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蘇蘇原创图文</b></h3><div><b>摄影+后期by: 蘇蘇</b></div><div><b>文字创作by: 蘇蘇</b></div> <p class="ql-block"><b> 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银幕上上演的儿童片儿虽为数不多,但是却有那么几部传世经典之作,陪伴了几代人童年时期的成长。其中就有一部《马蘭花开》的影片,记得还是一部黑白片,但印象却尤为深刻。那是一个优美传奇的神话故事,传说有一朵神奇的马蘭花,能给天下勤劳勇敢的人们带来幸福与美好爱情。传说获得这种神奇蘭花的祝福,就能实现心中的任何美好愿望。那个时代的孩子一般都会哼唱片中的主题插曲,那是一首舒缓的脍炙人口的童谣,那优美欢快的弦律陪伴了笔者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歌词一直镌刻在脑海里,如珍宝一样,在记忆深处闪烁熠熠生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马蘭花,马蘭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风吹雨打都不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勤劳的人在说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请你马上就开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这首经典的童谣,温馨伴随着每个中国孩子的童年,经久不息地流淌在每个孩子内心的最柔软处,是中国儿童最美好最经典的记忆。马蘭花的家原本是在丛山峻岭之间,是生长在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的奇花异草,不轻易得见。只限有缘之人经过万般跋涉磨砺磋跎之后,才得有邂逅遇见的机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说来是马蘭花的神话故事陪伴长大,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见到过真实的马蘭花。时常免不了会幻想马蘭花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的绰约风姿,期盼着有朝一日能领略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之芳容。还会想,会不会那只是神话电影中的表现手法,现实中或许就不存在真实的马蘭花吧。再後来忙于学业工作与家庭,也就逐步淡忘了。不曾想到的是,这个悬念直到悠悠长达半个多世纪后,才在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中得以落地。</b></p> <h3><font color="#010101"><b> 四月底,正值春末夏初之际,不冷不热的温度,柔柔的阳光,是那种让人颇具美好心情的天气。在职时,出门溜溜弯散散步原本就是周末挤出来的奢侈,现如今拥有了退休后的散淡清闲,溜弯散步就成了说走就走的随意。不知不觉地随着园中的花影,走到了小区的北门,依照通常惯例,会折回园中,以避开小区外部车水马龙的打扰嘈杂。这次却走出了北门,似冥冥之中有人指引,信步来到宽敞的马路,置身于城市快节奏的脉动之中。 </b></font></h3><h3><b style="color: rgb(1, 1, 1);"><br></b></h3><h3><b style="color: rgb(1, 1, 1);"> 北门外有一条东西向的八车道马路,全是得益于环卫工人的辛苦付出,尽管车流穿梭,倒是没有扬起多少尘土。是环卫工人的辛苦换来城市的洁净; 是他们用汗水为大家的生存空间做了最好的维护。走在洁净的路面上,心里常常会涌起对马路天使的融融感激之情。 </b></h3><h3><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 到了北门外,首先印入眼帘是道路两旁那幽幽的蓝与雅雅的紫和新新的绿。什么花,开得竟如此亮眼; 什么花,颜色竟会如此炫丽! 那深绿而细长的叶茎,长得像韭菜般,是一蓬蓬的蓬勃葱绿,看似柔软的地毯,又像是温润的手掌,将那幽蓝的、雅紫的、雪青的花儿捧在手心托起。她浑身散发着幽淡的味道,香薰了长长的马路与空气。走近细观,发现修长的花瓣上还有着深色或白色的条纹装饰。在微风抚过后,花瓣翩翩起舞,婀娜空灵,那些美丽的条纹随之韵动,有了生命,变得鲜活了起来。条纹似彩衣上的花边,又像是飘带,超脱飘逸,活脱一群舞蹈的天使。</b></font></h3><h3><b style="color: rgb(1, 1, 1);"><br></b></h3><h3><b style="color: rgb(1, 1, 1);"> 笔者瞬间被这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的场景深深感动,这</b><b style="color: rgb(1, 1, 1);">暖阳紫海,一抹云山外的美感让人兴奋得不知所措,急切想知道花的名字。笑向一路人相问,她也不得而知,只能猜测可能是兰花的一种。突然想到手机里拍照识花的小程序,果然不负我望,屏幕上出现了她的芳名: 俗称马莲花或马蘭花,又叫“祝英台花” 。</b></h3> <p class="ql-block"><b> 啊,这就是我记忆深处的马蘭花! 这意外地不期而遇,来得如此突然,来得如此让人惊喜,这美丽的会见却耗费了半个世纪! 笔者是幸运的,得与马蘭花邂逅的机遇,对马蘭花的独特情愫从此有了着落,记忆深处的悠悠悬念从此得以尘埃落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深感意外惊喜之余,联想到这深山隐居的马籣花进了城市,全是得益于花卉科技的日新月异,才有了这样的奇迹,将这神秘珍异之花请到了凡间家里。 "识花君"里还介绍,兰花在中国的栽培史已有2000多年,有很多很多品种。马蘭花是诸多品种中筛选而脱颖而出的,因为她的幽雅姿容,她的环甄寓意,还有她顽强的生命力! 她从千山云顶降落凡尘,来到路旁邻里,将祝福撒向千家万户,润泽着田间乡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有人说马蘭花是宿世的情人,是赐福的花神,是爱的使者,是 "神秘" 一词的代言人。无论怎样,马蘭花的馥馥吐幽香,她的美丽而又略显神秘的外表,她的顽强不俗,她的烟霞缥缈,带给人们是满满的幸福憧憬和希望惊喜,真是应了这首明代古诗。诗赞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b></p><p class="ql-block"><b>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只是时代日新月异,需与时俱进,科学使蘭花移步出深山,头句的 "空谷" 议改为 "镜路" 才合时宜。马蘭花素来高雅好洁,能悠然畅意地开放在路旁,自然也是少不了马路天使的功劳。</b></p> <h3><b> 从银幕上结识马蘭花到现今的真实亲眼所见,竟相隔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很漫长但又恍若昨日一般,因为记忆因激活而变得清晰。大家普遍认为: 人老了才会时常回忆往日; 喜欢翻阅老照片时就是进入衰老期。这话说来有些道理,但还是觉得片面些。因为过去的时光永远留存在记忆里,想还是不想,它都在那里,会自动在脑海中浮现,与年龄没有太大关系。</b></h3><h3><b><br></b></h3><h3><b> 好像每种鲜花都有相匹配的花语,那是来自古老的传说与人们心中美好的寄托。花语是代表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含蓄而浪漫。</b><b>送花人会选择一种特定的花类,借助花语来传递情感信息,表达内心的愿望与祝福。马蘭花的花语是非常唯美浪漫的, "宿世的情人" "爱的使者",热恋中的姑娘如果能收到男友送来一束蓝幽幽,散发清香的马蘭花时,一定会产生由衷的欣喜,因为那意味着幸福的开启。</b></h3><h3><b><br></b></h3><h3><b> 马蘭花在南方一年中有两次花期,</b><b>心中暗暗羡慕生活在温润南国的人们,他们有多么幸运,每年可以与马蘭花亲近两次。一年有两次花期的花种,是很少见的,这也是马蘭花的难能可贵之处。马蘭花外形美丽,还有强的生存能力,更有美好寓意,马蘭花成为园林景区花种的首选。因而,让笔者有机会更多地与之见面,也完成了这跨世纪的记忆与实物的撞击。</b></h3><h3><b><br></b></h3><h3><b> 马蘭花在笔者悠悠的记忆里,存在了半个多世纪,时而模糊,时而鲜活; 时而淡去,时而清晰。这次的邂逅重新刷新了记忆,让记忆有了补充与激活,马蘭花就此不再是记忆,而是佳人香在室,微熏时有蝶飞至的境地。</b></h3><h3><b><br></b></h3><h3><b> 宋代有诗云:“春去夏来雨雪花,飞入隔窗点绛纱。呼童掇取尊前酒,看景哦诗醉落霞。” 马蘭花盛开在春末的四月底,春将离去夏将至,马蘭花儿会慢慢凋零。春天的告别只是暂时的,与马蘭花的告别也只是暂时的,不会痛惜。一年四季交替是大自然的法则,有走还会有归期,不同的季节都将孕育不同的景致。相信来年的春,会带来更多惊喜,因为马蘭仙子会在这里,继续延伸着她的故事,她的美丽。</b></h3> <h3>作者简介: 作者蘇蘇(微名/笔名)为高级资深商务管理人士,出访世界各地,足迹遍布五洲六十国度有余。退休后重拾笔耕摄影爱好,将各地见闻经历以图片游记散文诗歌形式呈现,与读者分享各地见闻与精彩故事。作品图文均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刊发公众平台,请尊重作者创作,维护版权有责,谢绝文字图片复制粘贴,谢谢支持发扬原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