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历任市长

土豆

<p class="ql-block">李铁生(1949.07—1949.11)</p> <p class="ql-block">赵 汉(1949-1951)河北省定县高辛庄村</p> <p class="ql-block">赵振中(1951-1952)河北省蔚县</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孟启明(1956-1958)</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薛凤霄(1964-1965)&nbsp;</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金贵(1967-1973)</h3> <p class="ql-block">赵力之(1973-1977)山西省介休县</p> <p class="ql-block">和 愚(1977-1979)</p> <p class="ql-block">关汉文(1979-1984)主任</p> <p class="ql-block">王 辉(1988-1990)</p> <p class="ql-block">李有美(1990--1992)</p> <p class="ql-block">程步云(1992.11—1995.02)</p> <p class="ql-block">杜玉林(1995-1998)山西省河曲县</p> <p class="ql-block">靳善忠(1998-2000)</p> <p class="ql-block">孙辅智(2000-2003)山西省阳高县</p> <p class="ql-block">郭良孝(2003.07-2006.02)山西省孝义市</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丰立祥(2006.03— 2008.02)山西省山阴县</h3> <p class="ql-block">耿彦波(2008.02—2013.02) 山西省和顺县</p> <p class="ql-block">李俊明(2013.06—2015.07)山西省定襄县</p> <p class="ql-block">马彦平 (2015.08—2017.09) 山西省兴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宏文(山西孝义人)</p><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30日,在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武宏文当选为大同市人民政府市长</p> <h3>1949年</h3><h3>市长:李铁生,大同市第一任市长,短暂执政后让位。之前大同市军管会委员,离位之后大同市副市长、市长、晋北地区专员兼书记、山西省科委主任、山西大学书记兼副校长、山西省手管局局长兼党组书记,67年牛棚深造期间被躲猫猫,年仅52岁。</h3><h3>虽贵为市长,但并非最高长官,其上有领导一切的市委书记赵汉,再上更有决定生杀大权的军管会主任王平。</h3><h3>1949-1951</h3><h3>市长:赵汉(王兆汉,1919年-1966.12,河北定县人),大同市从古至今最年轻的市长(坐镇大同时年仅30岁),之前大同市军管会副主任(主任是察哈尔军区司令员王平上将,中顾委邓、陈、薄之后的第四号人物),离位之后中组部办公室主任、办公厅主任、秘书长、副部长、常务副部长,66年牛棚深造期间被躲猫猫,年仅47岁。</h3><h3>此时代的市长同时兼任市委书记和政协主席,可谓大权一把抓。诸位切莫小瞧开国时期的政协主席,须知,彼时之政协实际上行驶着国家最高权-力,全国政协主席为毛泽东兼任,上行下效,地方使然。</h3><h3>为大同市府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的两位首任市长的悲惨遭遇使我对"自毁长城"这个成语有了更深刻更到位的认识。</h3><h3>想当初元璋兄把功高震主碍手碍脚的杀毒软件们卸载后,擦了擦手上的血对孙儿允炆说:"好了,爷爷给你把那些影响运行的不稳定因素都清理了,不用怕他们喧宾夺主地随时跳出阻止框了,你就安安心心运行你的皇帝程序吧!"</h3><h3>允炆皱着眉头说:"爷,有你这堵仿火墙在,我一万个放心!可是,但是,但可是,您老千秋万代之后,我的那些熊-猫叔叔木-马大爷们发作了怎么办?"</h3><h3>元璋兄愕然兼黯然.....</h3><h3>1951-1952</h3><h3>市长:赵振中(1908.8--1990.8,河北蔚县人),同时兼任市委书记,之前自察哈尔省府(具体职位没查到),离位之后张家口地委书记、河北省委交通邮电部部长、组织部副部长、河北省人大副主任。</h3><h3>1952-1956</h3><h3>市长:李铁生;又当市长了!也是53年大同划归山西后的第一任市长,但同期大同的实际拿腰人物为市委书记兼政协主席朱卫华。朱卫华,之前察哈尔省委秘书长,离位之后山西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处书记、省监委书记、牛棚队员、平-反后省政协副主席、省委书记(此省委书记非现今之省委书记,省委第一书记才算雄霸一方之大鳄)、省纪委第一书记、省政协副主席。</h3><h3>1956-1958</h3><h3>市长:孟启明;之前大同市副市长市委常委,离位之后大同市市委常委、市长、阳泉市市长、革委会副主任;</h3><h3>这个时代的市长一如这个时代的国家主席,似乎仅仅是个荣誉职务,其上有市委第一书记徐志远,还有市委书记李铁生、韩洪滨、杜钰、马杰,市长孟启明仅仅是他们之下的N个常委中的一个;</h3><h3>1958</h3><h3>市长:李铁生,名字很熟悉吧?呵呵,没错,还是他!还是很短暂!第三次出任大同市长了,同时兼任市委第二书记!从职务名称也能得出结论,真正拿腰的人物肯定不是他这个第二是第一书记韩洪滨!写到这里,顺便描述一下当时的党委序列(按软硬程度递减):第一书记、第二书记、第一副书记、第二副书记、书记N人、常委N+M人,所以,那时代的市委书记或省委书记,离一方诸侯的地位还相去甚远!!</h3><h3>不知什么原因,在孟启明执政期间李铁生又插进半年,搅局?</h3><h3>1958-1963</h3><h3>市长:孟启明;也是杀了个回马枪!</h3><h3>这回虽说依旧不是老大,但比上回约等于荣誉职务的市长进步了许多,其上为市委书记韩洪滨,副书记马杰,还有排名靠前的常委杜钰。</h3><h3>启明这届任内最大的事件是:1960年5月9日下午发生在大同老白洞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15号井口喷火,16号井口冒烟,正值井下交叉作业的交接班时期,905人被困井下,684人遇难,为本朝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矿难事故,大同尤其同煤的朋友们不可不知,并可抽时间去六矿"五九事故安全教育馆"缅怀或去王家园拖皮的后山上凭吊。当然该事故与启明市长并无干系,大背景使然(那年代,在高粉尘、高瓦斯浓度的井下居然进行焊接比武^_^切!)。但如果放在现今,有没有关系板子必定会打在省长市长PP上,呵呵,临汾类似事件中学农和志杰的下场......</h3><h3>另一件值得提及的事是:1961年,云冈石窟、上下华严寺、善化寺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共180个,山西13处)。</h3><h3>1964-1965</h3><h3>市长:薛凤霄;之前大同市委副书记,离位之后继续市委副书记、然后种-猪-场深造、平FAN后雁北GE委会副主任、主任、雁北地委书记、中JI委委员;</h3><h3>依旧是老二,上有市委书记马杰,不过,从这时起,中国的官场基本形成了市长为千年老二的格局。</h3><h3>另外,薛老一族将门虎子满门忠烈,子弟悉数跨入公仆系列,子承父业继续辛辛苦苦为人民服务,"哲"字辈的几位大哥大、大姐大即使80后的山西及大同草民们也不会陌生。</h3><h3>1965-1967 </h3><h3>市长:王文如;之前阳泉市市长,离位之后牛棚深造、平反后山西省省公AN厅副厅长兼省劳GAI局局长;</h3><h3>按惯例,拿腰的为市委书记马杰,掣肘的为副书记薛凤霄、和愚。</h3><h3>66年左右的这一届市长可以说是最倒霉的一任,全国一盘棋,大同不特。虽说当时铺天盖地遍布云城的口号是"打倒马杰",但王文如市长在牛棚深造期间有两次未遂自杀的丰富经历,好死还不如赖活着,可见当时身心所受摧残之深重之骇人......</h3><h3>1967-1971</h3><h3>(党政合一)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王金贵,之前山西省体委副主任,离位之后山西省农业厅厅长,估计被纳入三种人序列的可能很大; </h3><h3>很陌生也很庸俗的名字!当时的大同,"好派""糟派"为夺权打成一锅粥,结果金贵大侠从天而降问鼎云城;一如去年初秋大同吧地震,"挺耿派""反耿派"你来我往各不相让,结果安翠仙等天外飞仙空降大同,一键摘取胜利果实。</h3><h3>这一阶段,王金贵基本上是大同的土皇帝。</h3><h3>1971-1973</h3><h3>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王金贵;</h3><h3>1971年恢复党委,书记由金贵同志兼任;</h3><h3>1972年,原69军28师师长张广有任雁北地委兼大同市委第一书记,金贵先生屈居老二,兼任市委书记。</h3><h3>1973-1977</h3><h3>革委会主任:赵力之(男,1915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介休县板峪村。1938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介休县政府铁北办事处主任,中共介休铁北中心区委书记、介休县公安局局长、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岳北专署公安分局局长、中共平遥县委书记、晋中三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榆次地委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太原市委省营工厂党委会书记、太原市二区区委书记、太原市委常委兼工业部部长、太原市委书记处书记、大同市革委会主任、大同市委书记,山西省副省长、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等职务。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离休。),之前太原市委工业部长、太原市委书记处书记,大同市委副书记,离位之后大同市委书记、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副省长;</h3><h3>这时期,赵力之并兼市委书记,属于大同本朝史上为数不多的一声喝到底且善始善终的人物,也是本市唯一有幸被恩来同志面斥的人物。</h3><h3>力之任内发生最大的事是:1973年9月,恩来同志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来同参观访问。下一位踏上大同土地的外国元首估计是几天后参加完上海世博会的亚美尼亚总统了,这两天3528正在阳高全力备战。</h3> <p class="ql-block">1977-1979</p><p class="ql-block">革委会主任:和愚,之前大同市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离位之后大同市委书记;和愚担任革委会主任的两年间,赵力之依旧为大同市委书记。</p><p class="ql-block">虽稍逊薛老,但和老一族也是后继有人,虽没实现满门忠烈,但子弟弟子亦属出类拔萃!</p><p class="ql-block">1979-1984</p><p class="ql-block">1979-1981革委会主任,1981-1984市长:关汉文,之前大同市革委会副主任,大同市人大主任;</p><p class="ql-block">关汉文担任市长的三年间,和愚、肖聪慈相继为大同市委书记。</p><p class="ql-block">83年,是干部制度的一道门槛,那年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提拔上许多年轻的文化人(年轻的意思,是指50岁以下)。顺便说说之前的干部制度,所谓终身制,就是说只要你不提拔、不调走、不被打倒、不拉倒的话,你会在你这个位位上坐到死,那年头,50岁的科长属于年轻干部,知天命之年提个副科也属于弹冠相庆之事!所以1982年,鉴于67岁的药邦总书纪和63岁的子阳总里太年轻,邓老怕他俩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故而专门成立了一个中顾伟给他们把关。实践证明。邓老的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是正确的,果然,果不其然,果不出所料然药邦,87年,跑着跑着跑偏了!搞得下面十几亿人尤其几个知识分子想说什么说什么,一点规矩也没有;子阳更夸张,两年之后的初夏居然自己亲自出来说真话,一点组织纪律也没有,真是的!!就连四人帮的老幺姚文元出狱后写了一本《回顾与反思》,想公开发行换点稿费,人家还知道先打个报告呢......(在此顺便拜求86、87这两年出版的政史经济类图书,尤其《山坳里的中国》。这本书敝鱼自88年粗读后便弃若敝帚再觅无踪,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啊!)</p><p class="ql-block">关汉文任内值得提及的事是:1979年,日本国福冈县大牟田市市长来同考察;考察的结果,1981年大同市和大牟田市结为友好城市(属开放后国内第一批与国外结对子的城市,山西的第一家,即使山西省,也是1982年才和日本琦玉县结为友好地区的)。奴兄生不逢时啊......之后,直到2003年,大同才有了第二个境外友好城市英国贝利市。</p><p class="ql-block">1982年国物院定位大同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共24座)。</p><p class="ql-block">1984-1988</p><p class="ql-block">市长:王玉龙,之前山西省矿业公司党委书记,离位之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党组书记、厅长。</p><p class="ql-block">这期间,市委书记为肖聪慈部队下来的,常年戴墨镜,我至今不知其大眼睛小眼睛?单眼皮双眼皮?三角眼丹凤眼?该老兄从大同市委书记下台不久,即因收受贿赂之事东窗事发被党内严重警告。(我直到今天都坚信,党内处分真是一件金钟罩铁布衫,可以有效防御法律这个强大的绝杀技。所以奉劝诸公,尽快入党,及早提拔!切切!!)</p><p class="ql-block">虽说市长依旧是不能全说了算的千年老二,但还请诸位能够怀着敬意记住这位市长。理由如下:</p><p class="ql-block">1,大同第一个科班出身的市长(历史文化名城,市长总该有点文化才像回事);</p><p class="ql-block">2,其任内,强化能源基地建设,发挥能源优势,加强城市改造工程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同市的经济腾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无论农业总产值,还是财政税收、市政建设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p><p class="ql-block">3,致力于友好城市的建设,国内与青岛,国外与日本大牟田市结为友好城市。期间不断加强和加深城市间经济贸易的合作和文化艺术的交流(那时,三中五中都设立了日语班)。可惜,后面没人再往下延续。同时再一次感慨幸福的奴才兄的生不逢时。</p><p class="ql-block">4,在全国率先推出"十年培养"计划,与北师大等重点院校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大同市乃至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全方位的人才保证。现在大同市尤其一二中的顶梁柱教师都是那个时期北师大的代培生!</p><p class="ql-block">5,重视和关怀残疾人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了民政部、全国残联等有关国家部委的高度评价,并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当然,这一条与玉龙兄亲自将朴方兄背下火车不无关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振华南街商住楼(当时全省最大的建筑群)的建设;南关南街、四牌楼的靓丽改造,是那时候的事儿;</p><p class="ql-block">●南郊区人均年收入突破千元大关成为全省县区首富,是那时候的事儿;</p><p class="ql-block">●一大批国省营、市属及乡镇企业及其产品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并不时走出国门,是那时候的事儿;(你能想象吗:当时刚起步的伊利和蒙牛来我们的蛋厂取经学习雪糕冰激凌的制作技术。)</p><p class="ql-block">●大同市被国物院推荐为全国改革先进城市(87年),是那时候的事儿;</p><p class="ql-block">●大同和大连、青岛、洛阳、宁波、包头、唐山、无锡、苏州等19座城市先后被批准为"较大的市"(大同是首批13座之一。可是,现在和人家可比吗),是那时候的事儿;</p><p class="ql-block">●大同的三所省重点中学一中、二中、同煤一中持续数年位居全省十强,是那时候的事儿;</p><p class="ql-block">●大同大学的前身之一云中大学的创建,是那时候的事儿;</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大同,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的耀眼那么的辉煌。可惜这些耀眼和辉煌走到90年代初中期就嘎然而止了!</p><p class="ql-block">再一次恭请各位记住这位王玉龙市长,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那是别人让你辉煌,想不辉煌都难!可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选择辉煌还是选择没落则是你自己的事儿了!而能不能辉煌起来就涉及到领导者的眼光、智商和能力,当然还有时机了!83年是改革开放的实质起步年,大同能在次年就摊上这样一位有眼界有作为并极富开拓精神的市长,大同的幸运!百万大同农作物能"被选择"上这位辛勤耕耘的农夫,大同草民的幸运!</p> <h3>王玉龙(1984-1988)</h3><h3>市长:王玉龙,之前山西省矿业公司党委书记,离位之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党组书记、厅长。</h3><h3>这期间,市委书记为肖聪慈部队下来的,常年戴墨镜,我至今不知其大眼睛小眼睛?单眼皮双眼皮?三角眼丹凤眼?该老兄从大同市委书记下台不久,即因收受贿赂之事东窗事发被党内严重警告。</h3><h3>虽说市长依旧是不能全说了算的千年老二,但还请诸位能够怀着敬意记住这位市长。理由如下:</h3><h3>1,大同第一个科班出身的市长(历史文化名城,市长总该有点文化才像回事);</h3><h3>2,其任内,强化能源基地建设,发挥能源优势,加强城市改造工程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同市的经济腾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无论农业总产值,还是财政税收、市政建设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h3><h3>3,致力于友好城市的建设,国内与青岛,国外与日本大牟田市结为友好城市。期间不断加强和加深城市间经济贸易的合作和文化艺术的交流(那时,三中、五中都设立了日语班)。可惜,后面没人再往下延续。同时再一次感慨幸福的奴才兄的生不逢时。</h3><h3>4,在全国率先推出"十年培养"计划,与北师大等重点院校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大同市乃至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全方位的人才保证。现在大同市尤其一二中的顶梁柱教师都是那个时期北师大的代培生!</h3><h3>5,重视和关怀残疾人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了民政部、全国残联等有关国家部委的高度评价,并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当然,这一条与玉龙兄亲自将朴方兄背下火车不无关系。</h3><h3>*振华南街商住楼(当时全省最大的建筑群)的建设;南关南街、四牌楼的靓丽改造,是那时候的事儿;</h3><h3>●南郊区人均年收入突破千元大关成为全省县区首富,是那时候的事儿;</h3><h3>●一大批国省营、市属及乡镇企业及其产品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并不时走出国门,是那时候的事儿;(你能想象吗:当时刚起步的伊利和蒙牛来我们的蛋厂取经学习雪糕冰激凌的制作技术。)</h3><h3>●大同市被国物院推荐为全国改革先进城市(87年),是那时候的事儿;</h3><h3>●大同和大连、青岛、洛阳、宁波、包头、唐山、无锡、苏州等19座城市先后被批准为"较大的市"(大同是首批13座之一。可是,现在和人家可比吗),是那时候的事儿;</h3><h3>●大同的三所省重点中学一中、二中、同煤一中持续数年位居全省十强,是那时候的事儿;</h3><h3>●大同大学的前身之一云中大学的创建,是那时候的事儿;</h3><h3>当时的大同,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的耀眼那么的辉煌。可惜这些耀眼和辉煌走到90年代初中期就嘎然而止了!</h3><h3>再一次恭请各位记住这位王玉龙市长,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那是别人让你辉煌,想不辉煌都难!可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选择辉煌还是选择没落则是你自己的事儿了!而能不能辉煌起来就涉及到领导者的眼光、智商和能力,当然还有时机了!83年是改革开放的实质起步年,大同能在次年就摊上这样一位有眼界有作为并极富开拓精神的市长,大同的幸运!百万大同农作物能"被选择"上这位辛勤耕耘的农夫,大同草民的幸运!</h3> <h3>王辉(1988-1990)</h3><h3>王辉,出镜率最高的白癜风患者,85年从北京某军研单位来同任副市长,离位之后回京下落不明;我们没看到他在大同干过什么好事,我们也没证据证明他在大同干过什么坏事,就是说,我们不知道他在大同干了点啥事!大同之行纯属王辉大人仕途的跳板之旅、镀金之旅!!</h3><h3>时年,市委书记肖聪慈。</h3><h3>这段时间,白脸的市长,墨镜的书记,黑白搭配构成了大同政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h3> <h3>李有美(1990-1992)</h3><h3>李有美,之前太原市委副书记,离位之后大同市委书记、山西省总工会主席;</h3><h3>此时期市委书记樊荣枝。</h3><h3>应该说这两人的搭档是大同政坛为数不多的最佳组合,荣枝同志有较强的把握大局能力和光辉的仕途前景;有美同志虽说是老二,但是一位务实能干的市长,在其任职期间,推出了每年办二十件实事的制度,名动天下的东关商贸圈就是在有美任内由菜地变为市场进而逐渐扩大成商城的。可惜,再次可惜,人一走茶就凉,李有美一走,&quot;二十件实事制度&quot;顿成绝响。&quot;李有美人走大同茶凉&quot;的遭遇使我从体制角度深深理解了老耿只争朝夕无暇争论的迫切和无奈。</h3><h3>这里,不得不提一提时任市委书记的樊荣枝。80后的朋友们都应该有点印象:1992年,十四大闭幕回同的路上,在京张二级路上高速行驶,因避让三老爷而急刹车,身负着参与筹备海南省重任的樊书记从后排飞向前风挡而身亡,享年47岁(赵汉市长也是47岁......)。樊书记的不幸罹难给我们以下几个教训:</h3><h3>1,好车不一定就安全;</h3><h3>2,警车开道不一定就安全;</h3><h3>3,坐在后排也不一定安全;</h3><h3>4,速度太快比较危险;</h3><h3>5,不系安全带则很危险;</h3><h3>6,选择和使用司机非常重要(领导和司机绝不可称兄道弟);</h3><h3>7,靠谁不如靠自己;(樊公子目前......如果樊书记健在的话......)</h3><h3>此外,那年是大同政坛的一次地震年三位厅级干部短时间内接连离世,在樊书记驾鹤西行之后不久,即将出任市长的副书记徐坤和已经卸任的老市长和愚也在半年之内相继故去。</h3><h3>其后不久,屹立在红旗广场中央、被抽象设计成三把刀的凤凰展翅雕塑被无神论的大同府拆除! !(其实有点多余,人家又没设计成四把刀五把刀......)</h3><h3>1992年带领各单位领导赴鲁参观取经,回来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兴建了大同迎宾路市场、东关云中商城、展览馆东门市场和大贸易集市。十四大前夕,大同的经济已经开始跨上迅猛发展的快车道。</h3><h3>1992年10月23日,荣枝参加中共&quot;十四大&quot;后,由京返回途中因车祸殉职。***、朱镕基、邹家华以及王茂林、胡富国、卢功勋等领导对荣枝的不幸去世表示哀悼!</h3><h3><br /></h3> <h3>程步云(1992-1995)</h3><h3>程步云,1993年雁同合并后的第一任市长,之前吕梁行署副专员,离位之后山西省贸易厅厅长兼党组书记、阳泉市委书记;</h3><h3>也是一位勤勉、务实和耿直的市长(至少在大同期间),为民生工作而斗胆顶撞巡抚的知府毕竟不多!</h3><h3>1,你可以做洛阳令董宣,但不能保证你遇到的老大都是光武;</h3><h3>2,宁可惹非典甲流瘟疫,也不要惹大人物;老大很生气,后果很严重;</h3><h3>也请诸位怀着同样的敬意记住这位长得敦敦实实说话时喜欢歪脖的步云市长!</h3><h3><br /></h3> <h3>纪友伟(1993-2001)</h3><h3>1993年至2001年实际主政大同的8年间,这位神秘的大佛把&quot;无为而治&quot;发挥到极致,在全国乃至全球飞速发展的八年间,大同市在这位大佛的把持下,&quot;原地踏步拒绝发展&quot;的原则八年不动摇。沉舟侧畔千帆过,在这个以秒计时的信息时代,8年的停滞不前意味着什么?我甚至都怀疑,是当时的省府怕大同的发展速度太快经济过热,遂派来一位稳健的官员坐镇??不过,纪大侠,您也过于稳健了吧?闭关修炼不也三年就够了!??</h3><h3>●在这八年间,在纪大佛眼皮下: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曾经驰名全国的大同的煤炭、电力、机械、建材、电子、化工、制药、服装、食品诸行业上百个企业全线下滑纷纷落马,时至本世纪初,有谁还记得那些曾经有过的辉煌?</h3><h3>●在这八年间,在纪大佛眼皮下:大同由二线都市沦落为三四流的县城;</h3><h3>●在这八年间,在纪大佛眼皮下:辉煌的大同变成灰黄的大同;</h3><h3>我向本拉登保证,纪大佛绝对没有过下&quot;彻底摧毁大同&quot;的重要指示、也没有亲手捣毁过一个企业、拆除过一间民宅;但纪大佛敢向拉登保证他有为振兴大同干过一件积极的有意义的事吗?他敢说他无愧于大同人民吗?</h3> <h3>靳善忠(1998-2000)<br /></h3><h3>靳善忠,之前山西省经贸委副主任,离位之后大同市委书记、山西省副省长兼省国资委书记、山西省人大副主任;因105人临汾矿难事件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h3><h3>该时期市委书记纪友伟。</h3><h3>此后基本上形成惯例,干完市长干书记。</h3><h3>孙辅智(2000-2003)</h3><h3>孙辅智,之前大同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离位之后大同市委副书记(正厅级)、大同市政协主席;市委书记相继为纪友伟、靳善忠。</h3><h3>辅智任内最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最后一天,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的第35个世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