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二天,严重的时差把我牢牢地按在舒适的床上,但是,为了不浪费时间,我不得不起了床。女主人说她8点半要带她的爱狗去看宠物医生,主动提出开她的两辆昂贵的奔驰汽车的其中一辆顺路把我从住处搭到市中心。她说,她从没有结婚,就靠与妈妈和狗狗为伴。狗狗不久前得了关节炎,她每星期带它去看两次医生。每次花30多美元,还要预约。想不到狗狗在有些人那里会得到这么百般宠爱,也想不到我的人生当中竟然有机会可以沾沾狗的光搭乘顺风车。你说是不是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真是要谢谢这狗狗!今天,我称得上是因狗得福。</h3> <h3>约翰内斯堡是南非最大的一个城市,面积约270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70%左右是黑人,白人占20%左右,其他有色人种占10%。它是从当地的钻石矿而发展起来的。</h3> <h3>约翰内斯堡的城市布局与北美洲的很多城市一样,街道成井字型。一栋栋几十层高的高楼组成了城市的"石屎森林",形成此起彼落的天际线。巨大的彩色电子屏幕在高楼的顶层每隔几分钟就走马灯似的转换花样,推出五花八门而又吸引人眼球的广告。从市中心的非洲大陆最高的Carlton Center的顶楼望下去,一条条道路在高楼大厦的缝隙中象用刀切过那样笔直,从近处向远处延伸。</h3> <h3>站在顶层楼上,观光的人不多。见到两个穿着西装,拿着照相机的人正在那里拍照。我问他们能不能顺便帮我拍一张照片。他们笑着答应了,随手为我拍了一张照片。</h3> <h3>市区的街道上,汽车穿梭如鲫,行人来去匆匆。在密集的高楼之间,也有一些空旷之处作为公园让人们作休闲之用。各种雕塑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博物馆门口,酒店大堂和公园街角。路口的喷水池为城市增色不少。我拿出手机拍照,马上有人提醒,"小心你的手机被抢!"我只好把手机小心的放回口袋里。毕竟,出门在外,安全为上! </h3> <h3>中午,我走进了一家装修豪华的餐厅。奇怪的是,里面客人好象不是很多。原来,餐厅的老板娘主要是开工厂的,由于人工便宜,工厂雇有几百人。她主要精力放在工厂赚大钱,餐厅只是她的副业而已。我坐下来,点了一个我的最爱通心菜和一个海鲜汤粉。分量足,味道也不错。旅途中,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餐厅慰劳慰劳自己也是很暇意的了。对吗?</h3> <h3>下午,我临时参加了一个去贫民区的旅游团,约定1点钟出发。可是,导游迟了十多分钟才来到。他一上车就对团友道歉,说由于南非深受爱戴的孟德拉夫人(见下图)刚刚于前一天逝世,有关的仪式导致了交通堵塞,因而迟到了。</h3> <h3>为了调动团友们的情绪,他大声的问:"你们今天高兴吗?"团员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说,"高兴!"他接着说,"我的名字叫巴里,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有这样的名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开场白。接下来,他逐个团员问名字。对年长的老妇,他就称,"妈妈,您的名字是什么?让我握握您的手!"对来自寒冷地区的团友,他就堆满笑容地说:"欢迎来到南非,我们是一个气候上和人际关系上都非常温暖的国家!"短短的时间内 ,他就象维也纳的音乐指挥家那样,奇迹般地把旅游巴上的每一个团友的情绪全部调动起来。他还向大家介绍了有关曼德拉夫人生前为反对种族隔离所作的努力。</h3> <h3>著名的南非黑人领袖,南非第一个民选总统孟德拉的住宅坐落在贫民区里面。如今,当地政府把它改建成孟德拉博物馆,可能是孟德拉的亲属吧,或者是当地的村民,在它的对面建了一座用透明玻璃做墙的MANDELA'S FAMILY RESTAURANT ——孟德拉家庭餐厅。</h3><h3><br /></h3><h3>马路的另一边,则建了一排帐篷帆布做顶的"大排档"。里面有非洲最地道最受欢迎的美食。几个头包彩色围巾,身穿蓝色服装的黑人在"大排档"门口敲着手鼓,弹着吉他。看来,这里的人很聪明,善于利用名人效应来做生意。</h3> <h3>到了贫民区的外围,不需要导游多说,我们已经领略到它的贫困了。那里,尽是用简陋的砖墙和单薄的铁皮塔建的低矮而丑陋的房子。据说里面没有水,没有电,也没有厕所。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冷得要死。周围的空地有多大,乱七八糟的垃圾散开的范围就有多大,嗡嗡作响的苍蝇横行霸道的地盘就有多大。道路坑坑洼洼,一片泥泞,杂草丛生。一股股臭气透过车窗钻了进来。看到眼前这种状态,想用手机多拍照的兴趣全然消失了。大家的脸上都出现了凝重的表情。</h3><h3><br /></h3><h3>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没有在贫民区下车细看。那里的失业率高企,很多人无所事事。巨大的贫富差距,贪腐无能的政治管理,无疑成了推高犯罪率的推手。有一个黑人自己推着轮椅在泥路上艰难地前行。看到此情此景,心里不觉涌上莫名的心酸。啊,美丽的南非,你能不能做得好些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