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参加岳家拳武术比赛随笔之三一一文苑撷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4月3 日晚上,我们从太行大峡谷,回到了汤阴县。晚上精忠武校赵校长设宴招待大家。政协副主席卢福先生又在百忙之中赶过来看望我们。他和我相约,一定要到东北(黑吉辽蒙)来做客,由于河南乡音的关系,我戏称道:“喝急了懵”,汤阴县领导这种待客如亲人,善始善终的情谊让人感动。 4月4号早上,我和帅世锋,郭灿又来到岳飞庙广场练习八极拳。离开广场的时候,我们向岳飞庙、向尽忠报国的匾|额,共同深深鞠了三躬,以此来结束这次汤阴之行。 早饭后张业金校长率队赶赴回程,我也要去安阳转车回东北了。陆全振老师,崔振乾老师和我同行,坚持要把我送上车。与帅士峰、郭灿依依惜别后,我乘公路客车奔安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汤阴古城,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岳飞故里,我一定还会再来这里! 从汤阴回程向北,客车行驶了一个小时,就到了安阳市。安阳市是河南省最北部的地级市,同河北省的邯郸市一桥之隔。安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而且因为是商朝的首都,又有中华第一都的称谓。在古代有殷,邶、相州,彰德府之称。夏朝和商朝就曾经成为了都城,尤其是商朝第20位君主盘庚迁都这里以后,商朝中后期在此建都282年。安阳殷墟是中国目前为止最早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安阳是甲骨文发源地,是周易的发源地,安阳是诗经邶风的发源地,应该说安阳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安阳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这里成为了许多历史大事件上演、成为了许多重要历史人物指点江山、金戈铁马的舞台。我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子,能驻足于这片土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风韵,应该说是一次意外的收获。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安阳市有众多的古迹,鉴于时间关系我选择了去殷墟、去汉字博物馆,去袁林的独自旅游的路线。十点我从所住宾馆打听好路线后出发,乘旅游专线六路直奔殷墟。|</font></h3> <h3> 一片甲骨,震惊世界!</h3><h3><br></h3><h3> 这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北京做官的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一一 甲骨文的发现者。</h3><h3><br></h3><h3><br></h3> <h3> (一)</h3><h3><br></h3><h3> 殷虚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五A级景区。殷为地名、墟有居住地的意思。殷地是中国商代后期280年间的都城所在地,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然而随着历史风云变幻、朝代的更迭,地面上早己了无痕迹了,只有在古书中有着这样那样这记载。而这一远古的曾经无比辉煌的灿烂的文字、文化、宫殿、青铜器的“地片”的集中地,长眠在地下已经3000多年了。</h3><h3> 殷墟的遗址在洹河岸边一个叫小屯村的地方。这一带地势略高,从战国以来,特别是隋唐时期,曾经被当作埋葬亡灵的地点。明朝时,这里才又成为了居民点,清朝末年,小屯村的居民们在耕作时,经常从地下挖出来碎骨头片。人们传说,这些骨头就是“龙骨”可以治病,于是村民们就收集这些骨片,有的卖给中药铺。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为有病买药,在北京的中药店中,看到所谓的龙骨上刻的是一些古老的文字,进而考证出这所谓的龙骨就是商朝殷人的刀笔文字“甲骨文”。从此经过诸多历史学家、文字学家以甲骨文的记载为第一手材料反复考证,终于证实了这里就是盘庚迁都后的都城,刻在在甲骨上的文字就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汉字,通过殷墟都城的发掘,我们看到了商代宫殿建筑的庄重肃穆,质朴典雅,通过出土的文物,我们看到了美轮美奂的青铜器、玉器、兵器、车马和技术高超的手工业品等,他们在诉说着我们汉民族人们3000年前的智慧和勤劳。</h3> <h3> 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中,是铸造技术工艺最为精美的礼器。这是最大最重的后母戊大方鼎。关于这个大方鼎的名字,还有一段儿趣话。我们中学时候学的教材都称“司母戊鼎”,是郭沫若先生所命名。后来许多学者纷纷提出,应该是“后母戊鼎”。司也,后也,“这一争论到现在也没有统一。但这并不影响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的地位,它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从2002年起,就被列入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名单。</h3> <h3> 这是后母戊大鼎出土的地方一一 安阳武官村,出土所在地是商朝的王陵地区。大鼎1939年被吴姓村民探宝出土,北平的大古董商准备出20万大洋的价钱购买,而占领了安阳县城的日军也得知了消息。以吴培文为首的吴姓村民和乡亲们重新把大鼎又埋入了地下。日军第一次来了一百人把吴家大院儿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第二次,日军来了三辆大卡车,在村头架起了机关枪,还是 没找到;这之后,吴培文花20元大洋,从古玩商处买来了一个青铜器的赝品,藏在自己家的炕洞里,不久以后,日本兵和伪军又进村了,直扑吴家后院扒开了吴培文的炕,抢走了这个青铜赝品。</h3><h3> 以吴培文为首的吴姓村民们和乡亲们为了保护国宝,在吴家大院三次转移埋藏地,使国宝免遭日寇掠夺,直至抗战胜利。</h3> <h3> 妇好(读音子)墓是殷墟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据考证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妇好墓的随葬品极为丰富,有青铜器,玉器,宝石,象牙等1926件。断定她王后的身份,甲骨片的文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墓中16个殉葬人的骸骨,也是奴隶社会人与人关系的铁证。</h3><h3> 我在读史中,曾经看到过妇好帮助丈夫啇王武丁的事迹。他是商代23代王武丁众多妻子中的一位,他不但帮助作为君王的丈夫处理国家大事,还曾多次率兵出征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啇王宠爱,也受到臣民们的拥戴。</h3><h3> 在妇好墓前,有一尊根据她本人DNA而获得的原貌而照之雕成的她的汉白玉雕像一一中国最早的女将军雕像。只见她目光烔烔,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英姿和风采。导游说,她手持的这件龙纹大铜钺,是她生前曾经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重九公斤。她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想起今天有些人拿着不足一斤的刀剑舞练了几天,就成为大师了,不觉哑然而笑。</h3><div> 武丁小的时候,被父王送到太行山王相岩的深山里去和奴隶为伍,去锻炼意志和能力,他在贫苦的劳动中结识了胸怀大志富有谋略的奴隶傅说,并后来任他为相,他又有这样一个好的妻子,因而创造了商王朝的“武丁中兴“的繁荣时期,武丁幸哉!</div> <h3>这是甲骨文中关于妇好的记载。</h3> <h3> (二)</h3><h3><br></h3><h3> 离开殷墟时己下午两点,转乘旅游三路去中国文字博物馆。建筑在甲骨文的故乡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它以出土文字文物为支撑,荟萃了历代文字样本精华,让游客一日而思骋千年,尽览中国文字从远古的婴儿时期,发展到今天的硕壮成年的光辉历程。</h3><h3> 文字是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一座全面反映、专题研究中国以汉字为主的各民族的文字、文字历史、文字文明的专题博物馆,通过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史,反映中华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展现中国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将对我国文字、文化、文明的传承和保护、研究和发扬,产生深远的影响。</h3><h3> 中国文字博物馆场馆的建筑本身,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由字坊广场、主题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多组建筑组成。在字坊前面依次穿过宽阔的广场两侧的甲骨拓片标本林,向文字博物馆走去,不但感觉到博物馆的气度恢宏,而且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h3> <h3> </h3><h3> 徜徉在馆内,看到从甲骨,金石,竹帛,纸质等文字载体的邅变,看到汉语书面语言由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的变化,不由得想起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及文化: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然而,四大古国的文明,除了中华文明以外,其余三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全在历史长河之中销声匿迹了,只有中华文明唯一绵延至今。</h3><h3> 古巴比伦王国早已消失在沙漠中了,现在建立在当初那个巴比伦文明发源地上的国家,是被称为伊拉克的国家,但它与古巴比伦王国,一点关系也没有了,当年那个曾经无比繁华的空中花园一一古巴比伦王国,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遗址:</h3><h3> 古埃及除了留给后人几座谜一样的金字塔和至今解不开的文字外,再无任何曾经辉煌的,文明的迹象和证明了;</h3><h3> 今天的印度也不是古代的印度,古印度的代表“哈拉巴文化”经过异族的几经侵略和摧残之后已经灭绝。1947年印度独立后建立了共和国,虽名为印度,但是古印度的文明在现今的印度几乎没有得到保留,连考古发现的文字都无法解读,这说明现今的印度语言和古印度语言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印度的原生文明已经彻底消灭了。</h3><h3> 中国几千年来也和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样,不断遭受异族的入侵和文明的摧毁:</h3><h3> 五胡乱华时期,中原腹地的汉人几乎被入侵的胡人屠戮殆尽,北方汉人纷纷向南迁移;</h3><h3> 北宋末期,崛起于东北的女真人灭亡了北宋,同样在中原地带对中华文明带来了严重的摧残;</h3><h3> 元朝和清朝,是中国两次最大的被异族统治的时期,但是一个被推翻,一个被中华文化同化;</h3><h3> 1840年到1945年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世界列强纷纷侵略我国,割地赔款、传教布道,尤其1931年以来,日本侵略我国长达14年,妄图从根本上摧毁中华文化,但是中国文化依然没有消亡。</h3><h3> 中华文明没有因异族多次入侵而被消灭摧毁,能在四大古文明当中独存至今,整个中华文明体系,包括历史变迁、制度更迭,文化发展,技术发展,风俗习惯,都由中国祖先发明的文字一点一滴的记录了下来,并且延续至今,而且 随着历史长河的奔涌,我们的文字却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稳固,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该引以自豪的一件事儿。</h3><h3><br></h3><h3> 我们的历史越来越悠久,我们的文字越来越成熟。而且我们的汉字,是我们汉民族的生活记录和写照。那些象形字的美丽图案,那些指示字的聪明简练,那些会意字的智慧机智,那些形声字的简洁方便,转注假借的幽默俏皮,都证明着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以前的智慧和不断走向成熟的非凡经历。</h3><h3> 我们天天和文字打交道,不知道有没有这种的自豪感?我是个中文系的学生,在大学里首先学习的就是中国语言知识,从在大学课堂上学习甲骨文开始,每天秉笔书写汉字的时候,仿佛感觉到不仅仅是在写字,而且是心灵在舞蹈。而今天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在这丰富浩瀚的文字文化的海洋里,我才更深一层的认识到了,汉字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源!</h3> <h3> 博物馆从甲骨卜辞到青铜铭文,再到竹简帛书,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文字统一的雕版印刷,全方位的展现了中国文字的历史源流。</h3> <h3> “钟鼎千秋”主要展示商代、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金文。</h3><h3> “物以载文”主要是以简牍,帛书、陶器,玉石,货币、玺印等为载体的先秦文字。</h3><h3> “说字传义”主要展示历代字书、汉字教育、标准化简化改革和汉语拼音方案。</h3> <h3> 3000多年以来,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音、形、意为特征的汉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这对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h3> <h3> 中国文字博物馆,您展现了中华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文明!</h3> <h3> (三)</h3><h3><br></h3><h3> 离开中国文字博物馆,己是下午五点,我冒着星星细雨赶往袁林。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在我心目中,特别钦佩在晚清风雨飘摇中支撑危局的汉臣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他们都是中国政治舞台上重要的人物,虽然他们都和戏台上鼻梁上画着白粉的曹操一样,受着人们的诟病,但是我们除了在所学的历史书上看到的,他们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卖国贼,窃国大盗之外,或许就没有看到他们的另一面,这是我这些年来对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不敢苟同的一面。就说这位葬在安阳洹河北岸的袁世凯吧,这个曾经迫使大清帝王退位、结束中国封建社会但并没有血腥味;这个曾经使一代伟人孙中山只称临时大总统、而为他甘愿让出了共和国总统位置的人;这个创造了号称北洋军糸、其谋臣部将前赴后继连续统治中国长达20年之久且使社会日趋开明进步的军事政治经济集团首领,一言蔽之曰“窃国大盗”,似乎不太公允,最低他是有能力的。因为孙中山、袁世凯都是清末民国初中国最耀眼的明星,而且是孙中山亦不敌的政治对手,所以一个窃字似有以偏盖全之嫌。我曾经到南京拜谒过中山陵,如果再能拜谒袁林,那就能一尽我对创造中华民国共和的两个伟人之凭吊之情了。</h3><h3> 我匆匆赶到售票处,这时已经五点多了。 几位正在等待下班的售票员说,今天不售票了。我无奈径直向大门走去,一位正在组织游客出园的女工作人员拦住了我,说没票不许入内。我说售票处不卖票了。她说没有票不能进园。我说,我从东北特意赶来,今天晚上的火车,能不能让我进去看一下?她说不行。我从兜里掏出20块钱放在她面前的桌子上就跑进了大门。</h3><h3> 整个袁林占地近140亩,袁林建筑群既仿明清帝陵建筑之规制,又吸取了西洋建筑风貌,形成了中西合璧、风格迥异的陵园建筑特色。它袁林以神道为中轴线,照壁,牌楼,碑亭,东西配殿,景仁堂,墓台等建筑承袭了我国传统建筑样式,但它的墓冢则仿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濒河庐墓的形制修成。这既是当时中华民国历史情况的写照,也符合袁世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人物的身份。这里埋葬着袁世凯及其后来病故的原配夫人于氏。袁世凯一妻九妾,他去世后,只有他的四姨太太,来自朝鲜的吴氏当即吞金殉节。而这位最忠贞的四姨太太,因为“妾不入坟”却只能埋在距袁氏夫妇墓正西的500米处而独向黄昏。这位来自朝鲜的吴氏四姨太还真的让人尊敬。</h3><h3> 1952年11月,毛泽东视察黄河沿岸路过安阳时,毛泽东来到了袁林,地方官员大约是出于讨好地说,“袁林是要平掉的”,不料毛泽东不以为然地说,“不要平嘛,还要保护好,留作反面教材。”毛泽东这句话使袁林得以存留,但做反面教材这句话,也给袁世凯定了性。毛泽东最信任的秘书之一陈伯达1949年就写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一书,这是陈伯达的自己研究的成果,还是揣摩毛泽东的心意而为,就不得而知了。但我们知道陈伯达后来被毛泽东无情地打倒了,毛泽东并宣言,“30多年来,我和这位理论家,在重大问题上从来没有合作过”,不知道对待袁世凯的看法上,算不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h3><h3> 当时博古通今的毛泽东向陪同他的安阳地委的官员们提出一个疑问,“袁世凯的老家是项城,他为什么不回项城安葬呢?”地方官员均答不出来。毛泽东也未再说下去。是他真的不知道原因,还是以此考问这些官员们的历史文化水平,就不得而知了。项城是袁世凯的老家,虽然也在河南省,可是在河南的最东南,安阳在河南的最北端,两者相距数百里。关于袁世凯选安阳为墓地,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袁世凯认为洹上村风水好,他在小站训练北洋六镇新兵的时候,就买下了这里洹上村的200多亩土为居住地。后来受到朝廷的排挤,他就托病隐居到这里。而他的墓地距离洹上村不远,这里南临洹水,东北有韩陵山,西北有寿安山。两山一河遥相呼应,而且两边一边是殷商故地,一边是周文王演周易的地方,故此袁世凯选中此处为墓地。袁世凯的三女儿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一书中,说出了另一个原因。原来袁世凯弟兄姐妹共九人,除去他的长兄袁世敦是嫡母所生外,其他八人包括袁世凯均是庶出,袁世凯的生母是刘氏,后来刘氏死在天津,袁世凯当时是直隶总督,他运生母刘氏灵柩回项城安葬,但是他的长兄袁世敦以刘氏不过是庶母,所以不准进祖坟正穴。袁世凯和他长兄多次争执,但这个袁世敦却不管这个弟弟是什么正二品、全国 八大总督排名第一的直隶总督,就是不同意。最后,袁世凯无奈,只得又重新买了新的坟地一一安阳洹上村安葬了自己的母亲。由于生母未被尊重,袁世凯愤然迁藉,并和袁世敦不再往来,也不再回项城老家,而是在安阳洹上村定居了,直到他做了民国大总统依然如此。所以,袁世凯临终时也惦记着自己的归处,要回到安阳去陪伴其生母刘氏。他没想到的是,为他忠贞吞金殉节的四姨太吴氏,也遭到了他生母的遭遇。</h3><h3> 我在袁林里盘桓、思忖着袁世凯一生的得失,突然从对面走来了最后的一批游客,见有一个导游。我就上前问她,袁世凯的墓地为什么叫袁林呢?这位导游说,袁世凯死后,他的大儿子袁克定,最初想仿效历代帝王把自己父亲的墓地称为袁陵。但是,袁世凯的生前至交也是当时的主政者徐世昌却反对。他说,“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林、陵谐音,《说文解字》上所载陵、林二字可以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这多好啊!”徐世昌不愧是袁世凯的至交啊,他的建议足以使袁世凯含笑九泉之下,自古帝王之墓为陵,圣人之墓为林,袁世凯墓仿孔林,关林,而称袁林,最低把袁世凯抬到了圣人的地位,又避开了帝王陵之嫌,又免去了将来历史上可能出现的麻烦,徐世昌亦不愧为一个学者型的政治家!</h3><h3> </h3><h3> </h3> <h3> 前些年我们在对袁世凯秉政掌国的的评价中,除了一个“窃”字还有就是一个“卖”字。这主要是指与日本签订21条这件事上。其实袁世凯签订21条是和李鸿章签订的条约一样,都是弱国无外交的范例。1894年的甲午海战到1915年的21条签订,真实的历史情况是日本越来越强大,在袁世凯看来这是中华民国、也是他本人的奇耻大辱。在最后决定签约的会议上,他说“我国国力未允,目前尚难以兵戎相见,故权衡利害,而不得不接受日本之最后通牒,是何等痛心!何等耻辱!经此大难后,大家务必以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袁世凯还下令把5月9日定为国耻日。以此警示国人勿忘国耻,誓雪国耻。</h3><h3> 评价袁世凯应该把他放到那个历史时期和国际的大环境当中来看。简单的贴上“窃国”“卖国”的标签儿,恐怕是最容易的事儿,但也是最误事的。这方面倒是宝岛学界的史论较为公允。</h3><h3> 当我走到出口的时候,那位女工作人员还站在那儿,我因为闯进了园林有点儿心情惴惴,可是这位女工作人员却还给我那20块钱并说,“看来你不是一般的游玩的,因为我看你记了很多东西。”我很受感动,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声:谢谢!</h3><h3><br></h3><div> 再见了!安阳。</div><div> </div><div> 深谢了!安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