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酒这东西,小酌怡情,豪饮伤身,醉了断片。好酒之人,总是明知道酒是害人的,但还是要喝、敢喝,说多少都没有什么卵用,这才有酒后豪言壮语、胡言乱语、不言不语、苦言痛语的真实写照。无论你是婉约派,酒仙、酒圣、酒鬼,还是所谓的豪放派,酒坛、酒桶、酒缸,都逃脱不了:喝之前,你说了算,喝之后,酒说了算。</h1> <h1> 酒是遗失的言语,酒是豪放的醉话。因为有太多的理由要喝,感伤和激情、寂寞与孤独;迎来和送往,诗与远方;欢喜和忧愁,得意与失意;感情和朋友,人情与世故;庆祝和纪念,久别与重逢;接你和你接,时令与节假;要是实在没有借口,可学曹操,要谈人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解解乏也是理由,有真言要吐;确实是没有什么酒菜,你妹呀,嘴里叼颗锈钉也整三两。</h1> <h1> 那么,酒后呢?的的确确有真言可吐吗?不管那些,穿肠毒药都敢喝,死都不怕,喝起来,哪怕现场直播,喝下去,管它隔夜醉还是活过来了、鸭子死了嘴硬:我没醉。这便是酒后、豪放之后需要一些惨痛、误事、亚健康的代价来"还"的现实,还振振有词: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h1> <h1> 既然说到酒,其实喝的是身体、喝的是量、喝的是胆,这让人不得不想到李白、东坡、武松,不得不佩服,酒胆的力量。李白,一支羊毫,以酒为豪放之"佐料",写下了伟大的诗篇。会须一饮三百杯,什么概念?三百杯,可能有些夸张,但无论是什么酒,管它是不是"肚脐杯",也不管他喝多长时间,不醉也癫狂。因为他才高,所以藐视权贵,宁可三千弱水化作眼泪,也不愿趋炎附势;因为他有胆、能喝、敢喝,所以李白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因为总是醉眼朦胧,所以举杯消愁愁更愁,怀疑地上的光是霜,因为醉了或者佯醉,所以才有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太白捉月、龙巾拭吐、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些阻碍他政治抱负的桥段。</h1> <h1> 苏轼,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喝得文坛领袖要问天,今夕是何年?我们可从东坡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不难寻到的是美酒点燃了他创作的火花,是豪饮的过程激发了他横溢的才华,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散发着浓浓的酒味。他的作品,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然诗人哪里坐得住呢?东坡不仅饮酒,还亲自酿酒,更有细腻之心,研究并做出了下酒的东坡肉。他一生两次在朝,三次被贬,多次外任,中间历经了激烈的党争运动。尽管生活不尽如意,酒之于苏轼或多或少虽有苦闷的象征,然酒之于东坡更多的是变成了旷达、恬静、乐观的催化剂。酒后写就的名章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的追求。</h1> <h1> 说了两位文人,讲一讲武将。武松吃了十八碗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酒壮英雄胆,好像世界就是无酒不江湖,好像江湖的世界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如果武松不喝酒,多半不会为讲面子冒险过景阳冈。但细看快意恩仇的武松,爱憎分明,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心理,让他平生借酒打打杀杀,鸳鸯楼雪耻,醉打蒋门神,手刃潘金莲,脚踢西门庆。这就是惹祸的根苗、逼良为草的酒后。</h1> <h1>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杜牧在找酒;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这是华健在唱,不曾孤独过的朋友;贵妃也醉酒,醉在君王怀,菊花台前、华清池旁、丰臀巨乳、长衣广袖,醉给皇帝看,随便你白居易去写《长恨歌》;仗剑天涯的武侠自然也少不了酒;平头百姓也在:四季财、六六六、八匹马;鸿门摆酒设宴,杯酒可以释兵权,而这些各色各样的酒政治、酒文化,我肤浅地看,不是有意刻画酒后的目的,而是在诉说酒后的结果,也可以说后果。豪饮易惹祸,假如忍不住,真想喝,那就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吧。</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