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联想到的

严章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4.18</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联想到的</h3><h3>作者:严章旦</h3><h3>在这晴空万里、春夏交替之时,去上海历史博物馆参观。</h3><h3><br></h3><h3>新当选的第三任"智协"主席,今年组织的第一次外出参观活动。一对对大小伙伴结伴而行。</h3><h3><br></h3><h3>走出地铁站,穿过马路,不远处,就能看到闻名中外的上海标志性建筑物,国际饭店。</h3><h3><br></h3><h3>国际饭店旁边就是上海体育俱乐部。上海体育俱乐部,是我多么熟悉的地方……。</h3><h3><br></h3><h3>就在此刻,我走进一家汉堡店,吃早餐。坐在靠窗的座位,此情此景,思绪再次引领我,自然而然就回想起,在我小学时,那段快乐又好玩的美好时光。幸福的味道和汉堡的香味充充满满。</h3><h3><br></h3><h3>当年,小学体育老师跟我妈妈说:你们女儿生性好动,还是培养她去学游泳吧。于是,我参加了小学的游泳训练班。就在上海体育俱乐部底层游泳池里,我跟许多同学,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游泳。</h3><h3><br></h3><h3>教练先是叫我们坐在泳池旁,双脚有节奏地练拍打。站在泳池练憋气。再学了一段时间,开始在泳池学走路,双手划水。然后就学会了蛙泳、仰泳,还有潜水(当学会了游泳后,我最喜欢的是潜水,一头扎进水里,一直潜到水底)。印象中,当时的泳池不大,学的人也不多,感觉实在够爽。</h3><h3><br></h3><h3>每天游泳后,游泳健将都会喝上一瓶由学校赠送的牛奶。记得那个年代的牛奶,上面都漂浮着一层淡淡的黄色的油脂。又浓又香的牛奶,让我早前体质不怎么好的瘦弱女生,在游泳后胃口大开,配合一天喝2瓶牛奶(母亲在家给父亲、还有我和妹妹也都订了牛奶,每天一瓶),身体一下子就壮实了许多。</h3><h3><br></h3><h3>时至今日,想起在上海体育俱乐部参加小学游泳培训班的各种趣闻乐事,不禁心花怒放。后来,儿子出生后在上初中时,我也为他报名参加游泳培训班,他也学会了游泳……</h3><h3><br></h3><h3>再说,现在的上海历史博物馆附近,在2002年前,有一家RUJ快餐店,是我上班多年的单位之一。大家知道后,是不是觉得我与这条南京路商业圈,还是很有缘分的嘛。</h3><h3><br></h3><h3>因儿子与舞蹈队员这次要配合"阳光家园"活动:集中排练舞蹈。所以呢,没有跟我一同前往参观。回家后,当儿子把相机里的照片、导入到电脑本地磁盘后,逐一欣赏我拍摄的影像文件,他对我说:我也仿佛与你们一同参观和体验了历史博物馆的场景。</h3><h3><br></h3><h3>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上午9点半以后,就要排队。参观者来自世界各地。抬头就能望见熟悉的钟楼。由褐色面砖与石块交砌。当然,应该说走进上海历史博物馆,参观者更能从陈列的展品中,慢慢品味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还有历史博物馆的前世今生,并从中可以了解到:从最初的马家浜文化,到创新发展、承前启后崧泽文化,至高度发达的良渚文化,再到多元交融的钱山漾、广富林、马桥各时期,上海的故事从此开始……</h3><h3><br></h3> <h3>底楼展厅。</h3> <h3>早年在汇丰银行的铜狮子。文革期间被上海博物馆收藏。</h3> <h3>百子大礼轿简介。</h3> <h3>百子大礼轿</h3> <h3>展馆前言</h3> <h3>沙船模型。</h3> <h3>沙船模型简介。</h3> <h3>旧时黄包车。</h3> <h3>上海黄包车简介。</h3> <h3>上海县学镛钟</h3> <h3>天蝉舞台出演封神榜戏服。</h3> <h3>抗日报刊编辑部简介。</h3> <h3>抗日报刊编辑部。</h3> <h3>主要刊物。</h3> <h3>救亡曲。</h3> <h3>上海抗战时期的漫画。</h3> <h3>犹太人的诺亚方舟。</h3> <h3>上海解放。</h3> <h3>观后感在这儿。</h3> <h3>螺旋形楼梯。</h3> <h3>从屋顶花园眺望…</h3> <h3>  前面是西餐厅。</h3> <h3>西餐厅。</h3> <h3>从屋顶望外景。</h3> <h3>上海历史博物馆钟楼。</h3> <h3>陈毅办公室。办公室写字台由陈毅子女捐赠。</h3> <h3>外廊。</h3> <h3>赛马总会模型大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