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五一”劳动节假期来到,我能轻松出行了,4月30日,我和我家先生去老家曲靖,现在的城际列车到曲靖只要70分钟,舒适、快捷。</h1> <h1> 我一直以来有个心愿,要回母亲小时候居住的亮子村,替母亲去看看田氏家族新建的房子。</h1><h1> 因为母亲一直牵挂着田氏家族三代单传唯一的后人,母亲在世的时候常常和我讲:“在老家,田家就只有他一个,现在还住在被火烧过的已经70多年的老房子里,日子过得不好,我挂念他们。”</h1> <h1> 在曲靖,堂弟开车专门送我们去到母亲的老家亮子村,离上次回去又是6~7年了,从山脚下公路经牌坊进村,我已经认不出来了,村里变化很大,到处都是新建的3层小洋楼。</h1><h1> 我已经找不到原来老房子在哪里,更不知道新房建在何地,我打电话请他们过来接,我们在村里的供销社等候侄孙来接我们。</h1> <h1> 走在村里的路上,认出了很多年前和母亲一起回来到过的地方,有一种亲切感、一种思念感。</h1><h1> 照片上是我和老表、表嫂在他们居住的房前留影。他们终于(在母亲去世前一年的2013年)住上了宽敞明亮、既有现代感的大房子了。</h1><h1> 这幢小楼是小侄子田江海建的,他在曲靖城里的移动公司工作,住在城里,在老家专门为我老表、表嫂居住而建了这栋房子。</h1> <h1> 照片上是他们住房的客厅、楼梯。</h1><h1> 三层楼每层有一个大客厅,四个大卧室,卧室内都铺了木地板,每间房屋宽敞明亮,装修也很漂亮,和一楼一底土坯、楼上木板隔墙的老房子有天壤之别。</h1><h1> 我拉着老表的手说:“你们住上这样的房子太舒适了,要多保重身体,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你们的身体却越来越不好了。”老表说:“表妹子,谢谢你来看我们 ,我们这次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了。”这句话把我们两人都说得鼻子发酸,双眼满是泪水。是啊!时光如梭,转眼我们这辈人都成了老人了,细数母亲都已离开我1500多天了,母亲永远活在我的生命里……</h1> <h1> 这是楼上客厅的落地窗,向远处望去外景一览无余。</h1><h1> 在这里我和表嫂讲:“我母亲在世的时候最牵挂你们了,看到你们住在破旧的房子里,她心里很是不安,她希望你们要过得好。”</h1><h1> 表嫂说:“是的,她最挂念我们,现在我们用的两床被子都是她给的,还有好多东西也是她给我们的,现在还在用。”</h1><h1>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总是挂念着他们,有一次我们开车到曲靖老家,母亲把家里的棉絮、枕头、衣服、热水瓶带来给他们。</h1> <h1> 照片上是大侄子田周才新建的房子,地下一层,地上两层也是每层一个大客厅四个大卧室,每间宽敞明亮。</h1><h1> </h1> <h1> 这张照片是我和表嫂在大侄子田周才的新房子前留影。老表身体不好他没有和我们去大侄子的新房子。</h1><h1> 老表今年78岁了,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糖尿病,瘦得皮包骨,眼力也不太好都看不清我了。表嫂两次中风,但医治及时,恢复得很好,没有留下中过风的后遗症。老表俩口子也真不容易,有两儿两女,两个女儿在中年时都因病去世了,两个儿子很成器,都各有自己的生活能力,都建盖了大房子。</h1><h1> 我和表嫂讲:“我这次来有两个目的,一是母亲在世的时候知道你们在建新房子,要想看看你们的新房子,我前几次到曲靖没有到这里,今天一定要替母亲完成这个心愿。第二个是来给你们道歉,在我母亲身体不好的时候,你们在电话里讲要到昆明看望她,我叫你们不要去了。是因为我要照顾我母亲,我一个人要操心母亲的所有事情,我自己还有一个家,实在没有能力再接待你们,这就没有让你们见到她,你们要原谅我。”</h1><h1> </h1> <h1> 这是2009年4月20日,母亲80岁生日在华城饭店晚餐时的照片,老表、表嫂来昆明给母亲过生日,那时老表70岁,那些天母亲很兴奋、快乐。</h1><h1> 那次老表他们住在母亲家几天,母亲陪他们逛街,逛翠湖、圆通山,和他们一起做饭吃。我感觉只要老表他们和她在一起,她就有精神,就是有说不完的话、使不完的力气。有一天母亲要陪他们去民族村,我说:“我们开车来送你们去。”母亲说:“不麻烦你们了,我能够带他们坐公交车去的,我们说说家常话。”那种语气、神情好像她还不老,很强壮、能干。</h1><h1> 那天到了下午4点左右,母亲打电话给我说:“我们实在走不动了,你们开车来接我们,我们在民族村后门浮桥的路口等你们。”我和丈夫很快接到了他们,才听老表说,我母亲陪着他们在民族村里走了整整一大圈,讲了一下午的家常话。我“夸奖”母亲:“你太能干了,这些天也不用我操心,精神好,就像年轻了10岁。</h1> <h1> 这张照片,是2009年7月25日,我们回老家,在母亲曾经居住的老房子门口的留影,照片上穿蓝衣服的是我的姨妈,后面站立的是我的老表。</h1><h1> 那几年,母亲总是说:“你们带我回老家去看看吧,我去不了几次了。”也常常和我讲她小时候推磨做豆腐的艰苦生活。所以我们一年里都要回去几次,满足母亲的愿望。</h1> <h1> 我去寻找母亲曾经居住的老房子,现在那里已经拆成了一片空地。</h1><h1> 在这里我想起了有一年我们一大家人回到这里的老房子,80岁的母亲在我的搀扶下,上了她居住过的楼上,她看到了供桌前的外公、外婆的画像,一下子就要跪下去给他们磕头,我一把拉住了她,告诉她别跪了,作作揖就行了的往事。 </h1><h1> 看着亮子村的变化、看着母亲老家人居住的大房子、看着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看着田家人的兴旺发达。我完成了我的心愿,也可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他们过得很好。</h1><h1> 离开亮子村的时候,我给表嫂一个红包并和她说:“现在你们村子里有供销社,有吃的、用的,你们需要什么自己买一点,这是我的心意,你一定要收下。”</h1><h1> 我们离开了亮子村,这一别不知道下次何时还会回去……</h1><h1> </h1><h1> 写于2018年4月30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