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掠影

老龙王

<h3>3月30日-4月20日,我们这一群六、七十岁的老人,完成了有生之年走得最远、历时最长、也最为辛苦的南美四国之旅。22天中累计乘坐飞机18次(不含观光直升机),总飞行时长近90个小时,飞行距离达6.7万公里,堪称人生中最值得自豪、也最值得回味的壮举啦!</h3> <h3>打开南美洲地图,特像一个大号的蛋筒冰淇淋,我们的行程从巴西开始,然后是秘鲁、智利,最后在阿根廷结束,就像是沿着冰淇淋的下部,把外围的蛋筒部分全部扫了一遍啦。</h3> <h3>3月30日晚上飞机从浦东机场出发时遇到大雾延误了一个多小时,原定到美国达拉斯转机的后续航班未能赶上,美国航空公司安排了一晚住宿后,让我们改乘达拉斯飞迈阿密、再飞圣保罗的航班,这样原来的17飞就变成18飞啦!也好,经过一晚的休息再飞正好也让我们调整一下,顺带着又可以欣赏一下墨西哥湾的风光啦!这是我们在南美洲内陆段的飞行线路。</h3> <h3>踏上南美后的第一张留影-----是在巴西圣保罗我们入住的第一家宾馆门口。</h3> <h3>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几乎占据了半个南美洲。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城市,足球、桑巴、烤肉,美女.....给这座城市贴上了鲜明的标签。</h3> <h3>位于伊比拉布埃拉公园门口的开拓者纪念碑,为纪念巴西从沿海向内地开拓发展的历史而兴建。</h3> <h3>伊比拉布埃拉公园原来是印第安人村落,后慢慢演变为风景秀丽的公园,于1954年纪念圣保罗建市400周年时对公众开放。这是公园内的雕塑。</h3> <h3>伊比拉布埃拉公园一角,远处高高矗立的方尖碑是著名的七九护法纪念碑,纪念碑下面埋葬着护法英雄们的骸骨。</h3> <h3>号称巴西华尔街的保利斯达大道,两旁均是高楼大厦、金融机构,每逢双休日这里便限制机动车驶入,专供市民娱乐休闲和开展健身活动。</h3> <h3>馋嘴的我们正在品尝据说是圣保罗最好吃的冰淇淋,巧遇巡逻的警察蜀黍。</h3> <h3>街头还有艺人在表演</h3> <h3>参观圣保罗最大的城市足球场。球场门口的小贩主动送来巴西国旗借给我们拍照用。</h3> <h3>不足百米长的涂鸦一条街吸引了众多游客,这也是巴西的一大特色啦。</h3> <h3>性感迷人的桑巴女郎们也曾在这里留过影</h3> <h3>巴西的第二站,我们飞往圣保罗以北2700公里的玛瑙斯,去探访向往已久的亚马逊河。亚马逊河全长6990多公里,据最新考证比尼罗河还要长60多公里,河面最宽处达24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h3> <h3>登上亚马逊河的游船,这帮纱巾控们已经按捺不住要在热带雨林翩翩起舞的心啦!</h3> <h3>远处的内格罗河大桥(又叫黑河大桥),全长3595米,名列世界第二,她跨越了亚马逊河北岸最大的支流内格罗河,连接马瑙斯和伊兰杜巴,是巴西境内最长的跨河大桥。</h3> <h3>黑白河的奇观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是因为上游的亚马逊河两大支流-----黑色的内格罗河与白色的索里芒斯河在这里交汇,“内格罗”是葡萄牙语“黑色”的意思,故叫黑河,而“索里芒斯”的葡萄牙语意为“光亮的水”,故被叫做白河。两水交汇后无法迅速融合,它们黑白分明、同流而不合污地向东并行数十公里后,才融为一体最后流进大西洋。 </h3> <h3>从开阔的江面进入亚马逊河的支流,我们又换乘小游船,去进一步体验地球之肺的奥秘。</h3> <h3>水边的草丛里停歇大量的水鸟,似乎在欢迎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导游说这几只都是白鹳。</h3> <h3>小船载着我们驶往雨林深处,去探访最后的印第安村落,观赏印第安人的歌舞表演,这是个自费项目,每人10个美金。</h3> <h3>导游介绍说,6000多年前,这里原是印第安玛瑙族人(Manaós)居住的一个部落,玛瑙斯就是这个土著部落的名字。1669年葡萄牙人占领了亚马逊,统治了300年,并在此建立了玛瑙斯这座城市。而当年战败的印第安人只能沿着亚马逊河的支流逃窜,躲进了他们现在的居住地。</h3> <h3>看上去这是个印第安人的大家族哦,有老有少,三代同堂,他们不论男女上身都不穿衣服,脸上和身上都涂着奇怪的图案。据统计,全巴西约有200多个这样的部落,大概还有50多个部落至今未被世人所发现哦。</h3> <h3>在草屋外的空地上,我们应邀和他们一起跳起印第安的舞蹈,虽然也知道这是商业化的程式,但我们依旧乐此不疲哦!</h3> <h3>午餐后我们在水上餐厅旁体验了一把亚马逊垂钓的乐趣,居然有一条小食人鱼自投怀抱哦!</h3> <h3>长长的木架栈道下面是亚马逊魔鬼沼泽地特有的帝王莲,可惜盛开莲花的夏季已经过去了,只有巨大的莲叶浮在水面上,据说可以承受儿童在上面安坐。</h3> <h3>没想到在这里巧遇一群大师兄哦,其中最胆大的它在跟我们讨要食物呢。</h3> <h3>巴西的第三站,我们来到里约热内卢,乘坐小火车登上耶稣山,俯瞰整个里约市的海景风光。</h3> <h3>在耶稣山上看糖面包山,真像一只昂头的小乌龟哦。</h3> <h3>可容纳20万观众的马拉卡纳足球场,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以及足球比赛都在这里举行。</h3> <h3>乘游船从海上游览里约美丽的瓜纳巴拉湾,又见糖面包山和耶稣山。</h3> <h3>位于瓜纳巴拉湾入口处的这个像条大鲸鱼似的建筑,原来是个监狱,估计关在这里的犯人想要越狱的话可是比登天还难啦。</h3> <h3>在里约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高耸入云的耶稣像,他张开双臂,面朝大西洋,俯瞰着里约的子民,与大山混为一体,已成为巴西的最佳名片啦!</h3> <h3>巴西游的最后一站是伊瓜苏大瀑布。伊瓜苏大瀑布位于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三国交界处,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高82米,宽4千米,平均落差75米。乘坐直升机从空中观赏是我们的首选。</h3> <h3>从空中看,伊瓜苏瀑布的形状如马蹄形,275个落水口巨流倾泻,气势磅礴,色彩斑斓,她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观赏点多,从不同地点、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看到的景象不同。我们除了空中观赏外,还分别在阿根廷和巴西两侧的不同位置进行了深度游览,可以说是饱览胜景,不虚此行啦!</h3> <h3>在马蹄形的最下端、名为“孔雀开屏”的瀑布群前,我们集体先开个屏吧。</h3> <h3>中段的这个瀑布群名为“新娘的面纱”,还真有点羞羞答答的呢。</h3> <h3>靠近马蹄形顶端的这一段最为险峻,被叫做“魔鬼的咽喉”,所有从桥上通过的游客,没有不湿身的啦!</h3> <h3>我们的运气也实在是太好了:伊瓜苏大瀑布平时的流量一般为每秒800立方左右,那已经是很可观的了,而我们参观的那天水量居然猛增到每秒2000立方,所以身临其境,特别壮观,如万马奔腾,震耳欲聋哦!</h3> <h3>告别巴西,我们踏上了秘鲁的土地,去探寻印加文化的发源地,首站便是海拔3400米的古城库斯科。这是我们南美之行所到的海拔最高的地方,堪称又一个西藏。</h3> <h3>库斯科古城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一个峡谷中,建于公元1100年,曾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据导游说从空中看古城形如一只美洲豹,市中心的武器广场、大教堂是豹子的腹部,城外高坡上的印加浴场是豹子的头,令人不解的是,古印加人是如何在空中俯瞰并规划自己的城市的?</h3> <h3>印加文化大致兴起于12世纪,300多年的发展中印加古国留下了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当时的练兵场,太阳神庙,古浴场,还是建在峡谷中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古遗址,包括世界闻名的马丘比丘和印加古道,唯一遗憾的是,古印加帝国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直到15世纪被西班牙殖民者侵入后,只留下这些饱经沧桑的石墙和地基。</h3> <h3>这里曾是印加帝国的练兵场,当时修了83年,也是印加古道的起点,据说印加王国灭亡前的最后一战就是在这里举行,估计这里的一草一石如果会说话的话,一定会为我们揭开印加古国的文明繁荣直至衰落之谜。</h3> <h3>因高原反应,只有我们部分人气喘吁吁地走到了古印加浴场遗址前,这一段上坡路太考验人的意志和体能啦!</h3> <h3>第二天一早,我们乘上从乌鲁班巴开往马丘比丘的火车,去探访这座失落的印加古城。</h3> <h3>在印加语中,马丘比丘意为“古老的山巅”,她坐落在安第斯山脉最难通行的老年峰与青年峰之间陡峭而狭窄的山脊上,海拔2400米。</h3> <h3>整座城市全部是用石头搭建,连灰泥都没有使用,完全靠精确的切割堆砌来完成,石块间的缝隙连匕首也插不进。城中建有神庙、王宫、堡垒、民宅、街道、广场、仓库、排水渠等,图中左下侧环绕的就是乌鲁班巴河,正中间高高的山峰被称为古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脸”,而山的最高峰“瓦纳比丘”恰好是他的鼻子。</h3> <h3>顺着崎岖不平的山道,我们努力向上攀登。</h3> <h3>约15世纪前后是马丘比丘的鼎盛时期,但这座古城到底是干嘛建的?考古学家们也众说纷纭,是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军事要塞?还是藏匿金银财宝的场所?是印加贵族的休闲度假庄园?还是祭祀太阳神的宗教之地?至今仍是世纪之谜,因而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游客纷沓而至,来一窥印加文明的神奇。</h3><h3><br></h3> <h3>古城遗址中梯田和阶梯保存得最为完好,并且还有大量的水池通过相互间由穿凿石头制成的沟渠和下水道联系,构成完整的灌溉系统。至今还没有人弄明白古印加人是如何将重达20吨的巨石搬上马丘比丘山顶的。这座古城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各个谜团,更是印加人无与伦比的智慧啊!</h3> <h3>结束马丘比丘的游览,在返回库斯科途中,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两朵羊驼样的云彩,这是难得一见的吉祥之云哦!</h3> <h3>秘鲁游览的第三站,我们来到秘鲁首都、因年降雨量不足5毫米被称作“不雨城”的利马,参观了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利马古城区,包括圣马丁广场、利马大教堂、唐人街、总统府等。这是圣马丁广场中央圣马丁将军的骑马雕像,他曾率领军队为秘鲁、智利、阿根廷三个国家的独立解放立下不朽功勋,被视为这三个国家共同的“国父”和南美民族解放的英雄。</h3> <h3>圣马丁广场东侧的利马大教堂里居然停放着第一个踏上秘鲁土地的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的干尸,他既是征服秘鲁的侵略者,又是利马古城(包括圣马丁广场)的建设者,估计政府当局心情也是十分矛盾的,当今天的秘鲁人踏入教堂,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这段辛酸的历史吧。</h3> <h3>利马市政厅门前花团锦簇,与那橘黄色的外墙很是协调哎。</h3> <h3>利马的海滩有着独一无二的、呈锯齿形登陆的海浪哦!</h3> <h3>在海边的爱情公园小憩,品赏南半球的秋景与落日霞光。</h3> <h3>告别秘鲁,我们来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它像一支又细又长的毛笔,从北到南长达4270公里,东西方向最窄处不到90公里。我们先后登上了有“空中花园”之称的圣卢西亚山和圣母山,居高临下欣赏全市的景观容貌,突然发现圣母玛利亚与远在里约耶稣山上的儿子目光朝向完全不一致哦。</h3> <h3>在登山的缆车站里等待上山,那可是一人一步一个脚印哦!</h3> <h3>圣地亚哥武器广场上矗立着西班牙殖民者瓦尔迪维亚的骑马铜像,他既是智利的入侵者,也是第一任智利皇家总督,武器广场也是他下令建设的,他最后遭到反抗运动俘虏并且被马普切人杀害,死后智利还有个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叫瓦尔迪维亚,事物总是这样矛盾得让人无法排解哦!</h3> <h3>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广场西北角的印第安人雕像了。据说因为广场上的瓦尔迪维亚雕像骑着马,而马并非南美土著动物,系殖民者带入,印第安人视马为神物,该造型引起了印第安人的不满,曾引发过多起游行抗议行动。政府当局为平息印第安人的愤怒情绪,才专门在广场的对角方向塑造了这座充满悲苦愁容、又饱含希冀向往的印第安人石雕头像,以示“一碗水端平”吧。</h3> <h3>在智利总统府广场上巧遇执勤的卫兵,又一起围上去“人来疯”啦。</h3> <h3>晚上庆祝南美之旅行程过半、任务过半,我们在这里享用智利风味烤肉,品尝智利葡萄酒,并和圣地亚哥的艺术家们愉快互动,一起参加民俗歌舞表演啦!</h3> <h3>智利的第二站,是我们此行南美的重头戏之一-------复活节岛。复活节岛深藏在南太平洋中央,距离圣地亚哥3700多公里,飞机单程需要5个小时,距离最近的新西兰也有3900多公里,几乎是与世隔绝哦,因被荷兰西印度公司的探险队在1722年复活节这天发现故得此名,而岛上的土著波利尼西亚人,则自称叫拉帕努伊岛(意为“世界的肚脐”)。</h3> <h3>复活节岛最吸引我们的就是这岛上的石像了。至今岛上仍保存着近千尊石头人像,面目表情大小各不相同,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莫埃。它们是什么人雕刻的呢?象征着什么?人们又是如何将它们从采石场运往几十公里外的海边呢?甚至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的杰作。1995年复活节岛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h3> <h3>被石块圈住的中心那个最大的圆石头据说就是世界的肚脐,导游说其实它是一块磁石,能表明东南西北的方位,岛上的妇女生孩子时多会来这里,有助产作用。</h3> <h3>虽然搞不清这些石像的来历,但并不妨碍我们与他们亲密接触一下------不过岛上对这个保护得特别严格,每尊石像都有保护线,谁也不能逾越。</h3> <h3>除了矗立在海边的石像外,在岛上还有许多这样的遗迹,有的是风化毁坏的石像部件,有的是半途而废的未完成石像。</h3> <h3>我们背后就是制造石像的采石场,最大的一尊未完成石像高达21米,单就一顶帽子就重达十几吨,估计按照他们的能力,不借助现代设备是没法把他运出去了。</h3> <h3>智利旅游的第三站,我们来到距离圣地亚哥约两小时车程的瓦尔帕莱索市参观。瓦尔帕莱索是一座港口城市,智利国会所在地,整座城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曾经是南美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港口。因城市依山而建,房屋建筑的色彩斑斓而被叫做”好色之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瓦尔帕莱索的港口运输虽因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每年仍有大约50艘国际邮轮造访这里,港口的集装箱货运依旧繁忙,智利的水果、葡萄酒和铜矿石等都从这里出口。</h3> <h3>瑞士赠送给瓦尔帕莱索的花钟</h3> <h3>美丽的滨海风光</h3> <h3>在海边乐不思返的团员们。</h3> <h3>南美之行的第16天,我们来到了此行最后一个国家---- 阿根廷。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座十分欧化的城市, 高楼林立的街区,随处可见的绿地花坛,欧式雕塑比比皆是,圆顶尖顶各显风骚,整个景观容貌远远好于我们先前到达的城市,怪不得有南美巴黎之美誉呢。图为立于七九大道中央的、为了庆祝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400周年而建造的方尖碑,下方的BA是该市的英文缩写,旁边的奥运五环是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唯一经过的这个南美城市。</h3> <h3>我们的游览也就沿着当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的路线,一路参观了方尖碑、五月广场、玫瑰宫、总统府、女人桥等著名景点,还在阿根廷探戈的发源地博卡街区体验了一把学跳探戈的奥秘。(受全文篇幅的限制,就不一一上图啦)特别要说明的是,这张玫瑰宫照片是作者不惜爬到一人高的圆柱上才拍到的哦,全团仅此一张。</h3> <h3>因形状像女人的高跟鞋而得名的女人桥,桥体可以平移90度打开,方便大型船只的进出。</h3> <h3>在帕拿纳河上游览老虎洲。</h3> <h3>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向南飞行3小时,我们来到此行的又一个重头戏------阿根廷大冰川国家公园。布宜诺斯艾利斯30度的气温,到这里只有8度,完全是两个季节啦!蜿蜒前行的公路,时隐时现的皑皑雪山,很有点像去年我们玩过的冰岛哎!</h3> <h3>当大巴车拐了个弯,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欢呼起来,这是世界上极少有的仍活着的冰川,47条发源于巴塔哥尼亚冰原的冰川,每天以2米的速度向前推进着,密密麻麻、挤挤搡搡地矗立到我们眼前,最靠近水面的部分不时会崩塌下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真是太神奇、太激动人心啦!</h3> <h3>导游说游览大冰川可以有两种方式,乘游船、或步行,各自都需要一个半小时,考虑到我们都七老八十了,步行游览恐怕不安全,还是选择了坐船观赏,可是从我的内心来讲,还是希望二者都要哦!</h3> <h3>展现在我们前面的就是莫雷诺冰川,她是阿根廷国家公园中最大并最壮观的一个,宽达6公里,绵延30多公里,像一堵几十米高的冰墙挡住我们的去路,开游船的司机从不敢靠得太近,就怕那随时发生的冰崩危及游客的安全。</h3> <h3>就在说话间,随着一声巨响,两根大冰柱轰然倒塌,我只来得及拍到它刚刚倒下的身影。</h3> <h3>离开了大冰川,我们继续向南飞行一个半小时,就来到了世界的尽头火地岛,这是离南极最近的地方,所有开往南极的邮轮都要在这里补充给养,世界最南端的乌斯怀亚小镇也因南极考察的兴起变得繁荣兴旺起来。</h3> <h3>在这里我们参观了世界最南端的港口码头、火车站、邮局、公路、国家公园,在最南端的中国餐馆里品尝帝王蟹,观赏火地岛的日落日出,感觉遥远得似乎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啦!</h3> <h3>站在世界的尽头,发出我们的问候。难忘的南美四国之旅,即将在这里画上句号。再见,火地岛!再见,阿根廷!再见,南美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