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钙离子

喜洋洋

<h3>一、 钙离子的作用</h3><div>钙离子是机体各项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离子。 它对于维持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位,维持正常的神经传导功能。维持正常的肌肉伸缩与舒张功能以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还有一些激素的作用机制均通过钙离子表现出来。它的主要生理功能均是基于以上的基本细胞功能,主要有一下几点:</div><div>1.钙离子是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div><div>2.参与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收缩过程;</div><div>3.参与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激素合成与分泌;</div><div>4.是骨骼构成的重要物质。 其中几个重要作用的产生机制如下:</div><div>作用1——传导神经信号</div><div>机制:促进神经递质分泌。</div><div>当第一个细胞兴奋时,产生了一个电冲动,此时,细胞外的钙离子流入该细胞内,促使该细胞分泌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相邻的下一级神经细胞膜上的蛋白分子结合,促使这一级神经细胞产生新的电冲动。以此类推,神经信号便一级一级地传递下去,从而构成复杂的信号体系,乃至最终出现学习、记忆等大脑的高级功能。</div> <h3>当机体缺钙时,神经递质的释放受到阻隔,人体的兴奋机制和抑制机制遭到破坏。如果是儿童缺钙,会夜啼、夜惊、烦躁失眠,严重的导致大脑发</h3><div>育障碍,出现反应迟钝、多动、学习困难等症,影响大脑成熟和智力。</div><div>作用2——让心脏跳动</div><div>机制:带正电的钙离子,让细胞内外发生电位差。</div><div>带正电的钙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心肌细胞,因为细胞内外的钙浓度相差较大,形成较大电位差,产生了刺激细胞膜收缩的生理效应。心肌细胞收缩,又将钙离子给泵出了细胞膜外,形成反向的电位差,心肌细胞膜在这种反向电位差的作用下,开始舒张;舒张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钙离子再次穿过细胞膜进入心肌细胞,再次引起心肌收缩,如此往复,心脏就有节律地跳动起来。</div> <h3>作用3——传递御敌信号机制</h3><div>机制:外来抗原激活T细胞受体,启动了钙离子介导的信号通路,促使免疫细胞分化和生长。</div><div>当病菌、细菌、毒物等外来入侵者侵入人体时,是钙离子首先发出预警信号;随后钙离子又发出入侵者有何特性的信号,免疫系统随之组织相应的免疫细胞,捕获和吞噬敌人。一旦钙缺乏,就会发生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紊乱,引发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病;皮肤病:皮炎、痤疮等。补钙,对治疗这些病有重要作用,反证了钙的功能。</div><div>作用4——调节酶的活性</div><div>机制:细胞内的钙调节蛋白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的一种复合物,可激活体内多种酶的活性。</div><div>如果皮肤被割伤了,流血了,钙离子立刻发出信号,逐级激活凝血酶,启动凝血机制,以止血。</div><div>食物中的营养要靠酶的分解,才能被人体吸收,而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ATP酶等多种酶和激素,要靠钙离子的作用,才会充满活性,因此营养学有“补钙,是补充一切营养的根源”的说法。</div> <h3>作用5——调控生殖细胞的成熟和受精机制</h3><div>精子DNA的最前端,是一个由钙组成的顶体。精子携带的DNA的最前端是一个由钙组成的顶体,正是这个钙顶体使精子在到达卵细胞边缘时,破坏和穿透卵细胞的内层膜,受精的一瞬间就这样发生了。同时由钙组成的波状物环绕着卵细胞,这被称为钙振荡。钙振荡起到了激活卵子的作用,使卵子获得受精能力,一个生命的孕育从此开始了。因此,钙若不充足,直接影响人的性功能和精子的活力,导致不育。近期研究发现,钙参与着更广泛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兴奋性的控制、细胞代谢、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周期的调控等。</div><div>二、机体衰老和缺钙</div><div>细胞内钙离子增加,导致细胞功能异常(减退或衰竭),是机体衰老的进程。也就是说,人衰老的过程(机体器官功能减退的过程)就是细胞内钙增加的过程。细胞内为什么钙会增加呢?</div><div>缺钙是一个主要且重要因素:缺钙——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骨钙溶解释放至血液(可导致骨质疏松)——钙进入细胞——细胞内钙增加——降钙素分泌增加——血钙回至骨骼(导致骨质增生)</div> <h3>血钙:胎龄25周至生后6个月内,是大脑皮层各种神经元、神经胶质、神经纤维发育的激增期,神经细胞生长速度极快。2岁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体积增大。</h3><div>孕妇补钙要从孕前开始,如果孕妇缺钙,可使胎儿脑细胞分裂减慢,胶质细胞数目减少,严重者神经元数目亦少,智能发育迟缓。</div><div>2、青年时争取较高骨峰值</div><div>骨钙:我们的骨头里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婴儿-青年期,成骨细胞的活性远远大于破骨细胞,让骨头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新骨的生成,远远大于旧骨。到30岁时,人的骨峰值达到高峰。如果这一阶段钙摄入量充足,获取了一个较高的骨峰值,以后即使发生退行性的骨丢失,也不容易骨质疏松。</div> <h3>上述过程是个循环、反馈过程。 细胞内钙增加,平滑肌紧张度增加,在部分人就会出现血压升高——高血压。</h3><div>从上述循环过程看,血钙不能真实反映机体钙的水平。因此并不能以血钙水平断定缺钙与否。</div><div>所以,适当补钙对延缓衰老、预防疾病有相当重要的意义。</div><div>补钙是各年龄段人都需要的</div><div>1、补钙从孕前开始</div><div>骨钙:胎儿期,首先形成了一个骨化中心,即由软组织(骨胶原)构成的骨骺,胎盘输送来的钙等营养物质不断地在骨骺上沉积,胎儿出生时,小胳膊等骨头已基本形成,只是硬度不够罢了。 婴儿出生,从食物中摄取的钙等营养物质,继续在骨骺上沉积,形成“羟磷灰石”。此时,新骨100%地更新旧骨,并不断地伸长、硬化,需要大量的钙。</div> <h3>血钙:胎龄25周至生后6个月内,是大脑皮层各种神经元、神经胶质、神经纤维发育的激增期,神经细胞生长速度极快。2岁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体积增大。</h3><div>孕妇补钙要从孕前开始,如果孕妇缺钙,可使胎儿脑细胞分裂减慢,胶质细胞数目减少,严重者神经元数目亦少,智能发育迟缓。</div><div>2、青年时争取较高骨峰值</div><div>骨钙:我们的骨头里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婴儿-青年期,成骨细胞的活性远远大于破骨细胞,让骨头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新骨的生成,远远大于旧骨。到30岁时,人的骨峰值达到高峰。如果这一阶段钙摄入量充足,获取了一个较高的骨峰值,以后即使发生退行性的骨丢失,也不容易骨质疏松。</div> <h3>已证实,青少年时期缺乏运动,将严重影响到骨密度和骨矿含量储备</h3><div>血钙:现在学生学习紧张,如果给高度用脑的学生,尤其是那些有过于紧张、失眠、情绪失控等应考综合征的学生,补充足够的钙,增强神经组织的传导能力和收缩性,可使他们在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效率;在休息时能充分休息、彻底放松,保持良好、高效的学习状态。</div><div>3、中老年减缓骨丢失速度</div><div>骨钙:30-40岁,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相当,维持着高骨峰值的水平;40岁后,破骨细胞活性大于成骨细胞。但是,生命中后期尽管不能增加骨密度,如果钙摄入量充足,至少能保持已有的骨密度并且增加骨矿含量。</div><div>血钙:缺钙,神经调节能力下降,可让老人记忆力减退、耐力下降、神经衰弱、老年痴呆。</div> <h3>4、植物雌激素保护妇女</h3><div>妇女到了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丢失远大于男性。女子孕育,消耗大量的钙,为补其不足,造物主让女子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生理功能,即让雌激素刺激调控钙平衡的甲状旁腺素,进而激活成骨细胞,促进骨质的生成。而绝经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和维生素D的羟化功能被抑制,导致骨钙丢失。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体自身分泌的雌激素极其相似,故称植物雌激素,可对绝经期妇女“雌激素”继续保护。</div><div>补钙红绿灯</div><div>1、绿灯: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div><div>(1)、肠粘膜是钙吸收的首要通道,而维D可促使肠道粘膜生成钙结合蛋白,“运载”钙离子穿过肠腔壁进入血液。</div><div>(2)、维D能直接刺激骨骼中的成骨细胞,促进钙盐沉积;维D还能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使旧骨质中的骨盐溶解而增加骨钙释放。</div><div>(3)、维D在肾脏,间接地促进肾小管对钙的“回收利用”。钙之缘片内含维生素D,维生素D是钙离子被骨髓吸收的载体,使人体对钙离子吸收能成倍增加,吸收更好。</div> <h3>2、黄灯:少食盐等于补钙.</h3><div>科学家发现,盐的摄入量越多,钙的吸收就越差。“新版膳食指南”推荐的标准是,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div><div>钙质迁徙酿恶果,每日钙摄入量不足,血钙“夺取”骨钙,以保证生命活动之需,而钙质的迁徙,会造成血管硬化等恶果。人体有一个自稳系统,当血钙水平低时,立刻发布一种信息,甲状旁腺接到信息后,立即分泌“破骨素”,这种激素刺破骨膜,激活破骨细胞,溶出骨钙,补血钙之不足。而这些溶出的骨钙,其浓度远远高于血钙,极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吸引胆固醇进入血管,造成动脉硬化。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补钙,不仅可以防骨质疏松,还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和高血压,还有显著的降低血脂作用。</div><div>(免责声明:内容和图片摘</div><div> 自网络,感谢原创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