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唐东村全景。</h1> <h1>唐东村位于高平市西南15公里处,东邻高平市民营企业兴高焦化,西接兰花集团唐安煤矿,紧挨晋城市盛唐丝织有限公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沁辉路穿村而过,巴马路依村而行,镇南北环公路环村而绕,高沁高速站口依东而建。全村共有685户,2164人,耕地面积2136亩。</h1> <h1>陈旧的照片打开记忆的思索,曾经的您盎然挺立,经历着岁月的变迁。</h1> <h1>如今,旧貌换新颜,您已变了模样,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两委班子的领导下,唐东村蒸蒸日上。</h1> <h1>高沁高速,马村出口。</h1> <h1>唐东村从古至今就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据考证,科举制从隋至清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共录取状元914人。历经千年,人不足千,唐东陈载,独占一席,是高平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是高平独一无二的状元村。现还存有状元府邸,明代唐东人庞太朴、冯养志是高平市现存最早现志的撰写人和作序人。</h1> <h1>状元府,后人学习的榜样。</h1> <h1>唐东村中央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就是陈状元昔日得住所,现存建筑为明万历年间后裔陈璨重建。陈氏府邸俗称“楼后”,也叫棋盘院,以前规模宏大,但由于缺乏保护,现在仅存这一处宅院。</h1><h1><br></h1> <h1>棋盘院坐北朝南,由四座大小相等、布局一致得四合院组合而成,一条南北方向的过道将四个院落分为左右两部分,四个院落均向过道开门,从高处看,这过道如同“楚河汉界“,整个院落犹如巨型棋盘,为此称“棋盘院”。左前院的门匾上刻着“读与耕”三个字,源自“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的诗句,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得愿望;右前院的门匾上着“颍川弟”三个字,可见唐安陈氏源于颍川。棋盘院门前得牌楼由两根石柱支撑,石柱间施以两块木构额枋,上枋有“赠文林郎陈忠”字样,下枋为“丁丑进士陈璨”字样。斗拱上有铁环,原悬挂块“恩荣”大匾。牌楼内面额枋科有“诰封文林郎陈忠”,彰显着父以子贵得殊荣。</h1> <h1>古称武乡的唐安镇,坐落在有“五龙捧凤”之称的风水宝地上,历来经济发达,人才辈出。1980年出土的齐国刀币、魏国圆钱和1994年出土的宋淳熙年代的三种元宝以及宋、金朝代陈载中状元的事迹便是明证。从高平市现存最早的《同治县志》和村里现存碑文及有关资料查阅得知,唐安东里仅在元、明、清三朝有名有姓的秀才、孝廉、举人、贡生、监生、进士近二十人;官位从知县、知州、主事、郎中到上骑都尉、光禄少卿、大理寺卿、工部侍郎越做越高。还有王邦柱侍从皇帝出入的记载。“冯家出天官、王家出巡按、陈家出状元、牛家富百万”之说周边三镇十里妇孺皆知。村上的庙宇也越修越多。现存和历史上有文字记录的就有二十余处。</h1> <h1>唐东村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厚。如今,唐东村一排排楼房屹立街道两旁,干净整洁的街道,邻里和谐的氛围,校园朗朗的读书声,那么的祥和,温馨。</h1> <h1>那山,那树,依然在风中伫立。</h1> <h1>绿油油的麦田,又是丰收年。</h1> <h1>花美,景美,唐东的明天会更美。</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