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

女人如烟

<h3><b>厉害了,我的三区</b></h3> <h3><b>自络水捻改造标志着纺织企业已从单纯的纺纱时代进入专件私人定制时代。</b></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后纺车间的合股普络工序是现在各纺纱厂用工量非常大的工序,而且对工人的身高、灵活性、视力等要求都比较高,加上产质量受值车工技术、情绪等外在因素影响非常大,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生产分厂的利润核算中,成为首选需要优化升级的落后产能项目。宏杰三区的“自络捻结器”攻关小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组建的,最初的口号不华丽但很实际:“一定要做出与厂家相同功效水捻”。</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才知道,在原机基础上将气捻改为水捻不像过去一般的技术改造,仅一个“气水融合”的问题就让技改小组调试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后面的“气水同步”和“喷雾调整”更是尝试了上百种方案、反复上车了几十个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专件。最困难的是有些专件不知道名字、不知道型号,只能凭着对这个“部件”应起的作用和应有的构造进行画图,带着图纸让物资供应部进行采购。后经过半年不断的装、拆、改、试,最终改造成功。改造之后的自络平均吨纱降低费用110元左右,这对于一个月合股生产量在160吨左右的纺纱厂来说,无疑是一组很可观的利润数据。宏杰三区自络水捻攻关团队研发的“喷雾式水捻改造”也因为自身的价值所在而荣获国家专利。</h3> <h3><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除去技改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更重要的是自络水捻的改造成功,标示着我们企业从单纯的纺纱时代进入一个纺织专件私人定制时代,我们已经有能力、有技术根据我们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件自造。</h3> <h3><b>后纺一个“理管机”,价值超过“一个亿”</b></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后纺理管机的技改是从16年9月份正式开始的,其实最初的设计方案很简单,只是借用原有细纱摆管机的原理,制作出一个“迷你型”细纱摆管机连接到自络车尾代替人工摆管,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夹管、倒管现象阻碍了技改任务的进行,而且有“不能自动换管、无法自动检测和分拣纱巴”的致命缺陷,这在节省用工上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毫无疑问,这项技改前期实际是以失败告终的。后来技改小组不断扩大,吸收了更多的优秀技工和值车工参与进来。团队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最终我们技改成功,可以把络筒机输送下来的筒管进行分色、分拣,将细纱空管和有纱管自动分离,并将细纱空管大小头自动理顺、自动收集,每小时理管2000根以上,而且实现对每箱细纱管进行计数。</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截止到现在为止,宏杰十七纺的自络自动理管机已正常投入生产,改造之后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分厂可直接淘汰摆管工这一工种。综合以上优势,自动理管机的投产1个生产分厂第一年就可为企业降低各项费用200万元左右,对于拥有近50个十七纺同等规模和设备配置的整个公司来讲,“上亿元”的节约费用,这无疑会成为一个让任何人震撼的节约数据。</h3> <h3><b>单点式落棉检测机的研发是宏杰三区“从1到N”创新路线的代表作</b></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随着纺织企业利润空间的不断缩小,对设备的单机单车核算成为了公司成本核算的一个必然趋势,宏杰三公司于16年在传统落棉检测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精细化的研究,成功研发出“单点式落棉检测机”,开始分别对梳棉机刺辊、盖板及前后棉网清洁器等所有排杂口进行落棉检测,实现了落棉检测达到单机、单部位的精确。帮助梳棉工序将落棉率的控制范围缩小到部位控制,有效降低生条的重量偏差和不匀率,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客户对纱线质量的不同要求,对各个落杂区进行调控,使部位落杂在成本与质量兼顾的目的下达到了一个最佳的落杂效果。此项技术的应用,使梳棉单机落棉率降低3个百分点、生条条干不匀率提高3个百分点、生条AFis棉结指标降低10粒左右。</h3> <h3><b>细纱停喂装置有望使值车工人均20000纱锭的美梦成真</b></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细纱挡车工是公认的纺织行业中劳动强度最大、最辛苦的岗位,一个班次下来,每个挡车工平均要走几十里路,而且遇到生活不好做时,还会出现大面积缠皮辊、扑拉头等纺车事件,尤其宏杰第三支公司赛络纺AB纱的生产,由于两根粗纱配棉成份不同,决定了同时喂入的两根粗纱强力出现差异,在细纱机同锭相同张力的情况下,强力较低的一根粗纱条相对上断的机率就高,长时间一根粗纱运行,造成了大量的原材料损耗。</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针对上述问题,宏杰三区根据V牵细纱机赛络纺AB纱生产过程中单根粗纱易断的问题,延伸了粗纱停喂功能。避免了AB纱生产过程中单根粗纱上断后造成的原料损耗和罗拉缠绕问题。<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本技术还在粗纱停喂功能基础上延伸了断头监测、分析功能,这样值车工就克服了无论有无断头都要巡回完全部机台的大劳动量,只要看车尾显示屏的断头信息,没有断头的机台不再巡回,有断头的机台值车工只需迅速走到有断头信号的锭子处接头即可。这样就解决了细纱挡车工巡回路线长无法扩台的问题,使人均20000纱锭不是梦!<br></h3> <h3><b>清花三自动落卷机构让车头工完成从“傻大黑粗”到“窈窕淑女”的完美蜕变。</b></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清花车头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字“壮”,每3分钟左右就要重复一次落卷、上杠、挽头、搬卷称重的工作程序,能看3个车头的车工少之又少。而且细回顾车头工的工作流程,也会惊讶的发现其实清花车头工应该算是一个高危行业,每3分钟一次的挽头动作具有极大的不安全隐患。<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通过不断的调整,在原兄弟单位自动落卷的基础上,现在宏杰三区三个环锭纺全部实现清花三自动落卷:自动落卷、自动挽头、自动称重,三个工作流程均实现自动化。看台迅速提高到4台,而且改变以往挑着最年轻、最壮的小伙子安排工种的无奈局面,清花三自动落卷机构让车头工完成从“傻大黑粗”到“窈窕淑女”的完美蜕变。<br></h3> <h3><b>让职工体面工作是宏杰三区创新之路的初衷</b></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提到纺织工人,多半想到的是每天徒步巡回十几里、浑身毛毛、满身汗、班中一手干活一手拿饭的样子。而在三区,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另一种景象:</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所有工序的运输车辆由手推车改为了电动车装备,让我们的运输辅助工大哥顿时有了从“车夫”上升为“司机”的自豪工作状态。</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清花投入实用“自动收集分类式打包系统”,气流纺清梳车间夏天收落棉的嫂子不再一身毛毛一身土的一台车台车的往车子里收落棉,打包工大哥也不用再进行那种“下班搓下三两线”的又脏又爆的工作,所有工作一个风机、一个管道、一个按键,全部搞定。干干净净的上班、体体面面的下班。</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细纱“细纱自动挂纱系统”技改小组一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没有最先进的设备装备,我们就依照最先进的设备自己改造,历尽千辛万苦,只为走在下班的路上不至于让人分出职业的三六九等。</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自络“自动插纱小车”正在大面积安装中。你走着干累了,你就坐着干;你坐着干乏了,你就站起来巡回。超人性化的管理,给了职工更多的选择权,让所有的人感觉在这里工作,我们接受管理、也享受尊重!</h3> <h3><b>所有的一切,其实只为一句话:让职工体面工作、幸福生活!</b></h3> <h3><b>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什么呢?</b></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你工作的时候,三区创新团队在工作;你享受假日时光的时候,三区创新团队在不停歇的工作;你在发出质疑的时候,三区创新团队仍在不抬头的工作。他们一直在工作,不敢停歇,因为这个承诺要落地有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