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卡罗维发利(kanlovy vary)温泉小镇,距离布拉格720公里,车程大概2:30分。</h1> <h1> 我们到达目的地为下午3:30分,与民宿的主人联系,等到三个人的行李搬进房间已经是下午16:30分左右。</h1> <h1> 其实就是70年代的房间,一室一厅,简约装修,虽然房间不大,但也透露着温馨。<br /></h1><h1> </h1> <h1> 布拉格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上海的徐家汇;卡罗维发利就是上海的闵行,名宿就是我们熟知的红旗新村。</h1> <h1> 比较庆幸的是当地的歌舞表演,都说高手在民间,绝对是纯正的俄罗斯风格的歌舞表演。</h1> <h1> 小镇也因为温泉逐渐出名。依山而建属于斯拉夫波西粒风格,建筑群精美优雅,以黛青色屋顶多,布拉格老城区以红色屋顶居多。</h1><h1> 一条小河(tepla)特普拉河穿过小镇。</h1> <h1> 好容易找到一家北京餐馆,土豆丝,刀豆,鸡蛋炒饭,水煮牛肉、烤鸭,久违地家乡的味道。</h1> <h1> 晚上回来,大家商议,第二天一大早想逛一下巧克力特色店,商店里陈列着各种巧克力造型;复活节,彩蛋和兔子为首选,也最受欢迎。还有一家皮包店。</h1><h1> 4月2日一早,简单的早餐,按照昨晚商议的路线,结果在皮包点、巧克力店耽搁的时间太长,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当然,大家也各自买了自己心仪的东西。原定打算只是在每家店耽搁半小时。</h1> <h1> 温泉走廊景点参观时间缩短。</h1> <h1> Karlovy Vary 温泉走廊,当地共有数百泉眼,但政府为了保护资源只节制性开发了几处泉眼。</h1> <h1> 41.2-72.2度多种元素,供饮用和沐浴治病。</h1> <h1> 温泉小镇的全景照片。</h1> <h1> 下一个行程是开往克鲁姆诺夫(CK)小镇。</h1><h1> 一路上警察很少见,全靠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h1><h1> 一般开到村庄,车速控制在50以下,离开村落可以稍微加速,也就是100公里左右。转弯永远让直行。</h1> <h1> 捷克地广人稀,有些村落建筑规划比较好,有些村落看起来就是破破烂烂的。乡村小道两边的植被很多,我们来的不是季节,如果六月份,可以看到绿绿葱葱的松树林、大草坪。</h1> <h1> 曾经去过呼伦贝尔大草原,那时候觉得路两边风景很好看,这一次驱车前往CK小镇,还是觉得这边的风景更胜一筹。</h1> <h1> 驱车到达目的地为当地时间下午5点左右,夕阳西下,匆匆忙忙放好行李,小镇先熟悉一下。</h1> <h1> 这一顿西餐加饮料三人共计300元多一点,吃的很饱,饮料是餐馆老板自己调制的。苏打水加青苹果、甜橙很好吃,对于今天只吃了一顿的我,就是天堂美食。</h1> <h1> 这是在CK小镇网上预定的一家民宿,客房总共只有七间,老板娘也只为七间房客服务。(提供早餐,早餐也是征询过每个房客,不求多,但求精)。</h1> <h1> 随处都是小文艺清新,简单的一幅画、一些植被,就能在镜头下拍出文艺范。</h1> <h1> 地窖餐厅,很网红,餐厅都位置都坐满了,要想就餐,就得提前reserve。</h1><h1> 我们定了4月3日晚上八点。</h1> <h1> 随处走一走,CK小镇到处都能听见乡音,看到熟悉的面孔。</h1><h1> 来这小镇的旅客,一方面是来看景,一方面是来购物的。</h1> <h1> 虽然小镇不大,但街上有很多大牌,有可能比布拉格便宜。所以在餐厅就餐时,隔壁一群中国学生买了很多奢侈品。</h1> <h1> 小镇大部分建筑建于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多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风格。现在为世界文化遗产。</h1> <h1> 在小镇东部依山傍水的城堡是波西米亚地区仅次于布拉格城堡的第二大规模城堡。</h1> <h1> 4月3日女房东精心准备的早餐。今天一天行程主要是参观城堡和博物馆、彩绘塔。</h1> <h1> 几处制高点,最主要的是圆形彩绘塔和从城堡区往西北爬上去的一座横跨伏尔塔瓦河最古老的石桥-纳普拉什蒂桥,桥上有一个个拱形桥洞,透过桥洞俯瞰整个CK小镇。</h1> <h1> 伏尔塔瓦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静静地流淌,河畔无数橙红色屋顶鳞次栉比伸展到远方青山。</h1> <h1> 明暗交错的房屋和鹅软石铺成的狭窄街道相望,熙熙攘攘的游客在小巷中悠闲的消磨时光。</h1> <h1>马蹄形环抱是小镇中心区域即老城区。</h1> <h1> 彩绘塔属于哥特式式风格的塔,有6层,55米高。修缮期间在原有哥特式风格的基础上添加进去大量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装饰元素。</h1> <h1> 站在彩绘塔上,小镇全貌尽收眼底。远处含黛山脉,近处高低跳跃,色彩明丽的屋顶和熠熠生辉的伏尔塔瓦河。</h1> <h1> 博物馆老式电影院。</h1> <h1> 古代封信用的信封。</h1> <h1> 宫廷用的玻璃器皿。</h1> <h1> 做工精细的瓷器。</h1> <h1> 古代战士穿的软甲。</h1> <h1> 期盼已久的地窖餐厅,对于一天都在奔波的我们,早已饥肠辘辘。</h1> <h1> 地窖餐厅面积不大,供应的餐食无非就是与肉有关的蹄膀,肉排等,蔬菜少的可怜,但食材绝对的好。</h1> <h1> 厨师长守着一个大火炉,经过处理过的肉都在这个大火炉中烧烤,火力的大小,烧烤时间绝对是厨师长掌握。</h1> <h1> 蹄膀终于上桌了,看起来色泽金黄鲜艳,不知道里面怎么样?</h1> <h1> 一个大蹄膀自己动手有点费力,需要外援支持。</h1> <h1> 国外的猪都是黑毛猪(散养),国内的猪(家养,吃饲料),所以从口感来讲,味道绝对不一样。</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