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手镯的发展演变

东长

<h3>  玉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而玉器手镯文化又是我国玉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玉器手镯文化在我国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玉器在古代象征着爱情、平安和美好。在我国,人们通常都认为玉可以养人,玉因为人们的佩戴而赋予了灵性,这更加吸引了人们对玉的喜爱。为了深入研究我国玉器手镯的发展演变过程,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的手镯进行分析,分析我国玉器手镯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思想。希望对我国现代玉石手镯的发展和收藏有一定实际推动,促进手镯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对我国玉石手镯的收藏提供了一个文化参考。</h3><h3> </h3> <h3> 图一</h3> <h3> 图二</h3> <h3>  随着人们对玉文化的重新重视,玉手镯作为装饰玉中的重要品种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玉石原材料开采逐渐减少,尤其是上等优质玉石,比如羊脂玉、上等翡翠等,更是变得极为稀有。因为玉石手镯有着圆满的寓意和人们认为玉石手镯表达的是中国传统古典美,所以,玉石手镯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当中逐渐升温。民间曾流传的一句名言叫做:“黄金有价,玉无价”,所以玉石手镯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吸引着大量的收藏者广泛的收藏。手镯的发展也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手镯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当今形态各异精美手镯饰品。手镯发展史也是值得我们去了解的一段过往。<br><h3>一、玉镯的起源时期——新石器时期</h3></h3><h1><h3>  手镯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距今5000--6000年前的安徽凌家滩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玉手镯出土,它是几千年来最重要的饰品之一。手镯刚出现的时候并不是女性的专用首饰,而是作为男女双方都可以佩戴的一种装饰物。手镯佩戴数量是根据人们的地位、身份、等级决定的,地位越高、身份越尊贵的人佩戴的手镯数量越多。安徽省凌家滩遗址是现存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古代文物玉器中,像玉琮一样的玉镯已有出土,像玉瑗一样的玉镯没有发现过。恰巧现今的玉镯同玉瑗极为相似,或许今天的玉镯形制是从玉瑗演绎而来。古人认为天是圆的,故祭天的礼器都是圆形的,圆形象征着天意,圆形也是无限美丽。今天的圆形玉镯,其意义同样是天意与美丽。</h3></h1> <h3> 图三</h3> <h3>  目前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并且出土了大量的手镯,由此可以说明手镯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如图2所示,该玉镯出土于浙江省海宁市金石墩遗址8号墓,属于良渚文化时期的产物,玉镯呈青绿色,有红褐色和白色泌斑,外观是直筒形,制作精良。目前该玉镯收藏于海宁市博物馆藏;图3所示,该玉镯为红山文化时期产物,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21号墓,玉镯呈淡绿色,器体呈椭圆形,内缘较厚,外缘略薄,截面呈钝三角形,目前被辽宁省文物考古所藏。从出土的手镯来看,在新石器时期手镯的制作方式就已经很丰富了,制作工艺也十分精良。 </h3> <h3> 图四</h3> <h3>  手镯,亦称“钏”、“手环”、“臂环”等,是戴在人们手腕处的环形装饰品。手镯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的,如植物藤编织、金银等贵金属的铸造以及手镯中最重要的一个种类玉镯。在我国古代,手镯的佩戴不仅仅局限于女性,同样男性也可以佩戴,女性在结婚之后佩戴手镯,表示自己已经结婚,而男性佩戴手镯则是为了向别人显示自己的身份。同时我国对手镯看做一种护身的器物,能够起到保护人们平平安安的作用,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h3><h3><br><h3>  我国的手镯发展原型有两种:一种是玉璧,璧是一种扁体、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曾有诗为证:“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指的是扁圆形的实体部分,而好指的是中央的孔。所以到现在我国南方一带的人们依然将手镯称为手环,手镯从形制上讲是源于玉璧。另一种是玉琮,有的专家认为手镯是从新石器末期良渚文化时的玉器形制琮演变而来的。琮大体上分为四类:宽短型、高长型、细小型、方柱素面型。宽短型的与圆型手镯有关,高长型由宽短型经层层累加而来,细小型俗称“方勒”,也称“勒子”,之后逐渐变成了辟邪的玉勒子。</h3></h3> <h3> 图五</h3> <h3>二、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弦纹装饰玉镯的发展</h3><h3><br><h3>  到了商周乃至战国时期,手镯的制作主要选用玉石为主要材质,手镯的形状和色彩越来越丰富,同时金属类的手镯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的手镯和新石器石时期的手镯变化并不太大,手镯的形制比较宽大沉重,多采用弦纹装饰。<br>  商周时期玉器多是重礼仪。因此玉镯在此时期的主要情感也是礼仪文化,表达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即:神权政治特征、国家礼仪特征和生活实用特征。如图4,为西周时期的玦形玉镯,玉镯呈鸡骨白色,杂有黑斑,玉镯外形呈窄圆环形,外侧有凸起的脊棱,尖状缺口,光素无纹,出土于浙江省瓯海县岩镇穗丰村杨府山1号土墩墓。春秋战国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政治理念不同,自商周时期的天命思想开始向朴素唯物主义转变。玉镯的发展也发生转变,从以往的王公贵族佩戴玉镯,到平民百姓也可以佩戴玉镯,这标志着玉镯的人格化。</h3></h3> <h3> 图六</h3> <h3>三、西汉以后可调节臂环玉镯的盛行</h3><h3><br><h3>  到西汉时期,受西域文化的和人文风俗的影响,所以,臂环开始在民间流行开来,臂环的样式也越来越多。佩戴臂环非常流行,风气逐渐盛行。同时臂环的种类和样式也不断的发展,越来越丰富。有自由伸缩型的,可以根据不同人的手臂粗细进行来调节臂环的大小。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金陵人登六朝陵寝,得玉臂之,功侔鬼神"。还有一种叫作"跳脱"的臂环,如弹簧状,盘拢成圈,少则三圈,多则十几圈,两端用金银丝编成环套,用于调节松紧。这种"跳脱"式臂环,可戴于手臂部,也可戴于手腕部。西汉玛瑙手镯(图5)。</h3></h3> <h3> 图七</h3> <h3>四、唐至宋朝玉镯风格的多样性发展</h3><h3><br><h3>  隋唐至宋朝,手镯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最常用的装饰品之一的了,女性把手镯作为自己的日常配饰,这时,又称玉镯为玉臂钏。我们可以通过唐朝的一些在佛教题材的壁画和绘画作品中了解得知,仕女、飞天、菩萨等画像都有玉镯的身影,反映玉镯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流行的物品。唐宋时期的玉镯主要风格为圆柱体、扁圆体为主,表面为素面。如图6所示,唐代时期风格的玉镯。<br><h3> <br>  手镯发展的时间之早,以及发展的时期之长,发展工艺之精,都是手镯文化发展的精粹。而在这众多的手镯类型当中尤其以玉镯最为常见,玉镯在人们眼中不仅仅是宝石的概念,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历史的传承,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沉淀。全民尊玉爱玉已经在人们的精神中已经根深蒂固,人们已经将玉作为一种神灵而存在。玉文化在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中占到的地位不可估量。这一时期出现过一个极具创意的工匠,制作出了绳纹手镯。如图7所示,宋代玉镯制作材质为青白玉,镯体上饰扭丝纹通体磨光。虽然在当时这类手镯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但这也是手镯的未来的发展趋势。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带有涡轮纹的玉瑗玉环就已经出现了,宋代的玉镯发展对以后的玉镯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加工使得玉镯从原来的厚重变得极具线条感,使得玉镯的重量大大的减轻,玉镯的装饰作用得到加强,这一时期的玉镯发展成为玉镯发展史中的关键时期,对以后近两千年的玉镯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后人在制作过程中也有自己不同的设计和理解,但是大致形状都是传承前人留下的经验。一直到清朝,这样的绳纹手镯还在生产加工,从艺术性和手镯的装饰功能上去衡量绳纹手镯,可以不夸张的说,是中国手镯的顶级创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人文文化和玉文化的结晶。</h3></h3></h3> <h3> 图八</h3> <h5></h5><h3>五、明清时期至民国时期玉镯不同材质和镶金玉镯的出现<br><h3>  翡翠手镯出现于明末清初时期,手镯的材质更加丰富,佩戴玉镯已经成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民商贾的正常习惯,玉镯往往也被人们看做爱情、平安的象征,把自己的浪漫情怀赋予到玉镯之上送给自己至亲至爱的人。而在玉镯的制作过程中选材和做工也有不同标准,也有高低之分,比如上等的白色和田玉和绿色的翡翠为上等材质。也有青玉、碧玉、玛瑙材质的手串、手镯。如图8为明清时期的翡翠玉镯。</h3></h3><h3>  中国其它时代的玉镯发展基本以浅浮雕为主要的装饰手法,即使在少数民族风格浓郁的元朝,玉镯也保持着质朴的特征,在明清时期,随着民主资本的发展,玉器行业的发展速度更是上到了一个新的环节。虽然早在隋朝就开通了大运河,同时扬州的商贸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直到明清时期扬州玉器雕刻才真正的成为我国的重要玉器发展中心,特别是到了乾隆时期,玉器的发展才算是达到了顶峰,这时玉器制作工艺在各种玉器中得到体现,镂雕开始出现在玉镯的制作过程中,但是玉镯的发展根据其自身的功能地位决定者玉镯的发展不可能向惊艳的方向发展,所以玉镯的发展依然是古典高雅的象征。</h3> <h3> 图九</h3> <h3>  自明清时代开始,玉镯的形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研究归纳为通常的五种:1.福 镯:内圈圆,外圈圆,条杆截面圆,因为讲究圆圆满满,所以称为“福镯”。2.平安镯:内圈圆,外圈圆,条杆截面从半圆+略带弧度形到半圆不等,因为内圈磨平,故为“平安镯”。(就是现今市面上90%以上镯子的式样)。另外一种是玉镯内圈平、外圈平,条杆截面近似长方形的玉镯,也称“平安镯”。3.贵妃镯:内圈扁圆,外圈扁圆,条杆截面从半圆到圆形不等,整体呈椭圆形,讲究镯形刚好与手腕贴合,也是现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款式。4.美人镯:苏工讲究精细,美人镯是钏的变种,虽然也是内圈圆、外圈圆、条杆截面圆,但是条杆直径极细,基本是现在镯子的一半到三分之一,圈口直径偏大,佩戴时松垮垮落在手背上,显露淑女风韵。5.雕花镯:古代比较流行的款式,在玉镯外形上浅浮雕、高浮雕“龙、凤、花、蝙蝠”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纹饰,也有的采用圆雕方式,直接在玉镯表面雕琢成“竹节、麻花、绳纹等形状。此外战国汉代时期还出现 “绞丝纹、弦纹”等玉镯。古人云“君子比玉于德”,认为佩戴雕琢着吉利图案的手镯,不仅显露君子之风,更是一种幸运的标志。<br><h3>  同时明清时期,出现许多的金镶玉或者玉镶金类的手镯,深受人们的喜爱。造型精美,制作精良,代表着手镯发展的巅峰。如图9所示,此手镯为清代镶金玉镯,手镯内壁镶有金里,出土后仍有较好的光亮度。出土于北京市清代乾隆皇子墓。</h3></h3> <h3> 图十</h3> <h3>  现代和古代的玉镯佩戴方式也是不同的,古代佩戴玉镯是成对佩戴,而现在一般多是单只佩戴。同时还要考虑玉镯和戒指的样式搭配和材质搭配,它们的颜色也是影响美观的重要条件。在最初选择手镯时应该选择好合适的手镯内径,因为内径的大小对佩戴者的佩戴感十分的重要,如果内径过小则容易导致佩戴者皮肤不适,影响手腕的血液流通;如果内径过大则容易导致手镯从腕部的脱落,从而导致手镯损坏。尤其是玉镯,比较偏重,脱落之后也容易摔碎。如图10所示,玉镯为清代时期产物,出土于云南省昆明市莲花池。</h3><h3>  </h3><div><br></div> <h3>总结</h3><h3><br><h3>  现在玉镯已经成为了时尚的潮流,是追求时尚的必备品。玉镯又称为人们爱情的象征,希望自己的爱情在玉镯自身的内涵熏陶下变得神圣纯洁。同时也是人们对于爱情圆圆满满的一种追求,也是男女双方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爱情的一种表现方法。钻石的传递基本上是情侣上的互赠,表达爱慕之情,而玉镯的传达方式更加的广泛,不仅是爱情的象征,也可以是亲情的一种传递,是历史的一种传承。<br>(文章内容:网络文献整理总结)</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