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寻访"洛克"旧居 解开"香格里拉"之谜<br /> 玉龙雪山离丽江古城十几公里,来丽江旅游必去的景点。当你看到这个美丽的雪山,倒影在黑龙潭水中的画面,你无法抗拒这个仙景的诱惑。</h1> <h1>早上天气虽阴的厉害,朦朦星星的细雨时有时无,却无法阻挡我们上山的冲动。<br /> 冰川公园海拔四千四百多米,古稀老人不敢造次,我们选择了牦牛坪 <br /> 牦牛坪最高处海拔三千八百米,对我们这些高原上生活过的人并没有多少顾虑。</h1> <h1>坐索道上到山顶,沿木栈道缓缓的走了一圈。虽是近距离接触玉龙雪山,却没有见到它的尊容。那时淡时浓的雾气弥漫在整个山顶。白云与雪山交织在一起,更增添了朦胧与神秘。</h1> <h1> 这是我第二次到玉龙雪山,两次遇到了同样的天气。看来,要见美丽的雪山,不仅要有运气,还要看人品。</h1> <h1>谁说我们不懂得浪漫</h1> <h1> 从玉龙雪山下来乘坐景区的交通车到了这个叫"蓝月谷"的地方。虽然是个人造景点,却也和玉龙雪山搭配的浑然天成。</h1> <h1> "蓝月谷"海拔2800米,玉龙雪山的冰雪融水自雪山东麓穿谷而过,因月亮在蓝天的映衬下倒映在蓝色的湖面上,故名"蓝月谷"。</h1> <h1>这是按照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对蓝月谷的描写而打造的。</h1> <h1>《消失的地平线》主要讲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人闯入了神秘的中国藏区,经历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这部书最终造就了西方乃至世界的"世外桃源" 香格里拉。</h1> <h1>这里有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飞舞的瀑布,被森林环绕的宁静的湖泊,徜徉在美丽草原上的成群的牛羊,净如明镜的天空,金碧辉煌的庙宇,这些都有着让人窒息的美丽。纯洁、好客的人们热情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这里是宗教的圣土,人间的天堂。在这里,太阳和月亮就停泊在你心中。这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h1> <h1> </h1><h1>詹姆斯·希尔顿的创作灵感来自奥地利美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1924到1935年在云南省西北部探险期间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系列文章和照片。</h1><h1> 约瑟夫·洛克其人确是与滇西北有过不解之缘的传奇人物。当地人对这位寄情于高山峡谷之间,踏遍了中国西部壮丽雄奇的雪山冰峰,与他喜欢的纳西助手们相濡以沫的西方人有着抹不去的记忆。而滇西北这片世外桃源般的神奇土地及其文化便是终身未娶的洛克大半辈子的精神依托和伴侣,以至于他到弥留之际都"宁愿回到泸沽湖的鲜花丛中死去。"这样一位不平凡的人物在西方社会文人学士必读的著名刊物《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的长篇纪实散文把富于异国情调的滇西北民族风情以及雪山冰峰的气息带进读者的居室,引起他同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注意和兴趣,并引发了他创造"香格里拉"意境的灵感。</h1> <h1>《消失的地平线》对"香格里拉"这一奇妙的"世界"的描写它的原型地,就在中国的滇西北和四川木里等地区。<br /> 半个多世纪以来,无数探险家、深邃哲学的人们,都在苦苦寻觅丢失的香格里拉,然而所见却都与书中描写的情景不尽一致,都 无法证实书中所及之深遂哲学。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无论是《消失的地平线》所描述的东方世外桃源式的生活画面, 还是其祥和永恒。宁静淡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 神主题,都能在此得到显现。 1997年9月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在科学、严谨、实事求 是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组织专家科考、评审,郑重向世人宣布 香格里拉在中国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揭开了这一世人久 久不能释然的"世界之谜"、"世纪之谜"谜底。随着世界各新闻 媒体的争相报道,云南迪庆藏区成为旅游,探谜的热点,蜂拥而至的游客对迪庆的神奇自然景观赞叹不已,同时也就引出 对迪庆文化、迪庆藏文化、迪庆香格里拉文化的深层思考。人们对香格里拉文化的博大给予极强烈的关注,香格里 拉精神,香巴拉文化现象、藏民族文化的内蕴等一系列文化的考察和探究把香格里拉旅游热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h1> <h1>那么这所有好事的始作俑者就是约瑟夫·洛克。没有洛克就没有《消失的地平线》。就没有蓝月谷,今天的香格里拉还叫中甸。</h1> <h1> 洛克旧居坐落在玉龙雪山南麓的雪嵩村,纳西语叫巫鲁肯。意思是雪山下的村子。</h1> <h1> 从玉龙雪山出来我们就拐进了雪嵩村。</h1> <h1>这是一个非常古朴典雅的纳西族村落。</h1> <h1>村子里所有的建筑都是用当地的原生态石头,没有一点人工的雕琢。</h1> <h1>原石铺就的路面已经磨损的坑坑洼洼。走在上面,似乎走进了时光隧道。当你想到几百年前的人和你踩过同一块石头,当你感觉洛克和他的同事们也曾经踩过这样的路,你真的感觉自己走进了历史。</h1> <h1>村子里每一座房子都是一个别具一格的艺术品,质朴敦厚。</h1><h1><br /></h1> <h1>人们依然过着散淡宁静的日子,他们依然是那么从容不迫享受着人生。</h1> <h1>在这个别具特色的纳西族院落里,我们体会到这样的悠闲。我们贸然闯入并没有惊扰到他们的惬意。他们只是礼貌的点头微笑表示欢迎。</h1> <h1>入乡随俗,我们也没有拿自己当外人,坐下休息一会。</h1> <h1>虽然这个村子也开展了旅游,但是没看到几个游客,和离这里近在咫尺的玉龙雪山景区那熙熙攘攘的人群相比真是天壤之别。</h1> <h1>碰到一二个误入该村的游客,他们不知道洛克其人其事。对此并不感兴趣。</h1> <h1>一个上世纪的外国人和我们何干?何况49年以后的西方人都是帝国主义分子,都被新中国驱除出境了。</h1> <h1>童年的我们都曾经自豪的唱过"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h1> <h1>没想到当我们踏入展室的时候,在里面参观的游客竟然都是外国人。</h1> <h1>他们没有忘记上个世纪就把这方神奇的世界介绍给西方的奇人。他们怀着虔诚的心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和我们一样参观凭吊怀古伤今。</h1> <h1><br />那逝去的一幕幕重现在眼前:那么多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奇妙森林和鲜花,那些友好的部落,那些风雨跋涉的年月和那些伴随我走过的漫漫旅途,结下了深厚友谊赛纳西朋友,都将永远铭记在我一生最幸福的回忆中。 洛克</h1> <h1>洛克用过的工具</h1> <h1>洛克拍下的照片</h1> <h1>一路走来,在几个茶马古道博物馆里我们看到的历史照片都是出自洛克之手。</h1> <h1>几年前,我到松籓古城,看见一个巨大的雕塑墙,上面松籓古城的图案就是根据洛克的老照片制作完成的。</h1> <h1>从展室里出来,我们和这些西方人亲切的交流,合影留念。</h1> <h1>美好的东西是没有国界的。对传播文明的使者我们更应该记住他们。</h1> <h1>虽然有点语言上的障碍,但一点也不影响彼此的热情。</h1> <h1>这个老先生是洛克旧居唯一的工作人员,据这位老先生介绍,这是一个私人博物馆。</h1> <h1>博物馆的主人叫黄中兴费劲了千辛万苦搜到这些洛克的旧物。据老先生讲,此人经历坎坷,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在部队服役期间,有一次和一个尼泊尔人在一起吃过一顿饭,就被"熊猫"钉上,说是被特务拉下水。开除军籍复员回家,后又经过一番波折才平反安排到政府部门。后来下海闯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h1> <h1>他的善举和情怀,得到了奥地利政府的表彰。</h1> <h1>我们庆幸泱泱大国还有这样一些有良知,有情怀,有能力的人,用个人的力量努力的为我们保留下一些真实的历史,保留了国人的尊严。</h1> <h1>我们的文化自信应建立在包容的基础上,排斥外来文化,排斥文明恰恰是不自信的表现。十三亿人一种思想一个脑袋是建不成世界强国的。</h1><h1> 香格里拉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是中国人的梦,更是世界人的梦!</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