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我参观的是我们山西有名的彭真故居 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彭真</h1> <h3>彭真</h3><div><br></div><div>彭真(1902年10月12日——1997年4月26日),男,原名傅懋恭,山西省曲沃县人。1922年考入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参加进步组织青年学会,接受马克思主义。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山西省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1937年改名彭真。</div><div><br></div><div>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div><div><br></div><div>中文名</div><div><br></div><div>彭真</div><div><br></div><div>别名</div><div><br></div><div>傅懋恭</div><div><br></div><div>国籍</div><div><br></div><div>中国</div><div><br></div><div>民族</div><div><br></div><div>汉族</div><div><br></div><div>出生地</div><div><br></div><div>山西省曲沃县</div><div><br></div><div>出生日期</div><div><br></div><div>1902年10月12日</div><div><br></div><div>逝世日期</div><div><br></div><div>1997年4月26日</div><div><br></div><div>信仰</div><div><br></div><div>共产主义</div><div><br></div><h3><br></h3> <h3>彭真是一个资格很老的同志,1923年就入党了,之后一直在北方搞地下工作,最高职务做到顺直省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虽说当时顺直省委管辖北方各省,相当于北方局,但党内担任过这级职务的人很多,彭真地位并不算突出。1929年,时任天津市委书记的彭真因叛徒出卖而被捕,被国民党当局判处6年徒刑,直到1935年才刑满释放。出狱后,彭真被分配到北方局天津工作组工作,地位不高。</h3><h3>1936年春天,新任北方局书记刘少奇来到华北,彭真命运得到重大改变。之前,由于孔原、高文华、柯庆施等领导的北方局积极贯彻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北方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刘少奇来后,决心重建党组织,撤换了一批不得力干部,提拔了一批年轻新锐,把一批以学生为主的青年党员招致自己麾下,这些人就是后来被称为白区党或者刘少奇圈子里的人。他们主要来自两大部分,一是129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学生领袖,另一个是草岚子监狱里通过假自首释放出来的,即所谓“61人叛徒集团”。彭真自然是白区党,但他并不属于上面所说的两类人。跟那些人相比,他属于老一代领导人了,有资历有能力,而且他完全赞同刘少奇关于白区工作的方针和策略,因此得到刘少奇信赖和重用。为此,刘特意调走和自己有矛盾的柯庆施,让彭真担任北方局组织部长,与北方局秘书长林枫一起,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h3><div>1937年,中央在延安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刘少奇是白区党领袖,但他在苏区也干过几年,属于双跨身份,而且他是政治局委员、算中央领导人,所以,他派彭真以主席身份率白区代表团参加会议并成为大会主席团成员,这就奠定了彭真白区党二号人物的地位。会议期间,刘少奇还专门领彭真见毛主席,向毛主席介绍彭真情况,让毛主席了解彭真。少奇为提携彭真可谓不遗余力了。</div><div>七七事变后,华北成为抗日斗争最前线,八路军进驻华北,开辟了很多根据地,但很缺乏干部,刘少奇建立的干部队伍正好派上用场。在北方局派遣下,这些干部纷纷进入各根据地担任党政军要职,很多出校门没多久的青年学生,一下子就成为各根据地重要负责人,超越了很多参加长征的红军老干部。彭真作为白区党二号人物,自然更不含糊。他被刘少奇派往我党在华北的最大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担任中共北方局晋察冀分局书记,成为晋察冀根据地开创者、老资格的聂荣臻上级。刘少奇目的是要让彭真通过历练,弥补一下自身短板。彭虽然资历很老,但多年来一直在大城市,组织学运工运是他的 强项,对军事、农村、根据地建设等还相当陌生,只有经过历练,才能在将来发挥更大作用。</div><div>彭真虽然是晋察冀一把手,但边区实际老大还是聂荣臻,毕竟此时是战争年代,军事第一,彭真不懂军事,不会打仗,只能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以及统战等方面做些工作,比如制定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制定实施各项经济金融等方面政策。此时的彭真更多还是处在学习阶段。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学的并不好。</div><div>1941年,彭真受命到延安参加七大,因七大延期,就留在了延安,先后担任中央党校教育长、副校长。离开晋察冀不知是彭真自己要求的还是中央决定,但它肯定符合彭真的意愿。彭真对军事或者说打仗兴趣不大,在晋察冀几年,虽没有精通,但对根据地建设、农村农民以及军事作战多少也有一定了解和熟悉,原来的短板也算有所弥补了。离开晋察冀固然失去了封疆大吏的权势,但从事后看,绝对是吃小亏占大便宜。如果在晋察冀一直干下去,七大时顶多也就像华东饶漱石、晋冀鲁豫邓小平、山东罗荣桓那样,当个普通中央委员罢了,哪有后来高人一头的辉煌。</div> <h3>彭镇与邓小平</h3> <h3>出发!彭真故居</h3> <h3>到达目的地</h3> <h3>走进映入第一眼的是 彭真生平业绩陈列</h3> <h3>某一角处都很精致</h3> <h3>彭真故居地图</h3> <h3>风景很美</h3> <h3>彭真雕像</h3> <h3>一切都是彭真用过的</h3> <h3>关于彭真的故事</h3> <h3>彭镇</h3> <h3>自拍啊</h3> <h3>认真观察</h3> <h3>老师带学生一起来参观</h3> <h3>真是一个好的旅游圣地</h3> <h3>看到这关于彭真小时候一幕幕的画面 心里真的很难受 感到心寒</h3> <h3>地图</h3> <h3>导游解说</h3> <h3>第一次代表大会</h3> <h1>网上了解彭真</h1> <h3>位于山西省侯马市曲沃县侯马镇垤上村。彭真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彭真原名傅懋恭,1902年生于山西省侯马市曲沃县侯马镇垤上村,并在这里度过他的青少年时代。1937年中共同蒲铁路工作委员会成立,工作地点就在彭真家的窑洞里。彭真同志生前曾三次回到故居,并在这里向乡亲们发表了讲话。彭真故居是革命的象征,现有院落一处,占地约300平方米,有西窑三孔,北房三间。1986年,侯马市对故居进行了加固修缮,恢复了当年的历史面貌。故居中陈列着当年彭真同志用过的桌椅、农具和彭真同志从事革命活动的珍贵照片。</h3> <h3>彭真故房</h3> <h3>好了,彭真故居参观完了 大家一定很有感想都发表出来吧!</h3> <h3> 参观彭真故居心得体会</h3><div>来到了侯马市垤上村彭真故居纪念馆,1902年10月12日,彭真同志出生于垤上村西沟的两孔窑洞中,窑洞坐西向东,洞内除了土坑、锅灶和几件简陋的木制家具外,别无它物。 彭真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彭真原名傅懋恭,1902年生于侯马市垤上村,并在这里度过他的青少年时代。 1937年中共同蒲铁路工作委员会成立,工作地点就在彭真家的窑洞里。彭真同志生前曾三次回到故居,并在这里向乡亲们发表了讲话。 彭真故居是革命的象征,现有院落一处,占地约300平方米,有西窑三孔,北房三间。1986年,侯马市对故居进行了加固修缮,恢复了当年的历史面貌。故居中陈列着当年彭真同志用过的桌椅、农具和彭真同志从事革命活动的珍贵照片。 彭真同志原名傅懋恭,在故居居住和生活了19个春秋,7岁时便开始帮父亲下地干活,帮母亲纺线,12岁时上过几天私塾,17岁时考入当时的曲沃县第二高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彭真开始萌生反帝反封建爱国思想,被学生们推选为宣传队长,带领学生上街游行,开展禁烟、禁赌、禁缠足、抵制洋货的斗争,初步显示了高超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1922年, 从家乡侯马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并于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告别家乡,投身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历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3年,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建国后曾3次回侯马,1986年回侯马时曾挥毫题词:团结奋斗,把侯马建设得更好。 。彭真同志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给我以心的震撼,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信心和追随党的意愿,他是伟大的,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回顾那段血泪历史,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当代青年人所肩负的重任。特别是当看到那些革命烈士惨死的情形后,我更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我深深感到我现在是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更应该为祖国、为人民做更大的贡献。</div> <h3>向大家推荐 彭真女子、鲁迅故居、刘少奇故居、蒋介石故居林彪故居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