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群英汇周三————数学老师们如约而至,本次数学教研活动由四年级组主办,共有三个环节,评课促提升、分享共进步、汇报传精髓!</h3> <h3>篇章一 评课促提升</h3><h3> 为了使我校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学校特举办"梅园杯”教坛新秀基本功大赛,以赛促提升。本次教研活动就卢德珍和高敏老师《有余数的除法》进行分析点评。唐校和教科室的苏主任、李勇主任分别从除法的本质平均分的"等分"和"包含"两种情况做了点评。唐校还建议年轻教师提前预设学生,并做好应对工作,发展教育机智!唐校和老师们中肯的评价和建议,相信年轻老师们定会吸取经验,不断学习,弥补不足,快速进步!</h3><h3> </h3> 篇章二 分享共进步<div> 读懂孩子,你的教学就有了温度;读懂数学,你的数学就有了深度。学习大师,寻找大师的足迹!继4月18日学习吴正宪老师课堂以来,老师们都深有感悟,学到了很多"干货",并在课堂上加以践行!</div><div> 我们来听一听各位老师的想法:</div><div> 高秀莲老师:以问题的方式进入课堂,深深切入学生的脉搏,这样老师就与孩子站在了同一线上,也了解了学生的起点。</div><div> 李勇老师:吴老师为学生打开了分数和面积的数学大门,同时也为我打开了教学的大门:读懂教材,抓住教学的本质;读懂孩子,关注不举手的学生,满脸迷茫的学生,及时发现问题。</div><div> 赵晓薇老师:上课前先追问自己。反复追问,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怎样讲怎样说孩子才能理解。</div><div> 刘冬梅老师:要耐心地与孩子真诚的交流,鼓励孩子,唤醒孩子。</div><div> 卢德珍老师:钻研教材。把握教学本质和教学知识的核心。多读书,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div><div> ……</div><div> 张校长建议: 每个老师的能力参差不齐,学多少,用多少,要切合实际!"十二字"总结:抓住根本 拓展延伸 问题引课 时刻设疑 自主学习 思维碰撞。</div> 篇章三 汇报传精髓<div> ——苏永亮主任外出学习汇报 </div><div> 苏主任前往南京学习仲广群老师"助学课堂",一回来就迫不及待的与我们分享所学所想! </div><div> 什么是"助学课堂"?解释为三助,即自助,互助,师助。</div><div> "助学课堂"到底改变了什么?教师指向改变:由"授人以渔"到授人以鱼+渔;教学理念改变:由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幸福指数的提高:由欣赏学生而生教育幸福。</div><div> 什么是一堂好课?好课,能将您从冗繁的讲解,不停的提问中解放出来,让您不在照本宣科,让您不在目中无人。让您欣赏到孩子的智慧和创造课堂里,能绽放出童声,充盈着掌声,笑声,辩论声,洋溢着主体美,力量美,震撼美,这样的课堂才是值得我们用毕生精力追求和用心经营的课堂!</div><div> 三个问题,让我们了解到"助学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正是我们需要的课堂!</div> <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次教研活动以学习为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带着求知欲,带着知识,让我们不断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