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阳春三月休婺古道穿越记行

草根

<p class="ql-block">  休宁婺源两地古时皆属徽州六县(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其中婺源县在民国时期才从安徽划至江西,在此之前的一千多年离婺源都在徽州府治下。故休婺地区不仅文化一脉相承,而且休婺两地之间方圆百公里左右都是连绵的群山和星星点点落在其间的徽州村落,明清时期徽商在这里蓬勃发展,略有余资的商贾们纷纷捐钱修路,徽州古道渐成规模。通往徽州府的道路大多为羊肠小道,依山傍水且翻山越岭,但休婺古道这些蜿蜒小径多是用规整的青石板铺成,每到一定距离就会有凉亭、台阁等供人休憩。“休婺古道”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但幸运的是至今保留完好,已成为周边徒步爱好者的颇佳去处。也已经走过不少。一直想在油菜花盛开的三月下旬走个古道,婺源、家朋等地的油菜花也看过不少 ,古道陆陆续续也走过不少。于是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换种方式,在油菜花盛开的时候一边走古道徒步穿越,一边近距离走在金黄灿烂油菜花的田野,领略感受油菜花的芬芳。</p><p class="ql-block"> 我最早知道休婺古道,是在8264上徒步路线介绍时知道的,是跨越安徽浙江两省的一条很有名的古道。8264上称为最美的乡村古道,在安徽休宁西部和江西婺源北部的崇山峻岭中。休婺古道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从安徽休宁石屋坑到婺源沱川,到理坑还要远一点,总距离12公里左右,这段也叫石坨古道或塘窟古道;第二段是从婺源沱川(或理坑)到虹关,这段也叫坨虹古道,后面继续从岭脚,到官坑,总距离25公里左右;第三段从江西婺源官坑又返回到安徽休宁<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凰腾,这段也叫觉岭古道,总距离13公里。</span>经过安徽石屋坑,婺源沱川、理坑、虹光、官坑,最后返回安徽休宁,古道又分为石沱、沱虹、虹光、觉岭古道等几段,攻略记载的全程55公里。实际距离接近50公里。</p><p class="ql-block"> 出发之前从网上查找了很多资料,安徽徽骆驼,8264上都有记载有攻略。轨迹也收藏了一些,但也比较凌乱。问了一些皖南的资深驴友,想请个向导,也没有人走过。先是和做过攻略的徽骆驼联系,但他也没走过。后来又和网上公开发过古道穿越的召集帖的淮北户外的朋友联系了,他们最后没有走成。再对攻略轨迹进行了认真研究之后,又和婺源那边的地接取得了联系,确定了沱川、官坑的农家住宿以后。决定2018年3月下旬,24_26日开始休婺古道轻装徒步穿越。</p><p class="ql-block"> 3月24日早上6点,求索户外一行18人从马鞍山出发,开始了漫长的休婺古道徒步看花之行。先是包车从高速到休宁,然后拐到黟县方向开始走县道,路越来越窄,乡野风味却越来越农,人开始变的蠢蠢欲动,心旌荡漾。</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到了石屋坑已经要到中午十一点多了,</span> 石屋坑村位于安徽休宁西部边陲,与婺源毗邻,是皖浙赣省委的常驻地之一,是当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石屋坑是个沿溪而建的小山村,溯溪而上翻山越岭可以抵达婺源的鄣山顶村,中间有岔路。石屋坑是个宁静安详,清新宜人的古村,村庄不仅具有皖南古典建筑之美,还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是个一眼看上去就会让人喜欢,让人流连的村庄。回来的时候大家还恋恋不忘,以后走五股尖,六股尖的时候再去。</p><p class="ql-block">我们穿越村庄,这一路上的一个个村庄具有明清时候徽派古建筑的韵味,别有韵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潺潺的溪水从村庄中间流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穿过田野穿过村庄,这一路上我们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独具特点的明清时候徽派古建筑韵味古村落,过去也去过一些古村,只是一个个的走,这次却是一连串的走。</p><p class="ql-block"> 石屋坑是休婺古道的起点,这是一处红军时期的遗址,留下了革命时期的明显印记。</p><p class="ql-block"> 从红军屋左边的路上去,经过红军纪念碑上去,经过一片茶园往上开始徒步穿越。</p><p class="ql-block"> 我们穿过凝聚古代徽商智慧和汗水的古道,休婺古道是好几条古道的连穿。第一段石屋坑开始到婺源沱川的是石沱古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3>石屋坑红军纪念碑</h3> <h3>从山上俯瞰石屋坑村</h3> <h3> 石沱古道上布满了厚厚的落叶,包括不少倒下的挡住路的树木,可见这条路已经很少有人走了。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徽商赚了钱不忘造福一方百姓,很多古道都是由当地有名的富商捐资修建的,大大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方便了民间来往交流,物资货物流通,促进了封闭的山里经济发展。</h3><h3> 徒步的时候有个队友聊天的时候就说到,古道那么久远,那么长时间也没人修缮维护了,但一直保存完好,没有因雨水冲踏的痕迹,一点也不像现在的很多豆腐渣工程,这边休了那边就要倒。可见古人的智慧 古人的建造技术和质量的高超。</h3><h3> </h3><h3> </h3> <h3>  我们穿过古道,穿过山岗,仿佛也在穿越时空。古道上有许多巨大的古树,记录着古道的悠久的历史。把我们带进五百年前的明清适代,如今的零落掩盖不了往日的徽商的辉煌。<br></h3> <h3>  开满鲜花古道山岗上的一处凉亭,清澈的溪水流过,是一个绝佳的休息路餐的地方。</h3><h3> 在鲜花盛开的古道上徒步行走,平日里忙碌的沉重的心情也开始舒展绽放起来,谈笑风生之间心花怒放起来。特别是在历史积淀的古道徒步,更有一种穿越历史,穿越时空的感觉。</h3> <h3>  我们穿过一个又一个开满鲜花的山岗</h3><h3> 在这样开满鲜花的古道徒步穿越,神清气爽,一点也没觉得多累。</h3><h3><br></h3> <h3>  古道边上到处开满了各色各样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休宁境内的鲜花要少些,等到了江西沱川境内,快要下到山底的时候,各色各样的野花多了起来,人在花中走,心绪也飞扬。</h3><h3> 石沱古道全程8264上记载有15公里,实际上只有12公里左右。上去的时候坡度有点陡,翻过垭口之后就是比较漫长的下坡路。</h3><h3><br></h3> <h3>  走过这块巨石,就到了江西婺源境内的沱川了。</h3><h3> 我们穿过的第二个村庄就沱川的汪王村,大家围坐在一起,好好的休息调整了一会。沿着河边和田间的水泥路一直走到沱川村。</h3> <h3>  沱川是个很美丽的山村,充满诗情画意。有很多美院的学生在写生。溪水流动,柳叶摇曳,油菜花星星点点,别有一番滋味。</h3><h3> </h3> <h3>  跋山涉水,终于快要到目的了。此情此景,一个个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了,开始尽情的嘚瑟拍照。</h3><h3> 住宿是在网上联系的,由于可以利用的资源很少,好不容易通过婺源的网友找到沱川的网友,也没分清沱川和理坑的区别,在网上联系了一家客栈,说是要经过理坑景区,要买票。</h3><h3> 只好继续走到理坑。这时候客栈的老板娘已经在景区门口等我们了。还好门票也不贵。20元一人。</h3>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我本来是考虑住在坨川的,阴差阳错,联系住宿的时候联系了理坑的一户人家。理坑村是个有历史的古镇,古时候出名的人不少 ,所以成了儒雅之地。前来游玩的人有不少,据说之前门票要60一张,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商业营运收入,后来降到20。</p> <h3>  理坑村能够卖票 还能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游玩自然有他的魅力。村子里有很多有历史有故事的古迹。司马第是一处有名气的古迹。</h3><h3> 这是一处婚房,楹联对联还有古韵</h3> <h3> 这里的米酒还不错,这是一处酒坊。晚上大家还买了一些米酒评尝,收到大家一致赞誉。</h3> <h3>  理坑村边的一处风景。人在田野里行走,如诗如画,好有乡村田园风光。</h3> <h3>  晚上的月色很美,明亮的月光挂在屋顶,和屋顶的灯光交相辉映,别有韵味。</h3> <h3>  理坑的夜色灿烂,缤纷的灯光在水面上涌动,五彩斑斓。</h3> <p class="ql-block">  25号出发前队友们在小桥上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从理坑到虹关也有一条路,前面一段和沱川到虹关不同,后面重叠。早上七点半左右,部队开始出发。我们从理坑北侧的一处庙宇的地方出发,一路上基本上都是比较完整的古道山路</p> <h3>  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队友们合影</h3> <h3>  背负行囊,开始一天的漫漫长路。</h3><h3> 3月25日,天气晴。我们先是要走过沱虹古道,古代徽饶古道的一段。从理坑经过白石坑到虹光。</h3> <h3>  古道两边杜鹃等各色各样的花已经盛开了,走起来的感觉是特别清爽宜人。</h3> <h3>  在高处的山岗古道上徒步,可以从远处观看星星点点的油菜花田,而且看到的还是全貌,这是和近处景区看油菜花完全不一样的感觉。</h3> <h3>  古道上有不少古树,见证着古道的历史。</h3><h3> </h3> <h3>  一路走到这里,风景不错,但是还没有看到大片的油菜花海,估计还是多少让大家有点心急了。</h3><h3> 终于能看到成片的油菜花了,这里纤尘不染,油菜花也散发着特别的清香,清爽迷人。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里加小沱林场。</h3> <h3>  这里的油菜花除了我们一队人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人员。和婺源热门景区的看油菜花并肩接踵的人群完全不同。这是徒步赏花和旅游看花的最大不同。</h3> <h3>  小沱林场往前走不远遇到一个水泥路岔口,记得沿着水泥路往左走往上走。到达一个小村庄之后,村庄右侧的位置找到一个古道的入口。一直往前走,就要到白石坑了。</h3> <h3>  婺源以及皖南的油菜花基本上都是开在四处环山的凹地里,一层一层,很有层次,具有观赏性和美感。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吸引无数的游人前来观赏。</h3><h3> 徒步穿越可以从一处一处高高的山岗上远看油菜花的全貌,这是不愿意付出体力的旅游的人无法看到的。</h3> <h3>  我们走过山岗,走过田野,终于又走到一个村庄_白石坑。这是我们一路上经过的第四个村庄。一个宁静的,油菜花盛开的,几乎没怎么看到人的村庄,好有世外桃源的感觉。</h3> <h3>  竹林桃花忖下的油菜花田别具一格,散发着无穷的魅力。</h3> <h3>  我们 穿越一道道山岗,穿越 一块块原野, 又从白石坑走到虹光了。</h3> <h3>  快要到中午的时候我们到虹光了,这里有大片的油菜花田,应该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地方,游人也明显多了不少。</h3> <h3>  虹光村里种了很多色彩艳丽的紫云英,还是很小的时候家乡种过的,后来该种蔬菜就再也没看过了。</h3><h3> 美女们一个个忍不住要在花田里照相,摆弄着各种姿势,让自己的心灵一次次释放。</h3><h3> </h3> <p class="ql-block">  虹光有颗著名的古樟树,据说根植于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号称“江南第一樟”,树高26.1米,直径3.4米。冠幅达3亩,气势非凡,1994年中央电视台就这棵樟树专门作了报道,它自浙源河边直冲天界,似一把大伞,树枝伸出,巨大的冠幅遮天蔽日。古樟旁的古驿亭有字迹斑驳的楹联:“试问几何年曰宋曰唐古樟自晓,溯回多少事论荣论辱浙水长流”。</p><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就在樟树边上的一个凉亭里休息吃点路餐,说是轻装,我还是带了炉头灶具不少吃的,重量也没轻多少。</p> <h3> 从虹光沿着县道行走不远就到了岭脚村了。</h3><h3> 江西婺源浙源乡岭脚村的一颗直径3米多的古樟树,因遭雷击火烧,树的中间是个巨大的空洞却依然屹立不倒,郁郁葱葱,不能不感叹这个“生命的奇迹”</h3> <h3>  树干仅剩两片树皮,却依然巍然屹立,让人称奇,被称为“树坚强”。</h3> <p class="ql-block">  从岭脚村的一处明显标记上山,就是虹光古道了。岭脚到官坑,也称浙岭古道。这条古道特别是油菜花盛开的时候走的人比较多。</p><p class="ql-block"> 油菜花桃花盛开的村庄格外美丽。</p> <h3>  古道,层层叠叠的油菜花野花多姿多彩,灿烂辉煌。在这样美丽的古道上行走不心花怒放才怪。</h3> <h3>  偶遇山里的挑夫,年纪那么大了,居然还能扛着这么大一颗圆木走山路,不能不感叹山民的伟大和坚韧。</h3> <h3> 虹光古道刚开始的时候连续拔高将近900米山路,下午的时候天气特别闷热,有点让人吃不消。后面的几个队员明显放慢了速度。</h3><h3> 一直走过五个凉亭就快要到官坑了,这时候从山上遥望官坑村,有种特别的美。</h3><h3> 官坑村口的一段古道,油菜花茶树古道交相辉映,别具一格。</h3> <h3>  下午四点半左右我们经过9个多小时长途跋涉,总共有将近25公里的路程终于到达官坑村。晚上入住的地方。这里也是一个很有味道的古村落,村子对外没有公路,都要靠徒步才能进来。</h3><h3> 村子很古朴,接待能力也不够。我们在驴友客栈一家住不小,又被分散到其他家住宿,而且大家反应,住宿条件也不怎么样。</h3> <h3>  我们被一个村妇带到了一家,才知道这一家小两口出去打工了,老人带着孙子,这就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吧?房间比较空,被褥也比较干净,感觉像是新房。</h3><h3> 临走的时候,我从包里拿了一包饼干给小女孩,女孩心不在焉的听着队友的讲话,好奇的打量着我我给她的饼干。</h3><h3> 希望随着美好乡村的建设,像官坑这样古老的偏远的乡村也能多一些创业致富机会,让那些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农民回归乡村,让这些成长中的留守儿童能更多的享受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h3> <h3>傍晚的官坑油菜花田</h3> <h3>雨后清晨云雾缭绕的官坑油菜花田</h3> <p class="ql-block"> 26日,早上吃过早饭以后,七点多种,收拾行囊开始上路,这是我们要走的最后一条古道_觉岭古道,从婺源官坑到安徽休宁凰腾。</p><p class="ql-block"> 到达官坑后,也可以走婺源官坑--裔村--登顶五龙山--休宁里庄村(回岭古道),约30华里。</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从官坑出村左拐上老桥,沿田间小道前行,翻一小岭下公路后,还有一条路进入裔村。裔村分为上下村,村庄为典型的徽派民居。古道穿村而过,沿溪水蜿蜒而上,往左跨过溪水过岭脚亭、半岭亭至回岭洞。<span style="color: rgb(72, 64, 64);">回岭海拔742米,坳口有一拱形石门洞,上题“峡挹”二字。此线路为古时裔村至休宁的古驿道,青石板保存完好,只是古道少有维护,竹枝、箬叶丛生,颇显荒凉。我一直想在杜鹃花盛开的时候走走回岭古道,五龙山环线。</span></p><p class="ql-block"> 昨晚下了一场雨,一大清早走在古村落,走在田野里,空气沁人心脾,让人神清气爽。</p> <h3> 山上开满了野花,地上张满了青草,雨水打过以后,更加晶莹剔透,花香夹着野草的清香,清香四溢,清新宜人。这时候会忍不住大口大口的呼吸,把自己五脏六腑彻底的洗洗。</h3><h3> 自己的每个细胞也都激发出巨大活力,按捺不着内心的冲动,恨不得一路狂奔。天成、林玲几个走的飞快,我要不是惦记后面的几个,也一定会追上他们。</h3> <h3> 古道凉亭野花,</h3><h3> 穿越古道</h3><h3> 穿过开满鲜花的山岗 </h3><h3> 穿过时空穿过无常</h3><h3> 走在这样的古道,有种难以表达的快感和愉悦</h3> <h3> 这条古道明显少有人走了,倒下的大树挡着了山路,一直也没有人清理。我们只好从上面攀爬或者附身从树枝下面钻过去。</h3> <h3> 大树挡住了去路,平日里也是矜持的两个美女,一个从上面攀爬,一个从下面钻过去。</h3> <h3> 这个美女钻个树洞却也格外开心,洋溢着迷人的微笑。</h3> <h3>  觉岭古道上长满了野芦苇和杂草,可见走的人少了。</h3><h3> 古道边上有不少古树,见证着古道的历史悠久。</h3> <h3>  穿过杂草丛生的古道</h3> <h3>  古道的后段,走在半山腰的山路上,俯瞰山谷,视野格外开阔,走起来也特别心旷神怡,这种感觉在一起皖南的大山里很少见到。</h3> <h3>  尽管走的少了,但古道的印迹却很清晰</h3> <h3> 过了这个拱桥,在走过一段机耕路,就要到休宁凰腾了。凰腾也是一个安安静静的皖南古镇,估计现在来的人少,村民们看我们走过来,流露出好奇的目光。我们走的蛮快,11点半左右,我们就已经走完了将近15公里的山路。</h3> <p class="ql-block">  3月24_26日,求索户外一行18人。</p><p class="ql-block">  穿越安徽休宁到婺源沱川,婺源官坑到休宁凰腾的崇山峻岭,穿过一个又一个开满鲜花的山岗</p><p class="ql-block"> 穿过时空,穿过一条又一条既有历史沉淀的古道</p><p class="ql-block"> 穿过一个又一个开满油菜花田野</p><p class="ql-block"> 穿过一个又一个有历史有特色的古村庄</p><p class="ql-block"> 完成了休婺古道全程约50公里的徒步穿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茫茫人海相遇 </p><p class="ql-block">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 </p><p class="ql-block">为了共同的户外理念和追求而走到一起 </p><p class="ql-block">在户外活动中相知相识 </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一群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积极向上的人 </p><p class="ql-block">运动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 </p><p class="ql-block">目的就是为了超越自己 </p><p class="ql-block">轻松的走过一个又一个充满挑战的户外之旅 我们都是一群简简单单,真实快乐的人 </p><p class="ql-block">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p><p class="ql-block">没有那么复杂,没有个人目的,也没有太多的顾忌</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一些豁达大度,互相帮助的人 </p><p class="ql-block">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互相埋怨挑剔 </p><p class="ql-block">不会因为遇到一点困难而丧失信心自暴自弃 每个人都会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p><p class="ql-block">也不会担心遇到困难无人问津 </p><p class="ql-block">只要你有困难都会得到伙伴们的及时帮助 这里的每个人都很有个性 </p><p class="ql-block">但遇到矛盾时都会包容谅解 </p><p class="ql-block">决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恶语相向, 闹得不可开交 </p><p class="ql-block">我们一直坚守AA户外的原则 </p><p class="ql-block">目的就是希望每个队员都能积极主动 </p><p class="ql-block">在团队中 找到自己的位置</p><p class="ql-block">以自己的方式发挥自己的 作用</p><p class="ql-block">让强驴走的尽兴,弱驴也会得到关照 </p><p class="ql-block">我们这里强驴如云,</p><p class="ql-block">但没有人会肆意妄为,盲目逞强 </p><p class="ql-block">我们走的路线都是精心策划的最美最好的不打折扣的真正的户外路线 </p><p class="ql-block">每一次活动都要让你心灵自由放飞 </p><p class="ql-block">每一次活动都会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p><p class="ql-block">我们经常能轻松完成在其他一些户外群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p><p class="ql-block">靠的是强驴们的辛勤付出,大家的同心协力 我们不畏风险,但也绝不会盲目冒险 </p><p class="ql-block">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p><p class="ql-block">不在自然面前逞强 </p><p class="ql-block">不与别人争强斗勇 </p><p class="ql-block">顺其自然,尽力而为,适可而止 </p><p class="ql-block">我们这里是户外交流结伴的平台 </p><p class="ql-block">没有任何户外群之间自私狭隘的偏见</p><p class="ql-block">退出或参加,户外交流都很自由 </p><p class="ql-block">我们走的大多是荒山野岭</p><p class="ql-block">搞的也大多是高强度的只能是小众参与的活动 </p><p class="ql-block">没有精力比较休闲的大众口味 </p><p class="ql-block">有的人缺少共同的爱好根本就走不到一起 有的人因为差异太大走着走着就散了,</p><p class="ql-block">想着想着也就淡了 </p><p class="ql-block">有的人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p><p class="ql-block">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 </p><p class="ql-block">一起同甘共苦,同生共死 </p><p class="ql-block">一起看在高山之巅看日出日落 </p><p class="ql-block">一起徜徉在古镇花泾 </p><p class="ql-block">一起慢慢变老</p> <p class="ql-block">走完了这段漫漫征程</p><p class="ql-block">或许身上沾满了泥土和汗臭</p><p class="ql-block">但每个细胞里却浸透着油菜花和各色野花青草的芳香 </p><p class="ql-block">或许也有些累了,脚步也有些滞重</p><p class="ql-block">但心灵里积淀着古道历史的厚重,古村落的淳朴的古风古韵,思绪也会随着袅袅炊烟缥缈飞扬</p><p class="ql-block">一群志同道合、和睦相处的人</p><p class="ql-block">一起走过艰难险阻,</p><p class="ql-block">一起经历同甘共苦</p><p class="ql-block">一起去欣赏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一起去感受最好的人间冷暖和真情</p><p class="ql-block">一次次难忘的经历</p><p class="ql-block">一次次美好的记忆</p><p class="ql-block">一次次心灵的放飞</p><p class="ql-block">一次次生命的激情绽放</p><p class="ql-block"> 一起去追逐梦想</p><p class="ql-block"> 一起去寻找自己心中的理想家园</p><p class="ql-block"> 生活会变的更加美好充盈</p><p class="ql-block"> 生命也会变的充满回味芳香四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