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学期,我们学校承担了一项特殊的教学任务——党员和团员教师轮流到社区教少数民族居民学习国语。这一周,轮到我和我的伙伴阿力滕老师进社区。我们接过了之前同事们的接力棒,在下午下班之后来到了科达社区活动室。不一会,居民们陆续来到了国语教室,有年轻的小伙儿和姑娘,也有中年的大叔大妈,还有抱着婴儿的妈妈。社区的工作人员开始了课前三分钟学习十九大的宣讲,看着这些年龄和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我心里直敲小鼓:这要从哪下手啊?思量之间,阿力滕老师洪亮的歌声已经响起,第一个环节唱红歌开始了。</h3> <h3>“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虽然对歌词的意思不是全部都懂,但居民们却唱的铿锵有力。阿里滕老师用“女高音”领唱,大家坐着唱了一遍,她又变换方式让居民们站起来拍手唱。看着他们挺直的站姿,认真的劲头,专注的眼神,我也感觉浑身都是力量。</h3> <h3>有了先前同事们打下的良好基础,阿里腾老师教起来要轻松一些。大家先是跟着音乐一起唱,然后阿里滕老师请居民们个别展示。我本以为他们可能会害羞,因为他们大多数人连最基本的国语交流都困难,不料一位维吾尔族大姐大方地站起来,用不太标准的国语自信的大声唱起来。听着她稍有些走样的腔调,我有想笑,但心中又涌起一丝感动。细心的阿里腾老师发现有些学员个别句子旋律不够准确,又逐句帮他们纠正起来。</h3> <h3>第二个环节该我上阵了。自我介绍时,居民们真诚的眼神,让我心生敬意。取出提前准备好的拼音和词语卡片,我先开始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从歌词当中的生字学起,由易到难,从一个词,再到一个字,在我面前的仿佛是刚入学的小学生,一字一句,认真的教,虔诚的学。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先前上课同事的建议下,我们设计了拼音教学,让居民朋友们先掌握这个语言工具。我用图画加卡片的形式,带着他们复习并学习声母。在互动游戏当中,我看到他们淳朴的笑脸和友爱的眼神;当我幽默的解读拼音时,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当我领读时,他们努力的咬准字音拼读,这时候的他们,真美。</h3> <h3>为了教“制度”这个有点抽象的词语,我费了点功夫,从发音舌位讲到家庭、社会、国家。看到居民朋友们依然迷茫的眼神,我无奈的挠头。会双语阿力腾老师帮我做起了翻译,汉语水平比较高的两个居民也帮忙解释,大家终于弄懂了。真是“团结就是力量!”</h3> <h3>这个年轻的妈妈是一位环卫工人,在社区门口碰到她的时候,她才刚下班,晚饭都没有来得及吃,就和其他两位同事先来上国语课。我们教过的所有生词和拼音,她都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来。看到她的大眼睛,我就想起了好多年前那张曾经轰动全国的照片——希望工程里的大眼睛女孩儿,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眼神是多么的相似:对知识是那么的如饥似渴,那么的执着热切。面对着这样一双双眼睛,我的心震颤了。</h3> <h3>国语学习班中,巧遇我的学生家长。她是最认真的学员之一,也是唱红歌、学国语 水平最好的,可她依然非常努力。专注认真、热情大方的她常帮我们做翻译。不知不觉课快要上完了,我说拍张照留念,她亲热地挽住我,我的手和心都热乎乎的。</h3> <h3>秀一下学员们的作业。从一笔一画中,可以看出他们孩童般的认真努力。我们的学员当中有视力残缺的,还有肢体残疾的,有老人,有孩子。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上夜校学国语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不请自来。他们学习国语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h3> <h3>这又有一本我认为写的最好的作业,这样的作业还有很多。下课时,已经十点多。走出科达社区夜校,学员们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告别,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的鸿沟,也没有任何的隔阂。两天的夜校教学生活就此告一段落,下周又会有其他的同事继续接力我们的国语教学,可我的眼前还不断浮现上课时的一幕幕。开发区的夜是明亮的,因为路灯璀璨耀眼;学员们的心也是明亮的,因为国语绚丽多彩。等到他们学会了国语,日后能够顺畅的表达、痛快的交流、开心的阅读,那我们所做的该是多么有价值!淳朴可爱的维吾尔族居民们,想必那时他们再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时,一定更加自信从容,铿锵有力。</h3> <h3>四月——盛开最美的花;遇见——最真最美的你;我们——用共同的语言串起共同的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