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问津书院,感受圣人情怀

阎勇的园子

<h3><font color="#167efb">问津书院正门——据传正中门只有皇帝驾到才能打开</font></h3> <h1>  年轻时读论语常常为里面讲述的孔子有关为人处世的道理所吸引,特别是对孔子“忠恕”思想和积极入世的态度所感动,其中就有《论语.微子》里的使子路问津的故事。</h1> <h3><font color="#167efb">孔叹桥,据传原桥已毁,宋时重修,现在的桥是明朝时按宋时的桥样修复的</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孔叹桥,据传原桥已毁,宋时重修,现在的桥是明朝时按宋时的桥样修复的</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  故事讲的是孔子师徒自陈去楚,在邾这个地方找不到渡口,而长沮、桀溺正在路边耕田,孔子让子路询问渡口。长沮说:“驾车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是鲁国孔丘吗?”“是。”“他天生就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我是仲由。”“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是。”“现在群雄并起,世道昏暗,谁理解支持你们去治国安邦,改变世界呢?你与其跟随孔子瞎折腾,不如跟随我们这些避世的人逍遥自在!”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孤独于世,天下太平了,我就用不着这样奔走疾呼提倡改革了。”这则故事道尽了孔子周游列国时所遭遇的艰辛和不被理解的痛苦和无奈。</font></h1> <h3><font color="#167efb">大成殿</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孔子坐像</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孔子、孟子及其重要弟子坐像</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大成殿主梁标明是清朝光绪七年的</font></h3> <h1>  今年4月8日在武汉新洲区,我有幸顺路探访了这则故事的发生地:武汉市新洲区孔子河村(即古代邾城所在地)。这是一个长江中游冲击平原上一个小村子,一条小河从村边蜿蜒流过,河的南边是黄冈市,北边是武汉市新洲区,河上有一座古桥叫孔叹桥,村庄的北边的小山丘上(严格讲不是山,是比平地高出十多公尺土丘)建有一所古色古香的宅院,这便是赫赫有名的问津书院。</h1> <h3><font color="#167efb">魁星楼</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这口古井传说叫圣井,不知何故,在最新一次复建时给藏在台阶下面了</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现在想去舀一瓢圣井水已十分不易了</font></h3> <h1>  就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故事发生三百多年之后的西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在自己的封地——新洲孔子河村“挖掘”出一个“子路问津处”的石碑,据史书记载:刘安将石碑重新立起并在此修建一个小亭和房屋供奉石碑,并收集存放孔子书籍遗物供人膜拜学习,这便是问津书院最早的雏形。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孔子推上圣人的位置,自此孔子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独尊,被封为万世师表的圣人。此后历经战乱兴废,但孔子河边的小亭及纪念孔子的祠堂屡废屡建,至北宋时由于统治阶级推崇和程朱理学的兴起,这里开始兴建孔庙,知名学者纷纷来此开坛讲学,传播儒家思想,研习孔孟之道,到明朝万历年间这里才被正式命名为问津书院。在有记载的历史中朱熹、王阳明等众多当世鸿儒都在问津书院讲过学,使问津书院名声鹊起,成为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东林书院齐名的教育和文化学术殿堂。</h1><div><br></div> <h3><font color="#167efb">历代文人大咖与问津书院故事的介绍</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民国以来历年考取知名学府的莘莘学子的名单</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民国以来历年考取知名学府的莘莘学子的名单</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  其实,孔子一生的追求就是倒行逆施,他力图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时期恢复和重建周王朝的礼法和制度、克己复礼,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不仅不为统治阶级所认可、接受,还被长沮、桀溺等高人隐士所耻笑。他虽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但却四处碰壁,并不受待见。遇到的较之沮溺之耻笑讽刺更恶劣的事件不胜枚举。首先,孔子担任鲁国宰相,辅助鲁定公中兴,引起齐国的忌惮,唯恐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强大起来对齐国不利,于是给鲁定公送去数十名齐国美女和骏马,使鲁定公最终沉溺女色疏远孔子,荒废中兴大业。被美人计打败的孔子被迫辞职周游列国,宣传兜售自己的理论和治国之道,但是高大上的儒家思想看似很美妙却被诸侯国君们敬而远之。其次,好不容易遇到楚国良相沈诸良(即叶公),与叶公问政(孔子告诉叶公为政之事即为“近者说,远者来”,对叶公为政大加赞赏,但当论及对正直的认识时却争得面红耳赤,叶公认为如父有罪子告发,那就是正直的表现,而孔子确认为是大逆不孝,强烈反对——可见孔子力图要恢复的周礼是何等落后和迂腐)却话不投机,理念不同。再次,孔子与叶工争吵而别,应楚昭王之邀自陈去楚,不料被陈蔡的大夫得知,他们认为孔子是贤者,一旦被楚国所用必将不利于陈蔡,就把孔子围困在了荒野之中。后来,楚昭王闻讯兴师来迎,孔子方才得脱。再次次,楚昭王很赏识孔子的才学,欲将七百里土地封给孔子,又被令尹子西劝止,令尹子西告诉楚昭王: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对楚国是百害而无益,而孔子得到封地,以其师徒的才学和能力必将座大成事,对楚国来说就是养虎为患。凡此等等,孔子终其一生郁郁寡欢,戚戚然不得志。其实,统治阶级何尝不知道孔子儒家思想是国家富强必不可少的软实力呢!只是忌惮孔子要克己复礼而已,因此孔子及其所宣扬的儒家思想就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般,统治者自己不要却更怕别人得到而因此强大起来。</font></h1><div><br></div> <h3><font color="#167efb">出土的历代庙宇建筑材料残片和碑刻残片</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出土的历代庙宇建筑材料残片和碑刻残片</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出土的历代庙宇建筑材料残片和碑刻残片</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出土的历代庙宇建筑材料残片和碑刻残片</font></h3> <h1>  但是孔子以其高洁的人格魅力、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为人处世的儒家思想却被后世人仰慕。至今在孔子河村仍流传着许多有关孔子问津处的轶闻故事(想必是后人附会的),其中有关孔叹桥的传说比较经典:相传当时孔子师徒驾着车欲从当地人建小桥上过河,与当地百姓顶上了牛,互不相让,子路大声说道:车上驮着当世大儒孔丘的书,请让道先行,急于过桥的当地百姓说,那你去问孔丘是人重要还是书重要?结果孔子让村民先过桥,而驮着书的车后退让道时落入河中弄湿了孔子的一车书,村民就和孔子师徒一起将书捞起来放在山坡上晾晒,为此孔子长叹一口气,后来这座桥被当地人叫着孔叹桥。孔子晒书的山坡就是今天问津书院基址,成为有关孔子“民本思想”的一段传世佳话。</h1> <h3><font color="#167efb">幽静雅致的问津书院内部陈设</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幽静雅致的问津书院内部陈设</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幽静雅致的问津书院内部陈设</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幽静雅致的问津书院内部陈设</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幽静雅致的问津书院内部陈设</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幽静雅致的问津书院内部陈设</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幽静雅致的问津书院内部陈设</font></h3> <h1>  更有甚者,千百年来,与孔子有关的逸闻趣事及其掌故,成了具有灵气的香饽饽,纷纷争着抢着据为己有,或扯上关系,据说有关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地点在山东、河南等地就有多个地方,并且都言之凿凿,有根有据。其实这都是由于古今行政区划的变化或《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过于简单,有关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地点产生歧义,被后世好事者附会出来,以讹传讹,出现了多地争抢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点,就像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争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卧龙岗一样,成了千古不解的公案。</h1> <font color="#167efb">礼门是问津书院的侧门,也是游客进出的大门</font> <h3><font color="#167efb">安静的横卧在小河上的古桥</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正午的阳光下诺大个问津书院停车场空无一车一人</font></h3> <h1>  正午时分,来到问津书院,春天的暖阳明媚普照,空气中依然带有清明寒潮雨后浓重的凉意和湿气。今天是清明小长假过后的第一天,公路旁诺大的停车场零星停着几辆偶尔过路的小车,几无游人造访,维修翻建的噶新噶新的问津书院显得冷冷清清。我站在展厅里面对那些用玻璃罩罩得严严实实的残破石碑久久凝视,仔细欣赏着石碑上残留的苍劲古朴的刻字或笔画,心想这些残碑石块虽不比帝王贵胄的珠宝玉器,但她们却更有意义,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不可估量精神财富,是有生命力的真家伙呵!虽然大器的新洲孔子河村人并不收取门票,想必来此问津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书院里展示的内容会让人惊叹不已,刮目相看:自隋朝开科举以来,问津书院已走出进士387人,在中国古代历史有过突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和大咖学者不胜枚举。不仅如此,今天的新洲仍是国家教育部命名的中国教育大县,是武汉市十五个区中教育质量最高,升学率最高的区县,仅此一点,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都不会放过这一方精神宝地的。</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