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新西兰位列我一生必到目标的前五位,但因为刚哥一直担心右舵自驾,有些高难度高风险,所以一直不敢计划,直到去年夏天偶然看到便宜机票,权衡再三,觉得既然早晚都要去,不如早点去,一冲动,就定了下了今年三月的这趟旅程。</h3> <h3>机票情况:南方航空,上海到广州转机奥克兰,往返价格:每人3400元。当时觉得很便宜,后来关注久了,还发现过往返每人2800的机票,所以,打算出行的小伙伴,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前关注机票哦。</h3> <h3>D1:基督城机场提车。</h3><h3>这是陪伴了我们十四天的小白龙,两个人,三个行李箱,感觉空间刚刚好,。我们提前两个月在租租车上定的车型。租车费用包含了超级全险,一共是2300元。华人车行,有专人在机场接机,并带我们熟悉了一圈路况,讲解了右舵的注意事项。一路上小白龙非常给力,省心。</h3> <h3>到达基督城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定的当地的华人民宿,女主人很热情,一直给我们发位置指路。当晚太累了,没拍卧室照片,这是第二天早上的客厅。这晚的住宿价格是320元。</h3> <h3>D2:基督城到蒂卡波湖。宿湖蓝水度假村。</h3><h3>出发前看了下天气,竟然是全程下雨🌧️,失望至极,甚至都想放弃了,昨晚到达奥克兰,基督城,都在下雨🌧️。抱着爱咋咋地的想法入睡,第二天拉开窗帘,看到蓝得耀眼的天空,心情像捡了钱包一样,哈哈😄</h3> <h3>开出一百多公里,路边终于有个小店,停车休息,看到两辆老爷车,两对老夫妻,各自一辆,说是1913年的车。打过招呼拍照合影后,他们要上路时,发现怎么也打不着火,而且是两辆车都打不起来,第一辆的男主人下车用力摇摇把,几次尝试失败后,他提议我们大家在后面推,他在驾驶室里打火,终于,突~突~突,启动了,第一辆开走了。。。。。。第二辆同样程序折腾了N遍,终于也突突了。。。看来开老爷车出行,真得有膀子力气才行🤗</h3> <h3>路边森林</h3> <h3>牛出没</h3> <h3>NZ的路上几乎看不到车,两侧是不断的牧场田园,右舵驾驶,大约半天就熟悉了,心情放松下来,开始欣赏起这蓝天白云下的安闲景色。我坐在后排,一会儿狂拍左边的风景,忽然发现右边更美,立刻车内漂移到右侧,这时老司机又喊,快看前面,太美了!我就又及时赶回中间位置,对焦拉近,一通狂拍,感觉自己一天下来,真个忙得不亦乐乎:)</h3> <h3>牧场看久了之后,一条河出现了,感觉好惊喜。</h3> <h3>车窗外的照片拍了无数张,难得有几张清楚的,端正的,哈哈😄</h3> <h3>路边小花</h3> <h3>鲁冰花,每年十二月盛放,大片的花海,可以媲美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我们时间不对,只赶上了零星的几朵。</h3> <h3>秋风吹过平野,路边花开悦人</h3> <h3>刚哥和小白龙</h3> <h3>特卡波湖,初遇第一抹蓝</h3> <h3>每年的十一月到十二月,特卡波湖边的鲁冰花,盛景无限。我们未赶上盛放,只有想象雪山湖水和连绵的花海了。</h3> <h3>沿着湖边,找到坎特伯雷大学的天文台的入口,它建在约翰山顶,所以我们的小白龙盘山而上,随着海拔升高,慢慢可以俯视特卡波湖全景了。</h3> <h3>此时是初秋季节,对面山顶雪帽消融,山脉绵延,巨大的云朵的阴影投射在湖山之间,更衬出湖水宁静安然。</h3> <h3>渺小的人,能置身这样的天地之间,该有多么幸运!</h3> <h3>一直有公路情节,喜欢这样长路无尽的感觉,更喜欢路边是郁郁牧场,至于这条路上,最喜欢的是远处那些孤单却美丽的大树🌳</h3> <h3>黄昏时分,牧草更加金黄,阳光不均匀地洒向大地,风似乎更大了些,蜿蜒的公路不知是谁的归程。</h3> <h3>人总是在向往远方,远方带给人期许与新鲜感,仪式感。</h3><h3>你心中富有意义的人生,是由你的梦想和期许组成的。</h3> <h3>特卡波湖边的好牧人教堂,网红圣地。很小,很朴实。可能用双手用石头堆砌的信仰,最真挚最坚实吧,建于1935年的教堂,日升月落中,注视着无数草木的朝生夕死,经历过天空的屡变星霜,依然如是。</h3> <h3>好牧羊人教堂的星空🌃举世闻名,我们算好了日期,带齐了装备,做好了准备,也赶上了晴天,却没料到当晚风起云涌,厚厚的云层聚在头顶,再加上我们又累又困,就放弃了当晚的拍星行动。此行一憾也。</h3> <h3>当晚住在特卡布湖边的湖蓝水度假村,步行距好牧羊人教堂十分钟的路程,也是为拍星方便,房间环境还是不错的。房价786元。</h3> <h3>D3:蒂卡波到库克山徒步。宿特维泽尔森林小屋。</h3><h3>一大早虽然可以感受到阳光努力地想照耀大地,无奈天空依然阴云密布,原本应该是牛奶蓝的湖水,似乎少了些牛奶,在雪山乌云的背景下,显出幽兰色的沉静。</h3> <h3>远处的雪山在云气之间忽隐忽现,壮阔苍茫,是我想象中的新西兰的样子。</h3> <h3>美景中,天地间,好想打个滚儿呀😁</h3> <h3>向雪山进发,今天要徒步库克山,吼吼!</h3> <h3>阴天,库克山小径。可以近距离接触雪山冰川,期待!</h3> <h3>徒步路上遇到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奶奶,独自一人,步伐矫健,笑容开朗。我以后也想这样老去。</h3> <h3>冰川雪山,狂风乱雨,中土世界,正是我梦中的场景。</h3> <h3>出发前问过刚哥,这整个行程中最看重哪里,没想到他竟然不假思索地回答:库克山。而且为了这次徒步,我们一再修改路线和酒店,可以说是颇费周折。可惜遇到了阴雨天,而且狂风怒吼,过铁索桥时,人几乎要被风吹落,也算领教了中土世界的原始与狂野吧。</h3> <h3>跳一跳,十年少。</h3> <h3>大家看我身后远处的灰色岩石,其实是披着沙砾的亿万年的冰舌,冰川每天每年都在移动,同时搬运和夹裹了大量的沙石,便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脏乎乎的模样。湖里的浮冰就是冰川融化的碎块。我们在此地逗留了一个多小时,也未见得库克峰真容。此二憾也!</h3> <h3>归途时天色舒缓许多,雪山溪流,生机勃勃。这样的场景,就是初心和纯真的具象,是生命和永恒的存在吧。</h3> <h3>有了点阳光☀️,剪刀手✌️,咔嚓</h3> <h3>雪山出来,外面又是大晴天。阳光给天地画了个淡妆,山和云和路又是那样可亲可喜了。</h3> <h3>雪山牧场。好像只要以雪山为背景,怎样都是美的,哈哈😄</h3> <h3>近景引人垂涎,远方令人神往。</h3> <h3>夜宿特维泽尔的森林小木屋。厨具齐全,温馨舒适。我们煮了鸡蛋面,超市里采购的牛肉肠,蔬菜沙拉,再来杯红酒,夫复何求?</h3> <h3>D4:特维泽尔到丹尼丁,宿维多利亚酒店。</h3><h3>今天再次回到普卡基湖,云朵依旧浓厚,风依旧强势,不停歇地拍打着湖岸,发出雄浑的低吼,平添了许多气势。<br /></h3><h3><br /></h3><h3>今天绕路回来就是为了尝尝心心念念的三文鱼,鱼,你所欲也。嘿嘿😁</h3> <h3>人在这样的天地画卷之中,怎能不谦卑平和,与世无争?</h3> <h3>告别雪山我们一路南下,越往南开,秋色越浓。</h3> <h3>路上不知名的小湖,也有一番气势。</h3> <h3>路过奥马鲁小镇,这是个维多利亚风格的白石小城,安静的街道,盛开的鲜花,远处教堂的钟声,和谐美好。</h3> <h3>小城里有很多有意思的店铺,物价不便宜,居民也多是老年人,更显复古怀旧。</h3> <h3>神兽出场,鱼唇的人类,人家拉屎💩有什么可拍的😘</h3> <h3>傍晚来到摩拉基大圆石。</h3><h3>这是东海岸边的一个小渔村,这里的海滩在涨潮时与普通的海滩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在海水退潮时,会有50多个巨大的圆石头散布在沙滩上。</h3><h3>这些石头又大又圆,像是经过人工雕琢而成,然而,它们是地地道道"天生"的,是自然的产物。</h3> <h3>这些大圆石有多大多重?它们最大的直径有2米多,最小的直径也有半米以上,有些重量竟达数吨。</h3><h3><br /></h3><h3>而从它们浑圆的形状来看,与其说是石头,不如说是巨型石蛋来得更贴切。</h3> <h3>破壳而出一只大恐龙🦕</h3> <h3>沿途盲拍</h3> <h3>傍晚到达丹尼丁,这是南岛第二大城市。</h3><h3>丹尼丁火车站,举世闻名,新西兰明信片的常客,启用于1906年,弗兰德文艺复兴风格,至今还在运营,虽然与那些恢弘豪华的欧洲建筑相比,他稍嫌朴实紧凑,但是它却成为新西兰被拍照最多的建筑。因为NZ的历史实在太短了,人文建筑也太少了。</h3><h3><br /></h3> <h3>火车站厅里面有图案精致的马赛克铺成的地面和彩色玻璃窗户。</h3> <h3>当时刚好一班进站的火车,下车的乘客不多,我研究了一下,可以坐火车往返两个多小时,穿越峡谷,沿途都是绝美的风景。</h3> <h3>夜宿丹尼丁维多利亚酒店。638元。</h3> <h3>D5:丹尼丁市区购物游览,第一教堂,奥塔哥大学,下午到达拉纳克城堡,夜宿城堡。</h3><h3><br /></h3><h3>图为第一教堂,它是达尼丁的地标建筑,建于1873年,哥特式建筑,造形雄伟,尖尖的塔顶直冲云霄。</h3><h3><br /></h3> <h3>新西兰的教堂大多对外开放,而且人比较少,如果看到门上上锁,有些教堂会告诉你钥匙放在那里,你可以自己开门进入,以示你是永远受到欢迎的。<br /></h3> <h3>奥塔哥大学成立于1869年,是新西兰第一所大学,建筑风格和火车站同出一辙。一条小河流过校园。绿树成荫,有人在树下读书,鸽子在他身边徘徊,我在远处欣赏这幅画面,同个时空,各有世界。</h3> <h3>青春,让他们闪闪发光</h3> <h3>下午走了一趟鲍德温斜街。</h3><h3>整条街全长350米,坡度为35%,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证为世界最陡的街道。</h3><h3>大街并非是故意设计成这么陡峭的。在但尼丁,以至整个新西兰,很多街道都非常陡峭。</h3><h3>这是因为街道的规划是由远在伦敦的人负责,纸上作图,大笔一挥,根本不考虑实际地形,便有了这样的结果。</h3> <h3>东海岸边的隧道海岸,不是很知名,但是我觉得值得一去,就是有一段稍微有点儿陡的步道,需要一点体力,往返大约两小时。总的来说,东海岸波光潋滟,西海岸狂野粗放,我喜欢东海岸。</h3> <h3>拉纳克城堡是新西兰境内唯一一个城堡。</h3><h3>这座哥特式城堡屹立在半岛的最高点,拥有无敌景观。</h3><h3>这里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精致的古董家具,</h3><h3>城堡有四十三个房间,和一个舞厅。</h3><h3>该城堡于1871年开工,二百位工人花了五年完成后,又由欧洲工匠花了11年的时间,进行内部装修。</h3> <h3>我们今晚的房间就在庄园里,但是,房间是以前的佣人房和马厩改造而成,并不在城堡里。</h3> <h3>城堡和花园白天对外开放,可以买票参观,30刀。我们入住在此,可以免费参观,傍晚时分,游人退去后,整个城堡更显得安静庄严,我们慢慢参观,慢慢感受当时主人的奢华和精致。</h3> <h3>房间在花园的后面,虽然房间设施一般,却拥有无敌海景。管家式服务非常细致到位,我们反而有些不适应,考虑再三,没有参加城堡晚宴。拉纳克城堡酒店,1233元。</h3> <h3>为美景干杯🍻</h3> <h3>D6:拉纳克城堡-努盖特角-蒂阿瑙。</h3><h3><br /></h3><h3>清晨在鸟叫声醒来,多么幸福!走到阳台上,看到这样的美景,顿时睡意全消!</h3> <h3>典型的英式花园。</h3> <h3>逛完了清晨的花园,想起来填饱肚子,早餐是在原马厩改建的餐厅里,同样的管家式服务,自助和点餐相结合,管家热情地向老朋友一样招呼你,认真地为你摆上餐具,然后给你一份菜单,我们俩都不约而同地选了新西兰式套餐,量足,味道好。期间管家还殷勤地过来添茶,询问还有什么需要,我们俩都暗自庆幸昨晚没参加晚宴,感觉实在有些拘谨,哈哈😄</h3> <h3>下面的海湾平静得像一湾湖水</h3> <h3>早餐吃的太饱了,再来逛逛古堡消消食:)</h3> <h3>旋转跳跃我不停歇</h3> <h3>据说花园里的植物,来自世界各地,如果春夏季节前来,会更加美好</h3> <h3>来杯下午茶吧:)</h3> <h3>花径</h3> <h3>恋恋不舍离开古堡,向努盖特角进发!一路沿着海岸线行驶,海风浩荡,浪花飞溅,依山傍海的公路蜿蜒曲折,刚哥一边开车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才是真正的自驾游啊~</h3> <h3>努盖特角是纽国非常有名的灯塔,建在延伸出的海岸线上,外加海岸边岩石多变,所以随随便便一拍就是风景大照。</h3> <h3>拍这个灯塔最好的角度,在对面的山坡上,据说上山难度很大,我们这对伪摄影爱好者自然是不愿冒险了,所以你懂的,拍了这样子的灯塔照,只能说,我尽力了~</h3> <h3>灯塔下神秘的巨石阵,自然的伟力和神奇,只能让人唏嘘。</h3><h3><br /></h3> <h3>弯弯曲曲的海岸线,神秘的持续的力量使山海交融,把海湾和沙滩掩藏在层峦叠嶂之中。只有崎岖的岬角延伸入海—-这便是努盖特角</h3> <h3>成千上万只飞鸟,变换着阵型,追随着浪涛飞行。有生第一次见到这种景象,再一次被自然界的生灵震撼。</h3><h3><br /></h3> <h3>今晚夜宿蒂阿瑙小镇民宿。</h3><h3>也是一个华人房东。热情大方。</h3><h3>我们要在此休整下,所以住了两晚。每晚750元。</h3><h3><br /></h3><h3>明天要乘游船去米尔福德峡湾。</h3><h3><br /></h3><h3>感谢您阅览至此,</h3><h3><br /></h3><h3>美篇篇幅所限,未完待续,敬请期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