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28!</p><p class="ql-block">一个令所有参战老兵记忆犹新、骄傲自豪而又悲痛和沉重的日子……</p><p class="ql-block">遥祭在1984年4月28日,云南老山收复作战中牺牲的,包括我的中小学同学张礼帮、周云平在内的,所有长眠在南疆的烈士们!</p><p class="ql-block">致敬英雄,祭奠烈士!</p><p class="ql-block">今天是4月28日,1984年的这一天,我所在的英雄老部队收复了云南老山,并多次轮战防御坚守,涌现出了一大批战斗英雄和模范人物,更多的烈士永远长眠在麻栗坡等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他们是人民子弟兵,他们是为国而战、为国捐躯的“新时代最可爱可敬可叹的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至今无战事的和平发展时期……</p><p class="ql-block">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能忘记,我们不该忘记,也不敢忘记!</p> <h3>这是中国云南边陲与邻国越南接壤的地方之一</h3> <h3>从前是一片默默无闻的普通群山</h3> <h3>其主峰名叫老山,附近还有者阴山、扣林山、八里河东山等,属于山岳丛林地和亚热带雨林气候,大多时候云雾缭绕,风雨无常,潮湿闷热……</h3>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边境人民安居乐业,祥和安宁……</p> <h3>没想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因越南当局的野心,指使其军队炮击我边境、杀害我边民、骚扰和袭击我边防军,直至侵占属于我国土的这片群山!</h3> <p class="ql-block">为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被迫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保家卫国!</p><p class="ql-block">2017年,我和战友们相约到老山参观昔日战场(今非昔比),缅怀越战英烈!</p> <h3>1984年4月28日,我当兵时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4集团军40师打响了收复老山的战役。</h3> <p class="ql-block">当时,由40师118团担任主攻任务,我所在的119团助攻。战斗虽然艰险,但我军在强大炮兵的远程支援下,充分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传统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如摧枯拉朽,很快就攻下老山,收复了国土!</p><p class="ql-block">随后118团奉命撤下,119团转为防御坚守。</p> <p class="ql-block">越南当局自然不甘心失败,随后调集精锐部队,组织敢死队疯狂反扑……</p><p class="ql-block">防御作战过程漫长而惨烈!</p><p class="ql-block">迷雾、潮湿,地雷、炮弹、流弹、火箭筒、喷火器,偷袭、阻击;猫耳洞、散弹坑、战壕,糜烂、孤寂、鲜血、恐惧、牺牲……</p><p class="ql-block">我有两个小学同学就是在这场战役中为国捐躯的!</p> <p class="ql-block">在那场很快收复和持久防御的战争中涌现出了118团战斗英雄张大权、119团“李海欣高地15勇士”等一大批英烈,119团被当时的昆明军区授予“老山防御作战一等功”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后来经过多次换防轮战,1988年119团又换防到文山,1989年二营驻守老山坪寨……</p><p class="ql-block">老山防御作战直至1991年初才算完全结束。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永远长眠在麻栗坡烈士凌园。每年清明和4.28等日子,全国各地的参战老兵都要到老山和麻栗坡祭奠英烈、看望生死之交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当年,时任119团团长张又侠就是在这里坐镇指挥老山作战……</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119团团长张又侠指挥老山作战时的指挥车。</p> <p class="ql-block">当年流行的唯美军旅歌曲《我爱老山兰》,伴随猫耳洞里的中国热血守军,度过了多少个艰险而又寂苦的战争岁月,鼓舞了多少青年军人激昂而又坚定的战斗决心!</p> <p class="ql-block">《十五的月亮》《望星空》《两地书母子情》《血染的风采》《热血颂》等战场军旅歌曲,唱出了多少军人的豪情、唱暖了多少军属的真情、唱红了不少军旅歌星……</p><p class="ql-block">同时,也唱醒了国人的爱国情怀和适龄服役青年的拳拳报国心……</p><p class="ql-block">我就是在那样的感召下,怀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和视死如归的满腔豪情毅然弃教从戎!</p><p class="ql-block">新兵团训练结束后,我本来是要留下来正式接任连队文书的,但我主动申请到了119团这支英雄的老部队。</p><p class="ql-block">我当时的想法很单纯,那就是:到英雄老部队去、到前线去打仗、去战斗,为我的同学和所有牺牲的烈士、伤残军人和边境人民报仇,争取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立功受奖和入党,锻炼身体、磨练意志、锤炼品质、熔炼灵魂,全方位提升自己,“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国家的和平安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设添砖加瓦、奉献青春和热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p> <p class="ql-block">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场上,敌我双方到处都在反复埋地雷,不计其数……不仅造成了双方重大伤亡,至今都给当地百姓和来此地的人群带来严重威胁和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虽然经过多次排雷和伤亡,还涌现出了杜富国等“排雷英雄”,但还是有限的,也许永远都排不完……</p> <p class="ql-block">这些地雷标志,警示人们不能越雷池一步!</p> <h3>当年战争遗留下来的掩体等军事设施</h3> <h3>当年的防空洞或战地指挥所</h3> <h3>当年的军事重地</h3> <p class="ql-block">118团英雄和烈士张大权塑像,还在日夜守卫着边疆人民及祖国的和平安宁……</p> <h3>老山主峰纪念墙</h3> <p class="ql-block">故地重游,来老山参观的老兵络绎不绝,拍照留念。</p> <h3>各地来的参战老兵</h3> <h3>敬业拍照的参战老兵</h3> <h3>参战老兵们在英烈张大权战友塑像前拍照留念</h3> <h3>参战老兵的老山情结</h3> <h3>走向老山战壕</h3> <h3>老山战壕入口</h3> <p class="ql-block">老山陈列室(我们去时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但愿这些老山的荣誉和传承能一直和永远发挥的巨大纪念、教育和鼓舞作用。</p> <h3>进入老山战壕</h3> <p class="ql-block">老山战壕当年可没有这样规整哈,这是后来修整的纪念和旅游工程。</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战壕就是因地制宜、随地而建的烂泥沟而已……</p> <h3>站在战壕中,战斗豪情油然而生!</h3> <h3>拾阶而上</h3> <h3>继续前行</h3> <h3>幽深的老山战壕</h3> <h3>一眼望不到头</h3> <p class="ql-block">感受猫耳洞(今非昔比)。</p><p class="ql-block">那时的猫耳洞可没这么规整、宽敞和干净哈,纯粹就是一个随处可建的简陋小土坑,甚至是小水坑、石缝而已……</p> <p class="ql-block">猫耳洞当年到处都有,是参战老兵们在战斗间隙,冒着敌人的炮火和偷袭,因地制宜创建的著名简陋战斗岗位,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哈……</p> <h3>终于看到战壕出口和光明</h3> <h3>感受当年参战老兵的战斗经历</h3> <h3>老山精神万岁!</h3> <p class="ql-block">老山主峰制高点。当年我军防御观察的瞭望塔,天气晴朗,雾气薄散后可看到附近的者阴山、扣林山和八里河东山等其他战斗名山。</p> <h3>如今的老山守备连现代营房</h3> <p class="ql-block">走下主峰,离开老山,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园瞻仰和祭奠英烈。</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二次到此祭奠同学和其他所有烈士……</p><p class="ql-block">远远地就望见麻栗坡烈士陵园高高耸立的英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去是1989年。那时我团已再次接到上级“轮战换防”命令,从盘溪搬迁到文山驻防,属于一级战备,二营更是深入老山前线的坪寨驻防,处于临战状态。</p><p class="ql-block">当时那种场景和心境下,我们几个达州老乡邀约,利用星期天请假一起去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和祭奠老乡和其他烈士……</p><p class="ql-block">那时还很落后,交通不便,只能坐汽车。由于路程远、路况差,我们辗转颠簸,到达时已是傍晚,陵园关闭,不让我们进去!</p><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必须赶回营房!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在其大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后就遗憾地匆匆离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次再去,早已时过境迁。好在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国家在发展,无论交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山城更是旧貌换新颜……</p><p class="ql-block">虽然麻栗坡烈士陵园看起来还是老样子,但实际上由于国家和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不仅对加强了陵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环境治理,并对陵园进行了扩展和完善,还引入高科技,更便于查找、展示和纪念、教育体验……</p><p class="ql-block">这里,每天前来参观和祭奠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清明节和4.28收复老山、7.12大捷等重要时期,都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参战老兵等前来祭扫战友和其他烈士,不仅传播和推广了“老山精神”,还拉动了当地经济,推动了当地旅游发展……</p><p class="ql-block">麻栗坡烈士陵园纪念碑高耸入云,两旁青松肃穆,满山的烈士墓让人陡生敬意和沉重感……</p> <p class="ql-block">119团李海欣等英烈的墓碑,让人油然心生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我的中小学同学张礼帮烈士永远长眠在麻栗坡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跟张礼帮一个村社的还有一位中小学同学周云平也长眠在此</p> <p class="ql-block">这里长眠了多少越战英烈啊,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热血青年和崇高的生命!</p><p class="ql-block">他们有的只是衣冠冢,但都忠魂不散……</p> <p class="ql-block">老山雨雾默哀,麻栗坡烈士陵园红旗低垂,沉重哀悼老山作战英烈!</p> <p class="ql-block">(我当时去没有拍到老兵祭奠烈士的震撼和感人照片。以下照片和视频来自战友群和网络,在此鸣谢!)</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集团军40师119团参战老兵祭奠生死战友</p> <h3>119团特务连参战老兵向英烈致敬</h3> <h3>各地参战老兵纷纷赶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生死战友</h3> <h3>默然肃立</h3> <h3>凝重排队</h3> <h3>为英烈站岗</h3> <h3>排队默哀</h3> <h3>向英烈致敬</h3> <p class="ql-block">男女战友一个都不少</p> <h3>看望生死战友</h3> <h3>悲从心来</h3> <h3>仰天嚎啕大哭</h3> <h3>互相劝慰和鼓励</h3> <h3>当年英烈们消香玉陨</h3> <p class="ql-block">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烈士英魂必将永世长存、永垂不朽!</p> <h3>当年指挥作战的40师首长们</h3> <h3>1984年指挥收复老山作战助攻和防御的张又侠等119团首长</h3> <h3>如今升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的张又侠上将接待当年战友</h3> <h3>曾在春晚唱响《血染的风采》的伤残战斗英雄徐良拄双拐前往祭奠英烈战友</h3> <p class="ql-block">向所有越战烈士默哀致敬!!!</p> <p class="ql-block">我的一位没当过兵的高中同学居然这样说,我明确告诉他……</p> <h3>他还那样说,我更严正地告诉他……</h3> <p class="ql-block">党中央的决定,习主席的初心和命令,所有参战老兵的期盼!</p><p class="ql-block">到底怎样?我们拭目以待……</p> <p class="ql-block">参战老兵们:发扬老山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新的应有贡献!4.28,收复老山作战烈士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祖国、人民和历史都不会忘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