩笑而已。 “总统府”,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一一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推翻了长达两千年历史的封建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于公元1912年1月1日(元旦)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所在地。在此之后中国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也一直在此办公,直至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24日占领“总统府”而告终。“总统府”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中外游客必选之地。</font></h3> <h3>进大门东面是国务院、南京市政府奠立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碑刻。</h3> <h3>大门西面并排由南京市政府奠立的“天王府遗址”碑刻。</h3> <h3>第一厅堂门楣正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端庄刚毅,尤为醒目,为孙中山亲书。</h3> <h3>这是第一堂东侧门楣题字。</h3> <h3>这是第一堂西侧门楣题字。</h3> “总统府”内陈列着三部分展览内容:太平天国天王府;南京国民政府办公楼;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楼。“总统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门牌,占地5万平方米。它是国内仅有的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历史价值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景区内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中西合璧式建筑遗存,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了。自明初汉王府到清代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再到“太平天国”天王府,一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总统府。其间熙园还是清康熙、乾隆皇帝南巡行宫。“总统府”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时任民国政府内政部长、考试院副院长云南白族文化名人周钟岳所书,当时还受到民国总统蒋介石的犒赏。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委员会委员。<div> </div> <h3>太平天国运动是自1851一1864年,清朝后期爆发的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等人在广西金田村以拜上帝会名义,打着均田制等旗号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横扫中国18个省,600多座大中城市,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建立“太平天国”,定都江宁,并改名为天京。</h3> <h3>这是太平天国天王府原景模型,后被曾国藩湘军焚毁。</h3> <h3>这是天王府陈列展对联。上联:“自金田到金陵成败兴亡一警钟”,下联:“尊天父开天国是非功罪千秋鉴”。</h3> <h3>天王府展《前言》。</h3> <h3>天王洪秀全雕像。</h3> <h3>天王洪秀全御座。</h3> <h3>这是天王府组照。</h3> <h3>参观第二部分,为“子超楼”。此楼系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及官员们的办公楼,也是今南京“总统府”景区的核心建筑之一,共三层。由虞炳烈按林森意图设计,其风格低调、节俭,且不失精致,庄重大方与周围的中西建筑浑然一体。1934年初动工,两年竣工,由南京鲁创营造厂承建,耗资10万两银元。</h3> <h3>林森,(1868年2月一1943年8月),原名林天波,字长仁,号子超,福建林森县(今闽候县)人,近代著名政治家,同盟会早期成员,辛亥革命领导九江起义,1914年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1931年底接替“九·一八事变”下野的蒋介石任国民政府主席,同时对日宣战。不幸于1943年8月1日车祸重庆临时政府逝世,葬于重庆歌乐山园。照片对联由国民党要员于右任题写。</h3> <h3>林森墨宝:“真生崖”。</h3> <h3>“子超楼”建设简介。</h3> “子超楼”门前两棵雪松为林森主席亲手种植,其中一棵经年枯死,另一棵却郁郁葱葱,参天挺拔,枝繁叶茂,已有近百年树龄了。正所谓:<div> 先人种下树两棵,</div><div> 命运辗转竟相左。</div><div> 物是人非从来事,</div><div> 亦喜亦悲方为果。</div> <h3>记录民国时刻的“钟表”,今已是摆设。</h3> <h3>“子超楼”办公示意图。</h3> <h3>这两张是蒋介石与国民政府要员合影照,挂在“子超楼”十分显眼。</h3> <h3>文书局长办公室及接待室。</h3> <h3>秘书长办公室及接待室。</h3> <h3>二楼是副总统、总统办公室。李宗仁副总统曾在此办公。</h3> <h3>“子超楼”总统办公室蒋介石挂像。</h3> <h3>“子超楼”蒋总统办公室。</h3> <h3>蒋介石晚年生活照。</h3> <h3>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合影像。</h3> <h3>“子超楼”外墙壁涂料颜色及走廊铺装造型。</h3> <h3>“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碑刻为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8年10月18日发布,时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题字为著名军人书法家武中奇(老新四军)追书。。</h3> <h3>孙中山办公楼外观。</h3> <h3>孙中山办公楼前雕像,争相留影拍照的游客很多。本张照片笔者也作了适当修饰。</h3> <h3>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办公室。</h3> <h3>孙中山手书“奋斗”二字悬挂其办公室中央。</h3> <h3>孙中山宣誓即位临时大总统中、英文简介。</h3> <h3>蜡像展示辉煌时刻。</h3> <h3>临时政府官员合影。</h3> <h3>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结婚合影。(选自网络)</h3> <h3>临时大总统工作日记(部分)。</h3> <h3>馆内展示的辛亥革命胜利,推翻清王朝,国民剪辫子的蜡像。</h3> <h3>孙中山先生即位所着的“中山装”,曾经的那个时代,是中华国人的新宠,至今适逢正式庄重场合国家领导人仍着改进的“中山装”。</h3> <h3>临时正、副大总统像。</h3> <h3>共和构架。</h3> <h3>孙中山“三民主义”文稿(网络图片)。参观完孙中山办公室及馆展,不禁使我由衷感叹:</h3><h3> 驱除挞虏戮力,</h3><h3> 创建民国竭虑。</h3><div> 革命尚未成功,</div><div> 同志仍需努力!</div><h3> </h3><h3> </h3> <h3>孙中山办公楼南面拍摄的南京风景。</h3> <h3>孙中山办公楼参观结束,“总统府”游览当近尾声,儿子韩寒提议与老爸老妈在孙先生雕像前留个影,正合我意,应允了。</h3> <h3>这是儿子的多年朋友小刘,小伙子为人不错,全程作陪。对他们两位同年异乡朋友赠言勉之:</h3><h3> 在家仰父母, 出外交知友。</h3><h3> 清淡味香醇, 历练情更真。</h3> <h3>此时已近正午,但仍意犹未尽,接着游览了居于孙中山办公楼西侧的熙园。明永乐年朱高照封汉王在此建造王府。“煦”和“熙”同音,故称熙园。因在宫殿西侧,又称“西花园”。该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环湖有石舫、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印心石屋等等。园内曲径盘旋,绿柳青杨,亭台水榭,飞檐翘角,幽静雅趣,小憩赏景,悠然自得。</h3> <h3>茫茫人海中,来往行匆匆。</h3><div>暂避含秀亭,此处可轻松?</div> <h3>“总统府”游览对我而言虽说是一一“迟来的乐”,但也让我看到了,学到了不少过去没看到,不清楚的东西,还是虽晚也乐,乐在其中。拙作此篇,以做留念。谢谢朋友观赏,顺祝节日快乐,身体健康!🙏🙏🙏</h3> <h1>主题词: 总统府 拍摄 游记</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