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个困惑逼迫我观察着,思考着:是谁拿走了学生们课堂上的激情?是谁扼杀了学生们展示自我的天性?是谁磨平了学生们原本特立独行的个性?直到有一天再次读到庄子的寓言故事——呆如木鸡,忽然心有所悟。</h3><h3> “呆如木鸡”出自《庄子·外篇·达生》,故事讲得是训鸡高手纪渻子用三十天的时间训练一只斗鸡的过程,十天的训练后那鸡仍然“虚骄而恃气”——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又十天后“犹应向景”——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三十天的训练后终于成功,达到斗鸡的所谓最高境界 “望之似木鸡矣”——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据纪渻子说这种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真正的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这“呆如木鸡”与我们的大部分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何其相似!只是他们绝对不是达到了“精神内敛、无招胜有招”境界,更多的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有的则是精神陷入虚无的状态,神游课外——“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还有的虽然能够专心致志,却也是三缄其口,不愿袒露心声;确有出类拔萃之士奋起救场,一节课几乎垄断所有问题,令冷汗涔涔的执教者大有抓住救命稻草之感。</h3><h3> </h3> <h3> 与这一现象相对应,执教者反思自己的教学时,低年级的教师会大呼组织教学之艰辛——课堂上控制住学生是如此关键;高年级教师则满腹牢骚——这帮家伙全是闷葫芦!为之奈何?殊不知我们在低年级追求的控制学生正是高年级全场闷葫芦的始作俑者!是我们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h3> <h3> 班级教学追求课堂的安全性。这里的安全性指的是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教师顺利完成自己的教学预设环节,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反之则认为调控课堂的能力不足!这调控可简单归结为学生以遵守纪律为职责,课堂秩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一节课发言的学生太多、学生思维太活跃往往会打乱教师教学的节奏,干扰教学的进度,从而影响教学效率,这一担忧在公开课中更为突出。为了所谓的教学效率只好无视学生多元的、个性的学习体验,把他们统统赶到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上来。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独特感受不受欢迎,人云亦云大行其道,不假思索的齐声高呼成为课堂活跃的佐证!长此以往,中高年级的课堂变得沉默也就不奇怪了。</h3> <h3> 这需要我们首先明确教与学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总是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因此我们不能用教师整齐划一的教学预设去人为规范——或者说牵引——学生的学习。即使面对同样的学习任务,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学习感受也应该是各具特色、千差万别的,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静下心来等待那些发展速度稍慢的学生,相信他们能够自己努力赶上来。赏识教育推广者周弘不止一次在演讲中提到面对女儿只做对十道数学题中的一道时自己给予的评价:“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呢!”他的赏识成就了他的女儿,我们的赏识也能够成就我们的学生!</h3> <h3> 课堂中还有一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当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时候,教师的评价引导的不合理导致了学生积极性的低落乃至消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h3><h3>这是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发生的一幕:一名学生准备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老师会提醒全班同学注意:仔细听、认真看,他什么地方出错了?待会给他指出来、帮他改正过来!</h3><h3> 这对于本来满怀成就感要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的学生来说多么的不人道!还没开始就被推上了审判台,在全班同学聚精会神找错的目光下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全部正确当然是万事大吉,奈何作为学生出错的时候更为多见——且不说这错误的大小多少以及原因何在——于是他马上成为全班同学群起而攻之的靶子!一番口诛笔伐之后落得身心俱疲,颓然落座,然后灰溜溜的改错!这怎能培养其积极展示自我的意识与习惯呢?</h3><h3> 有人会说挫折是难免的,有错必纠、有错就改是正确的啊!我们教师也经常自以为得计——发动学生“批斗”学生,真理越辨越明嘛!我们大家帮你改错是天经地义的啊!我们不能否认有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境遇中愈挫愈勇、砥砺前行,终获成功!但更多的应该是灰心丧气,至少会在心中留下阴影,再次面对展示机会时会三思而后行,进而退避三舍吧!</h3><h3>正如前文所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所以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他自己的错误,教师给予合理的引导,给予时间、机会帮助他自主内省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才是正确的选择。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依靠自己的力量改正了错误,那种成就感会让她更加自信、自豪,成长之路才会越走越顺利,越走越高远。</h3> <h3> 当然,课堂上出现了大面积的、典型性的错误说明学生的学习出现了大的偏差或失误,这是要必须公开纠正的!这首先要检讨我们教师的教学是否存在问题,要勇于担当而不能敷衍塞责,要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以保护我们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h3><h3> 同样是教师指定学生展示交流的环节,我们还要关注其他学生的表现,因为他们的表现同样影响着学生们展示自我的积极性的高低有无。</h3><h3>有这样一个故事:老师投影展示了一份作业,问班里同学有什么发现,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他做错了两道题!”老师不无遗憾的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我们没有关注到这份作业中做对的八道题呢?这个故事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这几乎就是是我们课堂上的一种思维定式!为什么在我们的学生眼中只有同伴的错误?甚至会因为能够找到对方的错误与不足而沾沾自喜、而幸灾乐祸!在这样“恶劣”的课堂环境中有谁还愿意把自我毫无保留的、积极地展示出来呢?</h3> <h3> 我们必须改变课堂上这一不合理的存在,建立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环境。首先我们教师评价引导关注的角度要转变:仔细听、认真看,他什么地方做得好?为什么能做好?你受到什么样的启发?怎样做会更好!这样的评价引导才是生本的,这样的引导评价才是积极的。这样的评价引导让学生学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同伴,为同伴的成功喝彩;以学习借鉴的态度对待同伴的学习成果,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合作共赢的态度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互相支持、真诚相助的过程中共同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