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后来的我们》:时间的昙花</h1><h3><br /></h3><h3>走了那么久,你也许依然是你,我依然是我,而我们却再也不是我们。</h3><h3><br /></h3><h3>时间如玻璃,看上去平滑而坚硬,最怕尖锐的记忆,反反复复划过,空气中都是不知怎么形容、别人听不懂的呼啸声,而在我们成熟的词典里,许多词语却早已封印,许多表达都成了幼稚的笑话。</h3><h3><br /></h3><h3>我和你心尖珍惜多年的一滴泪,也许在他人眼中,不过是流年中的一粒沙。</h3><h3><br /></h3> <h3>可是呵可是,现在的我们,面对过去的我们和未来的我们,还是太想看清看透看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即使往往无功而返,有始无终。想大声呼喊,想尽情宣泄,可是我们的喉咙里,却发出了奇怪的声音。</h3><h3><br /></h3><h3>于是,当影片《后来的我们》舒缓地细腻地小心地近乎自怜地展开光影的画卷,我们忽然发现,有一种积郁经年的情绪,如沙漠下的暗河,忽然找到了河道,禁不住澎湃汹涌。</h3> <h3>黑白分明又琐碎黯淡的现实,斑斓流离却温暖躁动的过往,交织对应,悠悠地缓缓地扪心自问,却比涕泪横飞地倾诉更让人难以自控,心有戚戚。<br /></h3><h3><br /></h3><h3>每部电影,都是导演心头开出的花,很意外也很惊喜,刘若英的这一朵,不是所谓蹭IP、卖情怀、伤青春的白莲花,却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留给时间的昙花。</h3><h3><br /></h3><h3>时间的昙花,谁都想留得住那刹那芳华,谁都想让那电光火石、不管不顾的五感轰鸣成为永恒。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终极的艺术感知与终极的心灵愉悦,都是追求过程之后的不可知结果,那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高峰体验。有精确刻度的艺术和情感都是缺乏想像空间的,乏味的。</h3><h3><br /></h3><h3>而生命与肉体却往往相反。红尘翻滚,我们都难以避免成为那个为了一个又一个结果,自主或不自主,自知或不自知地经营、经历一个个过程,然后以过程记录厚薄为成功刻度的熟悉的陌生人。</h3><h3><br /></h3><h3>《后来的我们》最为难得的是,用了一对普通"北漂"青年男女的感情故事,将灵与肉、生活与梦想的这种二律背反朴实无华地袒露开来,诚恳地讲给你听。影片歌曲里唱道"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而我们的遗憾,是曾经那么想用梦想和彼此创造一切,但是感情和容颜一起,最终还是统统败给了时间。</h3> <h3>人世间最无常的两个字,叫做如果。在如果之上,多少艺术家都在种着自己的昙花。只不过,有的选错了花种,有的错过了时令,而更多的,是缺乏那么一份耐心、一份诚恳、一份惶恐、一份忐忑,还有一份发自肺腑的冲动。</h3><h3><br /></h3><h3>但在《后来的我们》里,我都感受到了——影像叙事风格的沉着耐心,剧本台词表演的诚恳,渲染无常世相的惶恐,解析情感脉络的忐忑,以及那些克制但饱满的对家乡、亲情、爱情的深深离愁。小人物、小感情、小格局里却蕴藏着大时代、大命运、大情怀,上一次给我有类似触动的影片,是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h3><h3><br /></h3><h3>虽然,与《甜蜜蜜》选取和折射的香港历史转折点相比,《后来的我们》选择的时间周期没有那么多历史况味,因之延展开来的情绪显得更私人化一些,更家常化一些,尤其是以田壮壮塑造的父亲形象为代表的故乡之情、天伦之暖,成为影片中一抹最温暖的亮色。没有亲人的地方,都是异乡;没有粘豆包和自制酱的味道,游荡的心都难以安放。刘若英以女性艺术家的细腻笔触,围绕春节家宴铺陈出的古典乡愁,静水流深,意在言外。而正是以古典的乡愁为参照物,《后来的我们》却意外地为时下影坛提供了一个城市电影的范本。</h3> <h3>林见清和方小晓,两个来自北方小镇的青年男女,因为希望改变自己一眼看得见未来的命运,不约而同选择"漂"在繁华都市北京。影片中,两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一次次充满希望去尝试未知,一次次撞得头破血流,但却不甘心就此放弃,咬着牙继续下一个轮回的故事,在《后来的我们》里,是用一个又一个朴素而现实带入感极强的生活细节慢慢累积起来的。<br /></h3><h3><br /></h3><h3>那现代龙须沟式的大杂院里的蜗居,那就着老父亲带来的辣酱,两人一起合吃的阳春面,那虽然破烂却温馨甜蜜的捡回来的旧沙发,那没有大餐没有庆典只有彼此的跨年夜,那种心中有梦想和爱,终日以苦为乐,相信世界终会被我们一起征服的样子,不就是当代城市里随处可见的青春的样子,不就是无数个当年的我们曾经颠沛流离的样子吗?</h3><h3><br /></h3><h3>所谓城市,不过就是无数走过的、留下的人的生命集合吧?城市是现代人类心灵的修炼场,要体现一个城市的灵魂与血肉,焦点一定不是冰冷的建筑、规整的道路,而必须也只能是城市中的人,所谓艺术的城市史,应该就是城市之中亿万心灵史的共鸣区。</h3> <h3>《后来的我们》也许创作初衷仅仅是表达对人生和感情世界的个性化感慨,但因为黑白与彩色影像二元呼应的反差力量(让人联想起《甜蜜蜜》的沧桑无语),因为故事客观叙述与主观诘问的逻辑解构(隐隐感觉到法国新浪潮电影风格的影响),因为井柏然、周冬雨各个时态下表演的准确生动(井柏然和周冬雨在本片中奉献的是从艺以来最巅峰的表演),因为导演刘若英对总体情绪节制与释放二者之间拿捏的适度(这是时下许多导演作品严重欠缺的),一部爱情片,却意外地呈现出了一个异乡人视角下的鲜活生动的21世纪初叶的北京,以及大时代洪流下北漂一族细微渺小但却依然值得关注的心灵史。</h3> <h3>这也许是意外之喜。但也因此,让《后来的我们》不经意间超越了以《致青春》为滥觞的所谓青春怀旧电影,也超越了以《前任》系列为代表的所谓都市爱情闹剧,而具有了城市影像、时代剖面、人文标本的气质。</h3><h3><br /></h3><h3>客居北京的异乡人刘若英,第一部电影作品,是一朵属于时间的昙花,是一封写给自己,也给城市,给我们的光影情书。</h3><h3><br /></h3> <h3>而那一以贯之朴素、简洁、克制的叙事,那沿着人物情绪和情感节奏,不时通过角色的台词发出的一个又一个"天问":如果,我们,怎样……让我们不由自主进入了一个奇妙的观影互动体验之中在黑暗的电影院里,和陌生人一起为剧中人欢笑感伤,却不小心为自己默默流泪。</h3><h3><br /></h3><h3>原来,走了这么久,我们的心尖之上,都还私藏着那多年以前的一颗眼泪。</h3><h3><br /></h3> <h3>多好。</h3><h3><br /></h3><h3>即使,走了那么久,你也许依然是你,我依然是我,而我们却再也不是我们。</h3><h3><br /></h3><h3>我们还有电影,在看得见的远方,盛开着时间的昙花。</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