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好

沈剑钊

<h3>  事隔三个月,2016年10月7号再次迈进学校的大门,不同的是身份的转变,从一个学生转变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师说》里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h3> <h3>  “爱学生”与他们的顽皮比起来,脆弱的不堪一击,尤其是一个从背景看上去更像一个学生的我在面对这一状况时,往往都是“声嘶力竭”的上完一节课,然后“逃跑”似的回到办公室。我以为会一直这样下去,我也害怕真的就这样下去……很偶然的看见上课爱聊天的那个男孩课桌的一幅画,画的一个动漫人物,“谁画的?”他有点不好意思了,跟那个在课堂上聊天的形象相差万里,“我画的,老师。”“描的,还是自己画的?”“我看着练习本上画的。”“喜欢画画吗?”“嗯。”“你可以去学美术啊,专业一点,文化课的分要求还不高……”我不知道那个五班的学生有没有听进我的话,但是这偶然的,短短的几句对话,却成为我与学生沟通的一次“十三届三中全会”,它改变了我在面对纪自律能力差的学生时的心境,我发现了那个喜欢睡觉的学生唱歌特别好听,我发现那个总是低着头的女生很漂亮……我学会了自动切换课堂上的我和课间的我,我依然“声嘶力竭”的上课,但是我不再“逃跑”回到办公室了。</h3> <h3>  我喜欢学生问我“为什么?”只要我觉得有价值的,我都愿意去回答。第一次面对“为什么”卡住,是讲到“张骞是通西域第一人”时,坐在第一排学生自言自语的说“真的是第一个到达西域的人吗?之前就没人到过那里?”这是一个值得点赞的“为什么”,因为我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好在“卡住”一时,我就作出了解释“从规模上,对后世的影响上,以及官方行为这些角度看,他称的上是第一人。”接下来的“卡住”却是一直卡到下课……讲八国联军侵华那课,学生问我“为什么八国侵华,却要与十一个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回去赶紧查资料……其实备好课,设计再完美的课,都要有一个最基础的出发点:学生所思,学生所想,学生所惑……</h3> <h3>  “教学相长”,用这四个字概括从教一年多的我与我的学生再恰当不过,我经历了他们的成长,他们见证了我的成熟。他们的一句“老师我们愿意听你的课”,他们的一个点头,他们的一声问好,一点点积累成我的满足,我的学生,才是我职业生涯里最具含金量,最璀璨的荣誉证书。</h3> <h3>  看到一篇文章说,“教育是一场师生互相取暖的修行”;看到一个班主任的寄语道,“请用一颗悲悯之心看待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看到一个家长说,“希望他们的孩子拥有一个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我愿意做这样的一名教师,并为之一直努力……</h3> <h3><font color="#010101">  今天我已为人师表,我把当年老师送我的话传递给我的学生,一句是高三的班主任写给我的“把努力留给自己,把结果留给命运”;一句是研究生毕业时导师的寄语“你只管善良,上天自会考量”。祝愿我和我的学生越来越好。</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