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鹗(学名:Pandion haliaetus)或称作鱼鹰,是隼形目鹗科鹗属仅有的一种鸟类动物。体长1.5-1.7米,体重1-2千克。嘴黑色,头白色,顶上有黑褐色细纵斑;背部大致暗褐色,尾羽有黑褐色横斑;腹部为白色,胸部有赤褐色的纵斑。飞行时,双翼呈狭长型,翼下为白色。活动于水库、湖泊、溪流、河川、鱼塘、海边等水域环境,主要以鱼类为食。可以潜水捕食多种鱼类,有时也捕食蛙、蜥蜴、小型鸟类等其他小型陆栖动物。常在天气晴朗之日,盘旋于水面上空,定点后俯冲而下,再将捕获的鱼带至岩石、电杆、树上等地方享用。除了南极和北极,亚洲、北美洲等各大洲均有分布。</h3> <h3>物种介绍</h3><h3>鹗属于中型猛禽,头部白色,头顶具有黑褐色的纵纹,枕部的羽毛稍微呈披针形延长,形成一个短的羽冠。头的侧面有一条宽阔的黑带,从前额的基部经过眼睛到后颈部,并与后颈的黑色融为一体。上体为沙褐色或灰褐色,略微具有紫色的光泽。下体为白色,颏部、喉部微具细的暗褐色羽干纹,胸部具有赤褐色的斑纹,飞翔时两翅狭长,不能伸直,翼角向后弯曲成一定的角度,常在水面的上空翱翔盘旋,从下面看,白色的下体和翼下覆羽同翼角的黑斑,胸部的暗色纵纹和飞羽,以及尾羽上相间排列的横斑均极为醒目。</h3> <h3>幼鸟和成鸟大体相似,但头顶至枕缀暗褐色纵纹较粗密而显著,上体和翅下覆羽褐色,具宽阔的淡褐色羽缘。下体白色,胸部斑纹较成鸟少而不显著。</h3> <h3>虹膜淡黄色或橙黄色,眼周裸露皮肤铅黄绿色,嘴黑色,蜡膜铅蓝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h3> <h3>生活习性</h3><h3>中国东北为夏候鸟,南方为留鸟,其他地区为旅鸟或冬候鸟。迁徙时间春季于3月上旬到达繁殖地,9月中旬离开繁殖地南迁。</h3> <h3>鹗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期间也常集成3-5只的小群,多在水面缓慢的低空飞行,有时也在高空翱翔和盘旋。停息时多在于水域的岸边枯树上或电线杆上。性情机警,叫声响亮。 主要以鱼类为食,有时也捕食蛙、蜥蜴、小型鸟类等其他小型陆栖动物。</h3> <h3>它平时常在水面上空缓慢地煽动两翅成圆圈状飞行,两眼注视着水中的鱼类 ,在距离水面30-90米之间时,还能够迅速地振动双翅,迎风悬停在空中,以便仔细地观察水中猎物的情况。发现猎物时,则两翅折合,急速降到水面,伸出两只长脚将鱼抓起,一边溅起高高的水花,一边用双脚提着"战利品"腾空飞起,还在空中抖落着身上的水珠,如同一个精神抖擞的"渔夫"一般。有时鱼见到天空中有黑影落下,本能地向深水中逃走,鹗就会立即潜入水中捕猎,直到1米以下,水面上常常只留下一个翼尖。</h3> <h3>食性</h3><h3>主要以鱼为食,有时也捕食蛙、蜥蜴、小型鸟类等其他小型陆栖动物。</h3> <h3>栖息环境</h3><h3>鹗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或开阔地,尤其喜欢在山地森林中的河谷或有树木的水域地带,冬季也常到开阔无林地区的河流、水库、水塘地区活动。经常栖息于岩石海岸、珊瑚礁或红树林沼泽。</h3><h3><br /></h3> <h3>物种分布</h3><h3>中国仅产指名亚种,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西藏为夏候鸟,北京、河北、山东、山西为旅鸟,上海、浙江、台湾、广东、广西为冬候鸟,海南为留鸟。迁徙时间大致为春季于3月上旬到达东北繁殖地,9月中旬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h3> <h3>物种繁殖</h3><h3>繁殖期在中国南方通常为2-5月,在东北地区大多为5-8月。雄鸟和雌鸟配对以后常常比翼双飞,鸣声不断。鹗的婚飞别具一格,雄鸟首先在空中翱翔,身体呈一个很陡的角度,爪子上紧紧地抓着一条鱼或者一根骨头,一边吃力地飞行,一边摇晃着双脚,有时甚至向后倒着飞行,同时发出一种激昂的叫声。雌鸟则高声地应和着,与雄鸟一起上下翻飞。通常营巢于水边的树冠之上,也在水边的悬崖峭壁和岩石上营巢。在食物丰富的地方,会有很多巢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据说在一个面积不到1200公顷的区域上就曾发现300多个巢。</h3> <h3>种群现状<br /></h3><h3>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h3> <h3>保护级别<br /></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1>用摄影尊重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灵!</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