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迅游‖雨雾云台山

飞天6711

<h3>垣曲古城初中34班美女同学抵达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h3> <h3>十人初中同学旅游团云台山景区合影</h3> <h3>小桥流水张彩霞</h3> <h3>美丽动人的刘美娟同学</h3> <h3>美女教师张俊俊同学</h3> <h3>小巧玲珑李亚萍</h3> <h3>端庄美丽的赵玉霞大姐</h3> <h3><font color="#010101">风风火火的赵慧玲老师</font></h3> <h3>  临近五一,初中同学们早就在清明节之后谋划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首次旅行地点选在了风景秀丽的云台山景区。云台山位于南太行,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五A级风景区。</h3><h3><br></h3><h3> 计划出行,确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活动,首先要选好目的地和出行时间,然后报名,在初中同学群里鼓动了半天,报名参加的同学依然是不太踊跃,也许是大家各有各的事情,还没有到一个说走就走,能够随时脱身自由自在旅行的年龄段,也是在一个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事业离不了的年龄,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和目的地出游,还是有许多的琐事牵绊。好在群主文江同学大力鼓动,我和增明同学陪同文江同学一起从北京直奔河南新乡,家乡的同学们在王向东同学和李亚萍同学的组织下随旅行社从家乡一起到达河南云台山景区回合。</h3><h3><br></h3><h3> 我从昌平厂区直奔西客站。还好当天周五下午厂里组织春季长走活动,组织大家绕着十三陵水库进行一次长距离的远足长走活动,活动时间大概两三个小时,原来我还担心等到五点钟下班再往西客站赶,两个多小时的地铁和到地铁站的时间,确实是有点赶。现在厂里组织活动,我便请了三个小时的假,可以提前去西客站,也省的着急忙慌的了。那天下午两点钟,从厂区出来,骄阳似火,我也没有心思欣赏路边的花草树木,看着厂里已经组织大家集合,准备开始进行远走活动,我走了大概不到半个小时,到达昌平线的北邵洼地铁站,才觉得稍微凉爽了一些。</h3><h3><br></h3><h3> 到了西客站,时间尚早,取了车票之后,先与文江和车增明同学联系,他们要稍等一会才到西客站,我就先到西客站南广场的地下一层的小吃店里要了一碗牛肉面和一杯酸梅汤,慢慢的吃饭喝饮料,让一身燥热逐渐褪去。吃饱喝足了再检票进站,等着他们两位同学的到来。</h3><h3><br></h3><h3>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文江同学和增明同学也赶到了西客站。增明同学背着一把长伞,像是古代的道士背着一把长剑,我们在一起互相调笑一番,然后趁空买了一点北京的稻香村小吃,算是给各位同学的一个小小见面礼吧!</h3><h3><br></h3><h3> 不一会就到了上车检票的档口,我们一起上车就坐。谈起这次旅游的具体行程安排,文总在新乡的朋友已经安排好当晚的落脚地点,而且还提供了我们一起出行的车辆。我突然想起来我的一个战友也在新乡地区,他是我大学毕业后一起下部队的导弹学院的校友,也是在一个营里待了两年的战友。</h3><h3><br></h3><h3> 后来因为出国学习新装备,我离开了原来的部队。第一次出国学习回来后,我们一起到滦平县城,在邮局门口摄影留念,从此各奔东西。后来听说他当了指挥连的连长,再后来由于通信不便,知道他在两千年之后不久转业回到了家乡,虽然不时有电话联系,但是时光荏苒,彼此二十多年再也没有见过面。我贸然的拨通了老战友的电话,说我要到新乡去玩,不知道他现在是在家乡的什么地方?</h3><h3><br></h3><h3> 李跃林接到电话,说他现在就在新乡呢,他现在新乡市的河南师范大学的工会福利科工作,说他正准备和两个伙计吃饭呢,说等我们的高铁一到,他就在车站接我们,然后大家一起吃个饭。高铁一路风驰电掣,两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新乡北站。到了新乡北站,我们一出站就看到老战友熟悉的身影。虽然二十多年没有见过面,但是还是在车站出口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第一眼看到了他熟悉的影子。不过那时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此时此刻一是略微发福的中年汉子。</h3><h3><br></h3><h3> 当天晚上,我们五六个人就在跃林家附近的一个小吃摊上,品尝河南新乡的地道小吃和烧烤,同学战友相见,大家互相介绍后落坐,两瓶白酒和几瓶啤酒不觉间已经下肚,到酒店休息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一点多了。跃林的两位伙计,一位是他的高中语文老师,一位是一个医院的朋友。吃饭间天忽然下起了雨,我们转到屋内,河南新乡喝酒不用玻璃杯和酒盅,而是用小碗,小碗不大,但是盛个二两酒也不显山露水,不觉间两小碗酒也有四两,喝起啤酒也是不一会就几瓶酒下去了。</h3><h3><br></h3><h3> 第二天与其他同学们会齐,是在周六的中午时分。同学们在旅游景点附近相见,还有增明同学的夫人常彩霞也随团到了云台山。乡亲们相见,正好是午饭时间,在旅游团安排的就餐点吃了饭,下午就去茱萸山的玻璃栈道去参观。到达云台山景区,验票后换上景区的旅游大巴,上车后导游提醒大家系好安全带,因为有十几公里的盘山路。因为周五晚上喝酒的缘故,我到第二天中午吃饭时没有什么胃口,还好早餐在酒店吃的自助餐,也不觉得饿,但是上车后有晕车症的我还是有点头晕脑胀,干脆就系好安全带闭目养神,只觉得车子在盘山路上左晃右颠,如同过山车一般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上腾云驾雾。</h3><h3><br></h3><h3> 到茱萸山的山路十八弯,与我们老家没有通高速路以前的旧公路有得一拼,不过景区的柏油路还是相当不错,与过去弯弯曲曲的石子路和超薄的旧柏油马路那是天差地别,坐车去旅游也没有这么遭罪。晃悠悠大概有二三十分钟的样子,路两旁沟壑千仞,云蒸雾罩,与著名的郭亮挂壁公路比较类似。因为那天浓雾很大,几乎看不到悬崖峭壁的峥嵘面目,偶尔睁眼看一眼窗外,也是云雾缭绕,如同穿梭于仙境一般。</h3><h3><br></h3><h3> 到了山上,依然是云雾蒸腾,几乎对面都看不见人影。穿梭往来的车辆如同鲫鱼一般,在浓雾中穿梭,也是佩服那些司机们的驾驶技术。我们跟团买的门票是套票,大家稍作休息后开始排队验票,进入茱萸山玻璃栈道游览景区。这里的山路还好不算太陡,在云雾中徜徉在山路上,大家互相照应着一起走着,这段山路大概是四公里左右,来回需要两个多小时。</h3><h3><br></h3><h3> 我们上山的时候,虽然云雾缭绕,但是还没有下雨,玻璃栈道还允许人们去游览。经过一段蜿蜒曲折的山路,我们终于在云台观山门前的小广场聚齐,大家说笑一阵,吃了点零食,准备去挑战玻璃栈道。沿着云台观山门前的台阶一路下行,大概几百米之后就是玻璃栈道。这里的玻璃栈道只有六十八米,也多亏这时云雾缭绕,根本看不清路边悬崖峭壁的突兀和玻璃栈道底下的万丈深渊。一起去的同学们互相鼓励着走上玻璃栈道,有恐高症的同学还是紧紧抓着边上的绳索,不敢往旁边和边缘处走。大家互相帮扶着走过这段玻璃栈道,也算是挑战了自己的胆怯,终于顺利通过了那段道路。</h3><h3><br></h3><h3> 我们一起走完玻璃栈道和那段栈道旅游区,回到云台观前的观景台时,老天爷忽然下起了大雨。那雨点时而瓢泼一般,一会儿略微小了点,预先我们带着雨伞,雨小了点后就互相呼唤着往景区的出口返回。那老天爷似乎是要给我们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刚走上山路十八弯,就开始大雨滂沱,山路上由于没有专门的排水沟,雨水裹着泥土,昏黄的水流在脚下恣意流淌。而山路上的行人依然熙熙攘攘,十分拥挤,前面的人走不动,旁边还有陆续不绝的人流往下走。后面的人走着走着遇到前面的人流拥堵,雨伞上的水流就灌到了前面的人的脖子里啦。一段山路走下来,人们的衣衫全被浇了个湿透。</h3><h3><br></h3><h3> 好不容易在山路十八弯上走出来,快到景区出口的时候,老天爷反而突然晴了天。大雨过后,山间的浓雾已经逐渐消散,露出了青翠碧绿的青山绿树,山沟里虽然还有雾气,但是周围总算是可以看得清楚风景啦。完后大家一起下山,去了一个竹炭和竹纤维制品基地商业区参观购物,晚饭后夜晚去住宿点休息暂且不表。</h3><h3><br></h3><h3> 第二天早上,大家五点多就起床,六点吃早饭以后,来到一处丝绸生产营销基地。这里的讲解员讲了一些丝绸品鉴的知识,然后就是让大家体验,旅游团的有些游客也许是比较喜欢而且正好需要,有几个人买了丝绸被子等。我们出了丝绸基地,今天的旅游区是红石峡景区。</h3><h3><br></h3><h3> 云台山景区的红石峡,位于马石山水库的下游,我们从五家台的红石峡景区入口下去,游览完红石峡景区,从马石山水库大坝出来,有的游客还去库区体验快艇逐波。文总希望大家一起去体验一下快艇,但是我们的家乡就是小浪底库区,大家对坐汽艇快船不感兴趣。一路在红石峡景区流连游览,领略红石峡的秀丽山光水色。</h3><h3><br></h3><h3> 进入红石峡景区,过了天桥,在天桥上看到,下游是不见水流的空旷山沟,而上游却是小桥流水,瀑布人流。过了天桥,大家一路沿着山路石阶下行,到了半山腰的栈道上。这里的凿壁栈道,沿着悬崖峭壁一路向前,经过一段蜿蜒曲折的栈道,要经过一段三十多米的岩洞,这个岩洞是一个人工开凿出来的隧道,里面仅有一人多高,一米来宽,仅可容许两人并行。</h3><h3><br></h3><h3> 经过那个隧道,眼前就是悬崖峭壁,两边的悬崖峭壁,其间隔也就是十几米到几米宽的样子,抬头望去,头顶就是那座天桥,崖顶有一巨石突兀,似一只巨龟伸头,有如一个高空跳水的跳台。沟底宽阔处,也有一个石壁从山体突出,长和高均有数十米,宽仅有不足一米的样子。两边的悬崖峭壁,也是水流经过千万年的洗削而成的百丈深渊,红石崖壁像是褐红色的铁矿石和花岗岩,与甘肃张掖的丹霞地貌和马蹄寺千佛山的砂质红石峡迥然不同。景区入口附近的崖壁上石碑说这是十二亿年前的海底崖壁,从那一道道的水印来看,没有亿万年的水蚀磨削,纵有愚公移山之志,人力若要达到如此刀削斧劈一般功力,也只有古代神话故事的共工和刑天才有如此神力了。</h3><h3><br></h3><h3> 出了那个三十多米人工隧道,两边的悬崖峭壁勾勒出一线天悬崖景观。再过百十米,看见那边有一个水上天桥,桥下是碧绿的山间水库,此时耳畔听到的不是峡谷风声,而是隆隆的水声。那水库的坝体,似乎也不是人工建造,而是自然而成的岩体水坝,循声向下望去,目力所及看不见水流, 只有上游处可以看见碧绿的水库和数级瀑布。刚出隧道只有轰隆隆的水声,闻其声而不见其形,虎啸龙吟而不见其踪。崖壁栈道上人流拥挤其间,瞬间心静如水,惊叹于大自然之鬼斧神工,浮躁之心火瞬间遁而无踪。此刻人流缓慢,恰好可以拿出手机或相机不断拍照,欲把这人间胜境留存下来。</h3><h3><br></h3><h3> 转过崖壁栈道,恰是一座天桥架在崖壁之间。此处崖壁略微宽阔,桥下是碧绿的水塘,奔腾的瀑布在水坝上漫卷而下,奔腾不息,那水流奔下数级台阶,没入幽深的谷底,正似神龙见首不见尾,只见水流奔腾不息,却不见下游水流去了何方?两边的石壁悬崖溜光水滑,只有高处的崖石缝隙里长出几株矮小的绿树。时光荏苒,而此时却有时光停滞,好像这些景色千万年不曾改变似的。</h3><h3><br></h3><h3> 过了崖壁间的天桥,另一边依然是崖壁栈道,细观其势,好似两边的崖壁间正好有那么一条可以容许人工开凿的岩间缝隙,上下两条缝隙间,也仅仅有一道略有风化和破碎的岩层,不知道经过人工多少年的开凿,才开辟出来这条仅可容许两人错身而过的狭窄的崖壁栈道的。而沟底有一方巨石,长宽高皆有十数米的样子,斜窝在两边的悬崖峭壁之间,静躺在碧绿的流水之中。经过又一段崖壁栈道,在巨石上方,也是一道自然形成的石坝,这道石坝也有几处出水口,如巨龙吐水,形成喷水瀑布,崖壁一侧,岩石间不知道是一株什么树,花形奇特,貌似洁白无暇的金银花,像是一个个小喇叭一样。</h3><h3><br></h3><h3> 在漫水桥上走过,正好前边的人在此休息拍照,大家一起在桥上合影留念。稍事休息,继续向上游行进。越往上走,景色越是奇秀。一会儿是崖壁栈道,一会儿巨石乱滩,一会儿经过石桥,一会儿是栈道瀑布,一会儿是佛光普照的仙境幽谷,景色清奇秀美非一而足也。若不是同伴催促,真想流连于此不羡仙,留在深山渡流年。</h3><div><br></div><div> 恋恋不舍地快步行进攀登,又是数不尽的美景撞入眼帘,还是忍不住停下脚步,拿出手机来留下美景。山谷间曲折通幽,步步美景,拾阶而上,瀑布景色与云雾缭绕的山峰,绿树繁花,幽香扑鼻。真是峰回路转景色美,步步美景不思归。峡谷幽深险奇绝,碧波荡漾赛瑶台。</div><h3><br></h3><h3> 拾阶登上崖壁,眼前豁然开朗,一条长长的紫藤花走廊,展现在崖壁上面的一个宽阔的台地上。此处不过是路边的一个休息场所,穿过崖壁栈道和谷底寻幽,流连忘返于碧潭绿水和幽谷花香,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家仙境之后,这里似乎是回到了熙熙攘攘的人间了。但是莫急,此时放眼望处,四周高山群峰壁立,云雾缭绕,似乎山峰万仞,直插云天。</h3><h3><br></h3><h3> 前方的马石山水库大坝,巨石砌就,让你惊叹于那个年代人们人定胜天的胸怀和宏愿,惊叹于先辈的智慧和力量。走出紫藤长廊,又是一段天梯似的台阶,巨大的水库大坝傲然屹立,让现代浮躁的人们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走到坝顶,两侧绵延不断的群山之间,马石山水库碧水荡漾,游客们乘坐的快艇在水库上泛起长长的水波航迹,群山之间又是另一番旖旎风光。</h3><h3><br></h3><h3> </h3> <h3>  游览云台山景区,两天的时间过得太快,人间美景看不尽,同学相别情依依。送走了同学们的旅游大巴,我们几个又去附近的比干庙参观了一番。商代名相比干,人称有七彩玲珑心,被残暴的商纣王和妲己挖心害死,封神榜称比干死后成仙,乃文曲星和文财神,造福于人类。比干之子,乃林姓始祖,比干庙位于河南卫辉市。河南林州,乃林姓福地,著名的红旗渠即位于此处也。郭亮挂壁公路,也距此八十余公里也。</h3><h3><br></h3><h3> 晚上文总朋友自京城返回新乡,乃长垣人士高建国是也,设宴盛情款待。吾友李跃林自郑州办事回来,约临别见面,言王明宇老师也同行而至。虽则只有一面之缘,王明宇老师亦赐字赠予,是以感而记之。宴饮尽欢,归京时晚,西客站铁通宾馆仅有一房空焉。云台山旅游,雨雾相伴,游比干庙,艳阳高照。及至归京,夜雨又至也。至此,雨雾云台山之游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