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里的画师

乡情(马忠发)

<h3>  <font color="#ed2308">陋室里的画师</font></h3><div><br></div><div> 2018年4月26日上午,我们一行四人走访了农民画师(网名草根艺人)——马英强。通过电话联系,他到巷口迎接我们,我们跟着他穿过一个破旧的大杂院,在大杂院的东北角</div><div>一个小门,迈进小门就是他一堂一屋十分简陋的“家”。</div><div><br></div> <h3><font color="#ed2308">(一)艰苦的环境,简陋的条件<br></font></h3><div> 他的堂屋和卧室都不足12平米。这就是画师马英强集生活室、卧室、厨房、储藏室、画室……于一体的“家”。</div><div> 里屋有一张双人床,和双人床并排的东面从地下到屋顶摞着他订购的各种书刊杂志,小人书,各种画册和他的作品。</div><div> 靠东墙南半部简易的木架上摆满了他过去收藏的古瓷器。</div><div> 床的南面放着一张简陋的堆满笔、墨、颜料的桌子,桌子南面靠窗户堆积着他的书刊、画材和作品……,在画桌左边的书堆上,斜靠着一块两开纸大的画板,他的创作就是在这里进行的。</div><div><br></div> <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二)执著的精神,不懈地努力</font></div><div>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实现自己的“梦”,离开了土地,来到了县城,在县城租了如此简陋的屋子(因房价便宜)。他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妻子卖童装勉强维持生计。</div><div> 在这里,生活条件虽苦,但购置绘画用材方便,也可和画师们交流画技,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水平。</div><div> 他刚来到县城是给剪纸艺术家们设计剪纸图案, 从2016年他改为画古堡、雪景、文革宣传画和古代人物肖像。他为收集古堡素材,骑着电动车跑遍了蔚县的村村堡堡,用手机记录下了古老的村堡房屋旧貌,然后用画笔把它描绘下来,描绘的细致入微,形象逼真,做为历史资料保存下来。他每天坚持画一到两张,现在已经画了120多幅古堡房舍建筑。雪景60多幅,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物宣传画 400多幅,五百罗汉50册,有男女二十四孝各多套人物画。</div><div> 他虽居住在陋室,生活在简朴中,但他生活得很乐观,他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他想把自己具有独特风格的绘画办一个画展,展示给全县乃至全国人民。让观众欣赏到他独特的画风。</div><div><br></div> <h3>(他在狭小的空间里绘画)</h3> <h3>(以上是他画的雪景)</h3> <h3>(以上是古宅)</h3> <h3>(文革时期的画)</h3> <h3>(五百罗汉)</h3> <h3>(二十四孝)</h3> <h3>他爱好广泛,不仅专研绘画,还专研在瓷器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h3><h3><br></h3> <h3>这就是他在瓷器上雕刻的花纹图案。</h3> <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三)眼含着热泪,心怀着感动</font></div><div> 走出他的陋室,想到他的生活工作条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满含着眼泪,再次返回屋里,拍下了一些场景,敬慕之情油然而生。采访结束时他要请我们吃饭,我委婉回绝了,实在不忍心让他花钱并浪费他宝贵的时间。<br></div><div> 回来的路上,脑海里满是他靠妻子做小买卖挣点小钱买下的那么多的书籍,以及有助于他绘画用的各种报纸、刊物和小人书,还有在难以回转身的狭小空间里画出的一踏踏一摞摞的画册。 这样的人,精神世界何等丰富?他的执着,超出了常人的想象。有哪一位画家能在如此简陋的环境,在如此贫困的生活中,奋不顾身地紧握画笔不分昼夜地涂抹着……?</div><div><br></div><div> 他用一只画笔,为家乡即将消失的古旧建筑做了永久的纪念,他的伟大在于平凡,在于不懈的努力,蔚县古堡的风貌一定会随着他的努力走得很远,走进他的“梦想”……</div><div><br></div><div> 致 草根艺人</div><div><br></div><div>山形树态笔痕研墨</div><div>谷幽水长银装素裹</div><div>瓷上锈锦旷世佳作</div><div>俄顷而就有若神助</div><div>草根艺人平民布衣</div><div>身居陋室淡远简朴</div><div>前无古人后无来者</div><div>胸中逸气独树一帜</div><div> </div><div> </div> <h3><font color="#ff8a00">“宝玉文学社”编辑、“老年日报”特约通讯员 马忠发供稿</font></h3><h3><font color="#ff8a00">2018 4 30</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