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杜鹃身处

红华

五一小长假,应该出去透透气,至于行程安排,事先没有计划。睡到自然醒,发现天公很友善,风和日丽,就来个说走就走的一日游。我带着你,你带着她,她带着车,出发。😛<div><br></div><div> 两天前朋友发来一个汝州九峰山景区的宣传链接,百十公里的距离,很符合短线散客的胃口。美景图片加上开业期间门票优惠的诱惑,以及时针气都不喘就走到9点多的情形,目的地似乎非它莫属,别无选择,于是就毫无争议、义无反顾地去了。</div><div><br></div><div> 大家都乐意享用高速免费的馅饼,车流量自然比平时大许多。走不多远,即出现拥堵状况,导航提醒前方发生交通事故。好不容易通过这段是非之地,又陆续发现几起连环追尾事故,车辆都不同程度受损。平安就是福,这句老话就是真理。司机师傅还是要苦练基本功,集中注意力,保证出门在外安全第一。所以我通常还是亲自开车心里更踏实些。😋</div> <h3>  在临近景区的瓦屋路边店吃饭(没留心店名),羊肉汤做得有滋有味,相比到景区内再吃饭的选择,被后来高价吃泡面游客的感受证实还是很正确的。<br></h3><div><br></div><div> 来到九峰山景区西门,又走了三公里左右的路程直到自驾车不能再走,安顿好车辆,购票上山。今天来这儿的游客是真心多,已经下午了,一辆辆景区交通车还是很快坐满。我们也兴冲冲地坐上大巴,期待着景区不知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div><div><br></div><div> 两公里后大家被卸在一处平台位置,没有路标或指示牌,举目望去,发现这里是举行开业演出的地方,只是演出早已谢幕。不少表情各异的游客或坐或站不知所思地打发着假期第一天的时光,精神头儿十足的太阳热情地关照着茫然的人们和干巴巴的黄土地,车辆掉头荡起的层层尘埃加重了人们失去方向感的焦灼情绪。</div><div><br></div><div> 浏览远处的景点宣传海报,也没有吊起大家游玩的胃口,让人不由的打算归去。但是奇了怪了,上山的时候车辆首尾相连,下山的时候却不见其踪。于是偶尔驶来的交通车一出现,大家就象饥饿的兽看到拿来的肉,蜂拥而上,生怕挤落。这就是人满为患的场景写照。😄</div><div><br></div><div> 尽管一无所获,我们心态依然平和,一女游客就比我们粗犷,对同伴说着:花钱来坐公交来了,真扯蛋!😂</div><div><br></div><div> 说句实话,景区很大,路也很赞,就是景点太穷,穷到我没有带走一个镜头。这么多慕名或组团或结队而来的游客,皆是因为这里是本山大叔的景区——都被忽悠来的(一句冷笑话)。😜</div><div><br></div><div> 3点钟离开景区,心有不甘,临时指向未曾涉足的鲁山西平沟,去寻觅传说中杜鹃花的芳踪。</div> <h3>  走在盘旋的山路上,看四周山峦叠障,草木苍翠,云层似画,如同坐着不买票的交通车在不卖票的景区中穿行,清凉的风指法轻柔地按摩着微热的脑门儿,天然氧吧悄无声息地清洗着我们的肺和呼吸,这感觉,一个“爽”字概括。</h3> <h3>  不负众望,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是那么醒目,轻易就被我们发现了。</h3> <h3>  这次出来,为了更适合拍风景,我使用的是广角中焦镜头,但是拍摄花卉时,就感觉到了局限性,不容易营造出长焦镜头虚化前景和背景、突出主体的感染力。但是我很努力,也很尽力。😊</h3> <h3>  此花叶子虽然和杜鹃很象,但细观花蕊明显不同。虽然生长在杜鹃林中,我还不敢贸然称之白杜鹃。不知是何许花也?</h3> <h3>  沿着土坡上山,享受一会儿徒步行走的自由,同时让身体获得有氧运动的益处。</h3> <h3>  回程的路上经过文殊寺,相信本地人对此地都不陌生。寺中五株千年古老银杏树,枝繁叶茂,人称活化石,闻名遐迩。</h3> <h3>  寺内的银杏树为三雌两雄,树龄均在两千年以上,见证了寺庙悲喜忧欢的历史。它们枝干挺拔,身形伟岸,绿叶婆娑,如撑开的巨大绿伞,蔚为壮观,是名副其实的参天大树,更是古朴寺庙的独特景观。</h3> <h3>  寺外,一片嫣红的杜鹃花,深情款款地守望着对面的文殊寺。</h3> <h3>  红霓裳,绿丝绦,远山是外套,美了镜头醉了眼,好看当属山杜鹃。</h3> <h3>拍摄地点:鲁山西平沟沿途、文殊寺</h3><h3>拍摄时间:2018年4月2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