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陪伴成长——记郯城县第六实验小学“生本课堂”观摩学习

甜甜

<h3>  教学本无定法,创新亦无止境。教育教学在不断发展,教学的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4月28日一大早,在孙校长和郑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8人共赴郯城第六实验小学,观摩了他们学校的特色课——“生本课堂”。</h3><h3> 到达六小恰逢他们的晨读时间,还未进教学楼,就被孩子们的朗朗书声所吸引,毫不夸张的说,孩子们读书时那洪亮的声音真的把我震惊了!走进教室,孩子们端正的坐姿,铿锵有力的读书声仿佛让我明白,他们能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取得如今的成果,绝非一朝一夕的努力。</h3> 按照计划,我们的第一项活动是走进他们的课堂,我发现,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个班都准备了一堂精彩的“生本课堂”,可见他们的改革是深入到每个班的!<div>  走上三楼,楼道里已经满满的都是人,楼道两侧的班级里也早已挤满了人,走进三年级六班,该班孙成芳老师正在执教《古诗两首》,我想看看自己不擅长的课型,在升本课堂中是怎样进行的。</div> <h3>  一进教室,感觉他们班人好多,粗略数了一下,大概在80人左右,更加感慨老师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教室的黑板上,有他们对小组的命名还有分数,能够看得出孩子们你追我赶的劲头。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小组成员介绍,小组口号等,有趣的是每个小组都把绿植放在桌子上,到处都是明媚生命力,到处充满着蓬勃的朝气。</h3><div> </div> 《古诗二首》包括《乞巧》和《嫦娥》两篇,孙老师本节课着重讲了《乞巧》一诗。孙老师简单导入,然后由小主持人带着大家巩固预习成果。小主持人声音洪亮,腰板挺直,带着大家巩固了字词以及导学单上的相关内容。 <div>  “谁想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来!我来!”“我想说!”“谁来补充?”“我来补充!”课堂上大家争着抢着回答问题,唯恐落后。“你回答得好极了,如果声音再洪亮一点就更好了!”“你读书读得很认真,但我想听到你带着感情来读。”小主持人丰富的评价语让我自愧不如!</div> 巩固完预习成果,教师又出现,抛出几个问题,引领着学生小组合作。小组合作中,我看到同学们拿出预习单,预习单上内容丰富,将本节课的流程列出来,一目了然,更易于学生把握课堂,值得我们借鉴! <h3>  由于每个大组人数太多,每大组又再分为两个小组,便于组长听清楚组员的声音。组长给每个人机会,让每个人都说,这就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师提问,只由几个学生回答的窘态。</h3><div> 小组汇报的时候,大家为了给小组加分,纷纷推荐自己小组的同学起来补充,同学们自信大方,侃侃而谈,俨然一场辩论赛。敢于大声说是挑战自己的第一步,而在这里,大声说这一步显然已完成!</div> <h3>  听完课来到会场,我们共同聆听几位主任在生本课堂上的思考,我校郑玲玲主任从“我的感悟”“我们的实践”两方面作了精彩汇报。我自豪于成长在人才济济的朴园,钦佩领导的敏锐眼光,看到生本课堂的魅力便说干就干,相信属于我们朴园的特色生本课程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绽放异彩!</h3> <h3>  叶圣陶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于不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作为老师,我们确实应该让一让,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创设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h3>

课堂

小组

生本

预习

每个

学生

老师

我们

朴园

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