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平面三角”教科书和它的故事》

HA0金秋十月

<h3>  这还得从家里调整住房,清理我书房开始,书橱里大多数存书都只好丢弃了,保留下来的都是值得珍藏的技术书籍和具有历史价值的资料。</h3> <h3><font color="#010101">每一本书籍和资料都有它存在价值但又不得不舍取。</font></h3> <h3>在这些书籍资料中,不乏石印线装旧书,民国时期的旧报,也有五、六十年代的精美画册,文革时间的艺术品……许多世界名著和小说之类今后无法保存,也只能当废物弃之。</h3> <h3>在清理众多的书籍中,有一本翻得很破烂的“平面三角”课本是当年“重庆十中”高中的教科书。</h3> <h3>这是一本跟随我走过大江南北,已经有五十多年的普通高中数学课本。</h3> <h3>它的真正主人,是我大妹妹李廷杰,当年重庆十中高65.3班的学生。</h3> <h3>这本教科书印刷于1963年,是文革前全国教学质量大提升,全民普及教育时期的1956年版本,编纂朴实无华,又紧密联系实际的一本教材。</h3> <h3>“平面三角”课本图文並茂,挿图都是人工手绘,突显五十年代中国教育体制受苏联的影响,编纂编辑都很简洁。</h3> <h3>我妹妹李廷杰学习十分认真刻苦,书中“重点”标注随处可见。</h3> <h3>老师讲的都标出来啦。</h3> <h3><font color="#010101">计算公式和解题答案是不是课堂记录呢?不管是听讲还是自已的理解,妹妹都非常的用心。</font></h3> <h3>课本中有自已写的总结和要点贴在课本上。</h3> <h3>“特殊挿页”是课本知识的“结晶”,也算阶段总结吧。</h3> <h3>这本老课本的实用性、针对性都很强。</h3> <h3>“平面三角”好象是为工程测量专写的一份教材。对学生来讲,了解和掌握很有益。</h3> <h3>我和同事无数次实践过这道“平面三角”教学题,把书上的知识用在工程施工中,是真正的“学以至用。”</h3> <h3>看到这本“平面三角”课本还是1967年秋重庆武斗升级,三线工程停止,单位放假后我回到南温泉家中,看到我大妹李廷杰放在家里的课本。仔细翻看,发现这本教科书十分贴近生活,内容简单实用,图文兼蓄便于学习。由此,我把它带在了身边,经常翻看学习,把课本上的知识真正用在了工程建设中。</h3> <h3>坦率的说,这本“平面三角”要学好弄懂,真正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必须有一样不可或缺的“配合”教具 ,那就是“经纬仪”。</h3> <h3>非常巧合的是我手里正好有一个袖珍经纬仪。</h3> <h3> 得到这个“袖珍经纬仪”很偶然。1967年8月1号,我到上级机关:基建工程兵【建字】21支队司令部参加庆祝八一建军节纪念活动,时值重庆武斗高峰时段,沙坪坝市区一片恐怖的气氛。也有小部份商家还在营业,我乘武斗间隙时间,在沙坪坝一家五金器材商店,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下了这台二手袖珍经纬仪</h3> <h3>这是一个五十年代初期,上海制造的袖珍经纬仪,一个很古老的测量仪器,后来我带着它走过数不清的漫漫长路,用它测量过好多外线工程,如今它已失去精度,只能作为一个纪念品保存在书橱里。</h3> <h3>这个上海袖珍经纬仪外壳是塑制品,由此也“烙”上了它的时代岁月痕迹,严格的讲它只能算是一个教具,没有防磁功能。</h3> <h3>无论怎么讲,这台“袖珍经纬仪”和“平面三角教科书”在五十多年前就“走”到了一起,它们是“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组合。</h3> <h3>夾在课本中的一张信笺纸透露了我首次应用课本和袖珍经纬仪的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一九七一年),当年我们的编制在“国家建委三局”。</h3><h3> </h3><div><br></div> <h3>当年我们的编制在“国家建委三局”,七一年的九月底,我奉命带领我的电工班和配属的其它工种二十多人,架设贵州水城老城至农场的一条长途高压电力线路。深秋的贵州水城,寒风细雨加上不时飘渺在山间的浓雾。阻碍线路架设的工程进度,我靠这个小小的袖珍经纬仪和花杆、卷尺……带领勘察组,用“三角平面”课本上掌握的知识,率先勘测出“外线”走向图纸,为施工组跟进创造了条件。</h3><div><br></div> <h3>今天科技发展到“激光测距”,古老的光学仪器已较少使用了,在七八十年代它可是我个人的“宝贝”。</h3> <h3>“使用说明书”也是永远珍藏的“古董”了,曾陪伴我走过半个世纪。</h3> <h3><font color="#010101">珍藏的这本旧书和信菚,里面是无数难忘的经历和故事。</font></h3> <h3>书中夾杂的旧报剪版,看看也很有意思。</h3> <h3><font color="#010101">七十年代我用单位信菚,写给幼子的九九表,那时他刚会在地上爬,我随手夾留在了“平面三角”课本中,恰好“记录”了当年翻阅学习这本书的年份。</font></h3> <h3>《后记》:今天已进入GPS或北斗系统定位和测量时代,再大的障碍也顶不住遥控无人机的观测,“隔江望景”,“隔山打牛”都不是问题,靠光学经纬仪、花杆塔尺和卷尺丈量大地的年代已成为过去。激光测距的精度达到了毫米级。“平面三角”的理论和公式永远停留在那本“平面三角”教科书里,失去了实用价值,也不晓得现在中学里还有没有“平面三角”教学课程?</h3> <h3>【后记】:激光测距和激光铅直仪的使用超简单。但是它永远无法替代当年“重庆十中”培养的学生们认真刻苦学习,努力奉献国家的精神。一切都可以从这本“重庆十中”五十多年前的教科书:《平面三角》每一页里的笔迹获得证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