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听大师的课,就像是去做推拿,听完后,各处筋骨都疏通了,倍感舒畅!听完薛法根老师的课,就是这样的感觉,他的课堂清简、厚实、睿智。</h3><div><br></div> <h3> 《黄河的主人》是作家袁鹰的一篇散文,薛老师还是组块的理念,交流预习时和学生一起拎出几个概括文章的关键词语:艄公、乘客,筏子、黄河、“我”,分别以这些词语为中心分段学文。这正体现了他教学方法的简单实效。</h3><div><br></div> <h3> 一堂课下来,薛老师没有精致的课件,也没有视频中黄河的汹涌、羊皮筏子的的薄、小,有的是老师带着学生通过文本对语言文字品读、感悟。其中有两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h3><div><br></div> <h3>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黄河的词,让学生画下来,写到黑板上,然后逐个解释、比较,最后归类,哪些词表示水流很急?哪些词表示气势很大?哪些词表示水势之险?告诉学生词语是有感情的,让学生体会朗读,读出流水之急,气势之大,水势之险。学生在教师的一步步点拨之下,感受到了黄河险恶。反思自己的词语教学,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丰富的词义单一化了,举个例子,教“绿草如茵”,我可能就呈现一幅图片,告诉孩子这就是“绿草如茵”,图片怎么能等同于文字呢?我以为这样多直观,多好,我把孩子们对“绿草如茵”的各种想象都抹杀了,更没有准确给出字义的解释。仔细听薛老师的课,发现他重视字词意思的准确教学,不让学生模模糊糊、一知半解,细化到他认为有难度的关键字。</h3><div> </div> <h3> 教学羊皮筏子的片段最为精彩。薛老师先用学生和课桌进行比划,一张羊皮筏子大概有六对同桌和六张课桌的空间,相对教室来说,空间是大还是小?学生说大;然后让学生读文章的描写,抓住描写羊皮筏子中的“只有”“却”“而且”品悟羊皮筏子是大还是小?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在作者的笔下,羊皮筏子变小了,紧接着抓住语言训练点,让学生把“我一个月有5000元”变少,在好几个同学的回答下,得出把钱变少后的片段:我每个月也只有5000元,却要养活六口人,而且还要交1000元税,最后还得还500元债。听到此处,台上台下笑成一片。台上的笑是学生学得快乐,台下的笑是听课人由衷的钦佩!</h3><div><br></div> <h3> 整堂课,教师以“黄河”到“筏子”再到“乘客”然后到 “看客”,最后汇总到“艄公”这样的主线,从四个方面教孩子读悟:“黄河”给“我”感觉险恶、胆战心惊,“筏子”令“我”感觉小、提心吊胆,“乘客”却谈笑风生、神情从容,“艄公”撑篙让“我”敬仰和赞叹,得出文章运用衬托的方法写艄公是黄河真正的主人。怎么让孩子明白散文形散神不散呢?他也是与孩子聊:我们写人怎么写?孩子说写外貌、写事情……这篇课文怎么写呢?写黄河、写筏子、写艄公、写乘客,还写“我”——岸上的看客,是不是随性而写呢?老师慢慢引导,孩子明白了,没有一处废笔,处处皆是衬托黄河的主人“勇敢和智慧”,“镇定和机敏”……</h3><div><br></div> <h3> 薛老师就这样带领着学生在文中纵横驰骋、张弛有序,最后水到渠成,让学生感受到,为什么说黄河的主人是“艄公”,因为他勇敢、沉着、机敏、智慧。主人应具备什么品质?战胜困难的责任、有胆识、有智慧,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之人。我们要成为什么方面的主人?自己的、学习的、生活的、班级的、国家的……层层推进,最后小结,真正的主人,心里装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是时代、是国家!</h3><div><br></div> <h3> 课文学到这,学生包括我才真正体会到作者的用意。课文理解的如此之透,如此之深、如此之远,自感望尘莫及!名师不愧是名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