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行业怎么发展

互联网安利新模式

<h3>微商:最早期的微商在2013年年底之前,因为才刚起步,适合微商渠道的产品极度匮乏,不少人走的都是海外代购的路线。谁的产品款式新颖,上货速度快,谁就占有优势。微商初级起步阶段就两种人做好了,一个抢占了产品资源,一种是行动力超强的,以速度为王抢占了这个风口的红利机会。</h3><h3>微商在最近几年以狂风暴雨般刮过了整个电商圈,电商领域业界大佬无不虎视眈眈,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可事实上,正是一批敢想敢为的90后青年创业者在打头阵,有些创业者伤痕累累,有些富有想象力的创业者把握了时机,赚的盆满钵满。很显然有些处于观望状态的大佬败给了,年轻敢为人先的90后,随着微商体系的不断完善,业界大佬窥探进军微商的声音越来越响。</h3><h3>2017年微商从刚开始的小规模乱象发展,到后期团队整合个人,再到后期传统大企业进军微商、马化腾向总理汇报工作-微信帮助2000万人提供了就业创业平台、阿里巴巴进军微商、网易进军微商等等...... 直销:翻开历年的业绩报告,你会发现,拿牌后业绩翻番的公司不少,例如从50个亿倍增到100个亿只用了一年时间。但是,也有一些公司,在四年前就拿牌,到今天还是只有一两个亿的规模。有的公司启盘了三四次,现在还找不着北。有的公司母公司很有实力,产品、资金、营销网络都很强大,但就是有力气不知道怎么使。为什么呢?三分之一的直销牌照做不起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的老板做直销的时候战略不清晰。做直销要明确是做产品驱动型还是平台驱动型</h3><h3>1. 产品驱动型 以&quot;产品驱动&quot;的企业,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必须要选择那些从产品公司出来的,不能选从资金盘或者返利平台出来的,因为这些人没有耐心去好好做产品,只会投机炒作。 2.平台驱动型 如果是做平台驱动型的直销公司,就要以整合大数据为主要目标。要考虑如何快速地获得大数据。首先是奖金制度,拨比要高一点,这样吸引的人才会来得多一些、快一些;其次,做大数据必须要注重IT人才的整合和基础平台的架构设置;最后,要有把大数据分为小数据的能力。只有把大数据转化为个性化的小数据,才能掌握市场需求。什么是个性化数据?比如有的人血脂高、有的人血糖高、有的女孩子痛经……这群人的个性化需求就是个性化数据。所以,并不是说你的数据库里有电话、性别、身份证号码就行了,还要掌握这些个性化数据,这样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服务,才能真正满足这类人群的市场需求。比如对于宫寒的女生,就不能提供清凉型卫生巾。</h3><h3>案例分析 </h3><h3>哈药为什么亏了2.6个亿,到今天它的牌照还闲置着?就是因为没弄懂直销这种营销方式对其意味着什么。在人才引进方面,哈药一下子吸引了很多炒作的人才和团队进入,加上其国有体制的关系,没有人愿意承担炒作带来的风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战略不清晰。</h3><h3>再比如有的企业不能持续稳健地增长,战略上会动摇,也是因为没有清晰其直销战略,到底是做平台还是做产品。如果做产品,从分配制度上来讲,目前级差制是主要的一种制度选择;如果做平台,为了获得大数据,那么双轨制的分配制度则是一个主要选择。为什么战略不清晰的直销企业会做不起来?因为直销行业的整个外部环境出现了变化。第一,牌照越来越多,牌照红利小了。过去,因为牌照少、团队多,所以有牌照就能赚钱,躺在牌照上就有人自动找上门。甚至有的公司靠挂靠就能盈利。而今随着直销牌照颁发政策的放宽,这个条件变了,拐点来了。第二,市场也变为多元化了。如今的直销市场生态,右边有资金盘,左边有微商。对于经销商,两边都有诱惑在拉拢他们,要想发展新人,比过去更难了。直销公司必须想办法拉拢经销商,以免他们&quot;往左走&quot;&quot;往右转&quot;。</h3><h3>整个直销市场变为多元生态,直销的人脉将进入一个快速分离的阶段,不再是过去静态的、不变的。第三,80/90后直销人员将主导市场。60/70后慢慢退出市场,80/90后将成为市场的主导。80/90后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他们的购物习惯完全会左右未来直销模式的创新方向。为什么微商能火,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80/90后的偏好,而很多直销公司的主要经销商还是老一批的人。等这批经销商退出之后,这类直销公司很快就会面临新人拓展的断层问题。</h3><h3>总之,过去那种高价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靠信息不对称来获利的方法,已经不适合未来的直销发展,未来的直销模式一定是去中心化、无边界、个性化的。</h3><h3>所谓的无边界,就是说一个经销商可以同时和多个公司合作,而靠直销积累起来的人脉圈不单单只是做直销了,也可以做其他生意。未来的直销外部环境,进一步决定了那些战略不清晰的直销企业一定会做不起来。我认为,35年后,不止三分之一,还会有更多的直销企业做不起来。</h3>今天是信息泛滥的时代、互联网信息冲击的时代,是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作为一个平台的运营商如果今天不能拦截注意力,产品就没有消费者,服务就没有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