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天气让人有些纠结,谷雨已过,迟迟的热不起来,虽然天气不给力,不过该开的花还是迎着节气次第开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走在街头,忽然抬头,看见一颗高大的树,仔细瞧去,一树细碎的淡淡紫花,竟是一颗楝树。奋力一跳,够得一枝来,放在鼻下使劲地闻,幽幽的花香。</p><p class="ql-block"><br></p> <h3><br></h3><h3> 在农村,楝树很普通,普通到你在任何地方,似乎都能看到她,普通到尽管如此,楝花却并不入人们的眼。</h3><h3><br></h3><h3> 相比与桃花、杏花,楝花开得晚,既承担不了报春使者的角色,又细细碎碎的,没有桃花杏花那般的绚烂;想比与榆钱、槐花、桐花来,楝花又不能入口,解不了青黄不接时节农人的口舌之欲;楝树的果实,我们叫“楝楝蛋儿”的,苦涩,味道也难闻,除了在村里孩子们玩“端窑儿”游戏的时候能排上用场,确是不如枣和柿子,总能给人以期待,所以,楝花虽香,却又太不起眼了。</h3><h3><br></h3><h3><br></h3> <h3><br></h3><h3> 老家西边的邻家有一棵楝树,每年的春末,按时开出花来,一蓓数朵,芳香满庭。站在我家南屋的房顶上,正好跟这棵楝树的树冠一般齐,树不大,碧绿的叶子间,缀满了细碎的紫色花朵,微风吹过,淡淡的楝花香,在房顶上飘散开去,我总是会凑到近前去仔细地瞧,埋下头仔细地闻。每年春天,当我能想起楝花来的时候,脑子里就是这一棵。</h3><h3><br></h3><h3> 我总觉着这楝花,就像乡村女孩子身上穿着的花衣裳,花衣裳罩在她们瘦削的身子上,上边是顶着有些凌乱的花辫子的大大的头,下边是褪了色的宽松的蓝裤子,㧟着一个篮子,春风中留给你一个掀起衣角的噗噗作响的背影,有些土气,也有些特别。这特别也就像这乡村女孩子了,简单,朴实,馨香,美丽。不过,村里的女孩子叫杏花、桃花的不少,但却少有叫楝花的,大概是因为楝楝蛋儿的苦涩吧,本就苦涩的命,何必再起一个苦涩的名呢?</h3><h3><br></h3><h3><br></h3> <h3><br></h3><h3> 楝花的普通,还在她的不入画,画家喜欢牡丹的雍容华贵,梅花的苦寒高洁;桃花、杏花、梨花,更是摄影家们春天追逐的花仙子,只有这楝花,这村姑娘一般的楝花,默默的开放,不管有没有人理睬。画家吴昌硕有一枚闲章:试为名花一写真。是啊,楝花算不得名花,自然也就入不了画家的法眼。</h3><h3><br></h3><h3><br></h3> <h3><br></h3><h3> 在世俗的眼里,人有贵贱之分,花岂不也是一样?!想那田野山间,漫山遍野的花,有多少能被人们看见,又有多少能被叫出名字的?</h3><h3><br></h3><h3> 不过,转念一想,我想笑了:这只是我作为一个世俗的人的想法罢了,那些花儿,终究是不会思考这么些无用的东西的。年年,开了,败了,再开,再败,只要春天来了,都要在春风里争着斗艳呢!斗出一个蓬勃的春天!即使是一朵卑微的小花,即使是一段短暂的绽放。</h3><h3><br></h3><h3> 我又何必为她们伤感呢?正如那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愿我这楝花也是一样的吧。</h3><h3><br></h3><h3><br></h3> <h3><br></h3><h3> 盯着手中的楝花,越看又越像一个跳着芭蕾的舞女了,花蕊是她挺拔的身姿,花瓣就像舞女的裙子,她骄傲地掂着脚尖,在春的旋律中地不停旋转。</h3><h3><br></h3><h3></h3><h3> “年年春后楝花风”。</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