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强的远光和交通的文明

砾行

<h3>  什么是品德,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谦"和"让",以及"忍"和"包容",但事实是否如此呢?</h3><h3> 韩寒曾经在他的文章中讲到:国民素质要在国民学会关掉远光灯的时候再去谈!</h3><h3> 大概是这个意思,我的记忆不见得每个字都那么准确。但是今晚,我对这种感觉有了切身的体验。</h3><h3> 我借了朋友的"迈腾"出去办事,回家的时候夜幕降临,没有路灯的马路视野已显艰难。我还是保持既往的开车习惯,当对面来车的时候及时关闭大灯的远光——我曾以自己有这样的习惯而欣慰,在读到韩寒文章中对不关远光灯的人的谴责和咒骂时,内心平静,甚至,还感到良好品德在某一处得到伸张的快意。</h3><h3> 我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对面来车,依然有人们病诟的开远光的司机,虽然不是全部,偶尔几个就足以使我必须把车速降下来,等对方昂扬着灯光通过才能提速前行。</h3><h3> 路还是要走,就这样,我依旧是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前面有灯光过来的时候,自觉的切换成近光前行。面对来路,对方是刺眼的强光。我尽管是无奈,却也还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即不朝对方开远光。我也曾经尝试过,对面强光行来车辆时,用远光"晃"一下对方。但结果是事与愿违,无论你怎么用强光闪烁去提醒对方,该开远光的,他依然还是开着远光行驶,善意的提醒往往就这样被淹没。</h3><h3> 夜路行驶是不得已的赶路,要么是赶回家,要么是不得已的事在催促自己赶往目的地。我是借了朋友的车,要赶在晚上把车归还给对方,这是我不得已的夜路行驶。</h3><h3> 越是这样,我的心里越是有些焦急,这是一条村公路上行驶,竟还是一条连通市区的主要道路,车辆繁忙,我却不能加速行驶,一梭一梭的远光灯,照的我无法前行。反复被刺激的荷尔蒙,总会在被挑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促使一个人的行为发生改变,我竟是有一些愤怒了。</h3><h3> 于是,对于再三提醒又不改近光的前方车辆,我也回以远光行驶,以牙还牙。不料,对面的车灯竟八九不离十的改做近光,我马上把车灯变做近光。我为自己的流氓思维感到羞愧,然而,又不得不为之。反过来又想,以暴制暴的方式居然可以成就夜间的交通秩序。</h3><h3> 原来韩寒期望的"国民素质"的提高竟如此轻易的实现了——你只需以更流氓的方式,便可以压制对方的流氓。之后,你就可以再去行使你的文明的素养。</h3><h3> 我想起一部香港电影里的情节:原本以精神信仰的传播为业的神父,当一群黑帮来犯,他也已黑帮相同的手段,号召信徒以棍棒围攻流氓,其实,只是拿拿架势就退去了流氓的滋扰。神父以"老大"自称,当黑老大退去,他再以信仰的传播去感化人们。无奈之举,却不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h3><h3> 这种愤怒的方式我曾经愤怒过,只是我的行驶二十万公里的座驾已经无法显露它曾经的霸气,昏暗的远光无法使任何远光灯的司机感觉到刺眼,所以,在那样的境况下祈求对方的文明的施舍,那简直如痴人梦话。</h3><h3> 我大约明白,文明的环境来自于更加不文明的手段。一辆破车的灯光永远不要期望来路的灯光变成近光行驶,自身灯光的强度,决定来路的远光是否转换成近光。按照一种流行的说法,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现阶段交通文明,也就是所谓的"国民素质"的体现。</h3><h3> 所以,有时候,过度的谦让和包容,恰恰会给秩序带来破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