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由县到乡的四级公路,江西省贵溪县鱼塘乡的张家村就在这条公路的边上。这里的张家村是原福州军区空军通信团的所在地,我们当兵的地方。</p> <h3>三十四年前的春天,我离开了龙虎山。今年,我们原在报训连工作过的同志相约,又回到了这魂牵梦绕的地方。上图中的这座小桥的那头就是张家村了。</h3> <h3>团部大门外北侧的路边上,张家村的老乡还保留了一些老房子。从这里开始,我们这些老兵们将要再次踏上老部队(遗址)的土地,此时此刻的心情真是有点儿激动,仿佛有种朝圣的感觉。</h3> <h3>这就是我们团部的正大门。通信团的这个大门完全是个象征,其实全团没有一寸围墙。作为建筑物,这座大门现在显得无比地珍贵,因为它是团部唯一的保存完整的遗存了。</h3> <h3>团部大门的南边,就是原来的收发室、储蓄所和军人服务社的地方。1974年的夏天特别的热,服务社开始做冰棒卖,服务社随军家属做的冰棒口味非常的一般,但价格却特别的便宜,一块钱可以买上一脸盆,几位战友围着这盆冰棒,吃完后还是相当的凉快的。</h3> <h3>团部办公大楼的状况惨不忍睹,就剩下了半截子的墙体,但是,楼旁的这颗木荷树却还坚韧地挺立那儿。想当年,在这一楼东南角的团部电台机房里我们都值过班。现在,团部的所有营房都沒有了,整个地盘变成了一个硕大的石斛种植园。</h3> <h3>这里原是团部的车库,右侧是汽车排和警卫班的宿舍。</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条路的尽头应该是团部的大礼堂。记忆中,左边是灯光球场、招待所、机关宿舍、食堂和澡堂子,路右边是器材仓库、团首长的宿舍和卫生队。</font></h3> <h3>这路的左边原是修理所的地方,右边是油库。当年谁能在修理所里混,那是绝对的🐮逼,我每次路过这里时,都会不自觉地朝里面多看上几眼,心里充满了“羡慕嫉妒恨”。</h3> <h3>过了修理所,这条路通往一、二营和训练营的驻地。前边不远处,应该有一座小桥。</h3> <h3>这桥已没有了拦杆,就剩下了这块水泥板样的桥面。这是我们当年去团部的必经之路,记得路边有一块菜地,当时应该是老乡的自留地,因为靠在河边,这儿的各种蔬菜长的都特别的好,报务员去团部电台值夜班的,经常会有人在这里顺点儿食材用来做夜餐。</h3><h3><br></h3> <h3>过了小河,龙虎山就能完整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前面有树的地方是原二连的营房,现在已是一片茂密的灌木林了。</h3> <h3>稻田的尽头就是原游泳池的地方。这里的土地都被征收了,就这么荒着?往年这时,早稻长的该有膝盖高了。</h3> <h3>由南向北从团部方向一路过来,这里是一处交叉路口,向前是到二营和训练营的方向,右手方向是到一营营部、一连和十三连的方向,左手是二连和车库的方向。</h3> <h3>向东,这原是通往一营营部、一连和十三连的道路。通过这条路,在十三连后边穿过小溪和一片稻田后,可以到达张家服务社。但是,它现在已行不通了,一条新的公路从一连与十三连营房的原址上穿插而过。十三连是我们新兵连时的连队,当兵后的第一处通信地址写的就是这里,08XX部队13小队。而一连则是我的老连队,当过兵的人都懂得老连队的含义。我们一连是在1974年的春节前,从福建漳州撤出战备值班回到团部驻地的,一起撤回来的还有营部与三连(三连的驻地在16公里那儿)。</h3> <h3>向西,这条路通往原一、二连(后无线连)的车库。从我们一连的住地到车库大概有四、五百多米的距离,车库里停放着连里的十多辆通信车,还有诺干辆油机拖车,这些装备是需要有人日夜站岗守护的,如果是在冬天夜里的二、三点排到你站岗,那你真是…………</h3> <h3></h3><h3>向北,这就是通往原四连车库及二营、训练营的道路。一条曾经往返过无数次的,一条熟悉到闭着眼睛都可以通过的,一条不曾有过名字却被铭记的小路。远处那房子的地方就是四连车库的原址。</h3> <h3>从这望过去,远处那些白色建筑物是龙虎山镇中学和小学。那里原来是二营六连的驻地。六连的南面不远处就应该是张家邮电所和服务社了。</h3> <h3>1972年12月22日,我们这些新兵就是在张家服务社,花出了当兵后的第一笔钱,买了脸盆、饭碗和手电。还有这个只有两名职工的张家邮电所,在那个没有手机甚至没有电话的年代里,它在我们这些远离亲人远离家乡的人心中的地位是神圣的,因为它寄托了游子们的思念与牵挂。</h3> <h3>这就是原址原貌没有任何变化的张家服务社,三十多年后还能保持这个样子,真是不容易。服务社墙上的标语和主席的语录,我们当兵来的第一天就看见到过。</h3> <h3>这个就是前面看到的四连车库,早已变成老百姓的宅基地了。这里的山水田林及每一分土地,在部队没来之前,原本就属于当地的老百姓,而我们这些当兵的不过是这块土地上匆匆的过客。</h3> <h3>从四连车库的小路走过来,就到了四连和五连的饭堂了。</h3> <h3>对,不要太难过了,它现在就是这么个样子,四连及二营营部仅存的遗迹。</h3> <h3>这是李家村的村口,我们的老部队自从来到这里,就与张家和李家相邻为伴。这次和李家的老乡聊天时才晓得,当年我们部队整编撤销以后,他们心里头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会觉得很失落,生活也变得有些不太适应了。此前我是万不能想到,过了三十多年以后老乡们还会说出如此“深刻”的话来。</h3> <h3>这是当年二营五连的宿舍及后来教导队的队部。部队撤销后,这些房子一度变作了学校的校舍,因此保护的较为完好。它现在成为了通信团最著名的标志性景点,回到这里的老兵,都要在此拍个照留个影。</h3> <h3>从原五连的营房向龙虎山方向望过去,这就是原训练营十连的宿舍。房角快要坍塌的地方,就是原来十连三排的宿舍所在位置。<br></h3> <p>原宿舍门前。记得门前的坡下有一排桃树,从来没有见过结过桃子,但是每年的春天桃花却开的无比的娇艳,为绿色的营房增添了一点点的浪漫。</p> <h3>当年十连及后来教导队报训连的教室。</h3> <h3>刘厚银(左)和潘文桐教员,江苏人,1964年入伍。照片的背景,就是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宿舍。</h3> <h3>这是当年我们学习收发报的教室。当时我们是十连三排,教员是刘厚银,他是一个在教学上高标准严要求极其认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却是个温和、风趣令人尊敬的兄长。我们三排的耿排长喜欢看书和踢足球,是个知识渊博带兵有方的人,在他那又高又瘦并且稍微有些驼背的身上,却透露着军人特有的气质一一干练、坚毅与豪放。</h3> <p>可能是天意,三年后我也当了教员,而且也是在这间教室里带起了新学兵。刚开始是临时借调到训练营来帮忙的,后来部队整编,我的老连队一连与二连、四连、五连四个连队合并为无线连(一个巨大的连队),因此我就留在了训练营及后来的教导队。</p> <h3>上图是原训练营的营部,头上第一间应该是原来的卫生所。看出来了吗?这所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营房,其墙体用的是特殊的建材,土坯!</h3> <p>还记得排衙石山脚下的山洞吗?那是一处当年由部队开挖的,用于存放通信车的防空洞,它现在已被改造成了农家乐了。</p> <h3>防空洞的入口。过去我们的通信车,是可以从这个洞口开进去的,洞中在主巷道的两旁还开挖出可以停放通信车的侧洞,这个坑道在山的另一侧还有一个出口。</h3> <p>还挺漂亮的,经营这家饭店的老板说,每当到了周末,这里的生意还是很火的。这坑道里面是冬暖夏凉,到了夏天时,离洞口老远的就能感觉到阵阵的凉气。在没有电风扇和空调的年代,这里就是一处天然的空调房。但是,当时部队管理的很严格,一般人是不允许进入的,那时洞中还存放了好多的TNT(后来,这些TNT慢慢地都成了老乡们自留地里的肥料了)。</p> <h3>我们边走边看,一路上聊着当年往事,一个上午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又到要离开的时候了,回头看着这熟悉的龙虎山,看着这残缺废弃的营房,心中不免有了一丝丝的伤感,还会有下次吗,再来时这些仅有的遗迹还会继续保留在这儿吗?</h3> <h3>过了这个小桥,就到了通往十六公里的老公路了。</h3> <h3>在原来四连营房的位置上,老百姓盖了许多新房子。过了四连原址,下了坡就是那条新的公路了。</h3> <h3>这就是通往十六公里的新路,好看吧,只要有路,就能将人们带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刚当兵时,我们不理解通信团的驻地怎么会定在这里,把军营建在了美丽的龙虎山的山脚下?老兵说,因为曾经有一位很大的首长,他坐车路过此地时内急,下车方便完后抬头看到了这龙虎山,他就决定将通信团的驻地放在这里了。</h3> <p>龙虎山是个让人不能忘怀的地方,我们在这里短则渡过了三年五载,长则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岁月让我们在这里留下许多许多的记忆,还有那些怎么也割舍不去的当兵人的情结。</p><p><br></p><p>记得有位战友曾经说过,龙虎山就是我们这些在那当过兵的人心中的麦加,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