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永昌红烛风采 显生态课堂成效 ——隆阳区城区片“永昌红烛杯”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优质课评比

<h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根据市委提出的&quot;六红&quot;工程基础党建工作指示,以隆阳区教育局倡导的&quot;永昌红烛杯&quot;教学交流为契机,由保山市隆阳区教育局、隆阳区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工作室、隆阳区小学数学学术委员会主办,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承办的城区片2018小学数学&quot;生态课堂&quot;优质课评比大赛于4月26日、27日如期举行。<br /></h3><h3> 整个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按课堂展示,参赛选手课后说课,专家组点评的顺序进行。参赛选手来自城区片共九个代表队。在九个教研团队为时一个月的精心设课、磨课准备下,为老师们带来了十节精彩纷呈的课堂。彰显了城区片教学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这是一场隆阳小学数学教学的盛宴。</h3> <h3>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由1至4四名教师执教。</h3><h3> 赵淑梅老师的课堂设计梯度感很强,让孩子们在量、算、说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注重探究方法的多样化引导。整个课堂充满了孩子们思维碰撞的火花,让孩子们在激动、意犹未尽中收获了新知。</h3> <h3>  孔繁美老师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激情,整堂课运用了猜想、探究、验证的教学方法,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牢牢种植到了学生的头脑中。</h3> <h3>  李媛老师,细腻的教学引导充满了个人的教学魅力,她敢于放手让孩子们在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的多样化方法探究中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并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了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帕斯卡12岁就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把数学文化渗透其中。</h3> <h3>  年轻、帅气的刘志华老师,生动形象的动漫课件制作,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以三角形王国三位小朋友在争大小的故事引入课堂。设计新颖,让孩子们在第一次测量中产生181度和180度的不同结果,引发孩子们大胆猜想,进一步改变探究方法去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课堂上刘老师的语言儿童化,幽默风趣。</h3> <h3>  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由5至7三名教师执教。</h3><h3> 陈晓燕老师以隆阳创文为主线,把生活中的行为美,心灵美画面自然的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同时渗透了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量一量不同方法探究中建立数学模型,并得出最优方案。生动的课件演示及教师激情、深入的引导,一次次把课堂推向高潮,让孩子们不仅享受了学习的快乐,还渗透了创文的德育教育。这样的课堂犹如一股清泉,让我们感受到数学课堂也可以如此之美。</h3> <h3>  李镜竹老师,以乌龟和兔子充满童趣的粉刷问题导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她真正的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h3> <h3> 杨雅茸老师,将数学融入绘本,以"小方块成长记"为主线,让课堂充满童话色彩,过渡衔接自然,评价语精湛。40分钟的课堂,让孩子们犹如参加了一次知识的旅行,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收获了新知。</h3> <h3>  五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由8至10三名教师执教。</h3><h3> 赵慧萍老师积极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自由探索的&quot;绿色求知&quot;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探究中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促进了学生可持续的发展。</h3> <h3>  皇文丽老师和谐、轻快的课堂,给观摩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采用动画的方式引发孩子们思考,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h3> <h3>  张浩杰老师开放、实效的课堂,让观摩老师们眼前一亮。他打破了以往常规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先策划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去动手探究,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和学习数学方法的传授。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h3> <h3>  课堂展示结束后是教师说课比赛,各参赛教师紧紧围绕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课后反思等七个方面开展说课。精彩的说课,真正达到了诠释教学思想、突出教学理念、体现教学能力,蕴含教学境界的目的,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演讲才华。</h3> <h3>  活动最后环节,专家组王保林老师做了精彩的点评。他以参赛选手的数学素养为着眼点,认为选手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了隆阳&quot;生态课堂&quot;的魅力,从五个亮点、五个思考,对课堂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给执教的老师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h3> <h3>  这次比赛活动,全面诠释了隆阳教育基于"田园教育"创建"生态课堂"的理念,是一场充满竞争的活动。它给全区教师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所有教师不断思考,促进全区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为隆阳小学数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h3>

课堂

教学

老师

数学

教师

探究

学生

孩子

隆阳区

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