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 谨以此篇图文献给坚守在乡村故土的劳动者!</font></b></h1> <h3> 世上有许多美好的歌,有粗犷的草原牧歌,有高亢的西北民歌,也有悠扬的江南小调……</h3><h3> 最美、最接地气、最荡气回肠的是田园牧歌。只有它,唱出了千万年来的悲欢离合,唱出了千家万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韵味,唱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h3> <h3> 从呀呀学语开始,孩子会背的第一首诗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欲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h3><h3> “春雨惊春清谷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沉睡了一个寒冬的土地终于醒来了。布谷崔春,百花齐放,正当溶田翻地,播种,插秧的时候。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希望来自春天。</h3><h3> “夏满芒夏暑相连”。春天的付出终于赢得绿遍田园,再慢慢由绿装换上了象征希望象征富裕的金色盛装。人们最高兴的是这个时候,有了粮满仓心不慌的喜悦和安全感。</h3><h3> 多少人少小离家老大还,念的是故乡的一片土地。多少文人墨客,用毕生的精力描写田园赞美泥土的芳香,讴歌这片神奇的土地。然而,真正的作家是这些脸朝黄土背朝天,世世代代固守在这广阔天地的黎民百姓。</h3><h3> 什么都可以忘,不能忘了这一片热土;什么都可以丢,不能丢了劳动者的本色;什么都可以舍弃,不能舍弃掉在餐桌上的饭粒。</h3><h3> 在歌舞升平的时候,多听听从山间田野传来的山歌;我们在上馆子吃大餐时,多闻闻田间地头飘来的汗香味。</h3><h3> 乡土,是一幅画,很厚重的画,多少人多少代孜孜不倦地描绘。乡土,是个多情的地方,纵然你走遍天涯海角,也会念念不忘,牵肠挂肚。乡土,是希望的摇篮,是永远不能忘却的家园。</h3> <h3> 一把泥土一款陶器,可以用来酿出最甜美的农家酒,让你魂牵梦绕家乡土。一个耖箩,修修补补,修来的是香飘万里的稻花,补来了憨厚朴实的精气神。</h3><h3> 勤劳的双手能制造出千般种奇妙的珍品,能把大地托起从而撑起一片蓝天白云。健康、乐观,质朴永远属于当代农民。</h3> <h3> 披星戴月到田园,风雨无阻进山间。鸡鸣三遍早起,缝补浆洗,田间地头,柴米油盐,如今她们是新时代的当家人。抚育孩子赡养老人一肩挑,撑起了家庭的大半,顶起了乡村半边天。她们是坚守乡土最忠实的人,是时代最可爱的人。</h3> <h3> 如今的乡村,不再是一年到头只求个温饱,不止盼个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他们的眼光由一亩三分地投向了更广更远的地方。</h3><h3> 延绵不断的米粉丝连接五洲四海,架起了通往大中城市的桥梁;美食小吃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唤醒儿时记忆的香甜的地瓜干,让许多外出游子添加了几许乡愁。城市乡村那些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的食品,有哪些不是从乡土中 出,不是从农民的汗水中来?</h3><h3> 乡村的水是那样的甘甜,哺育了多少优秀儿女,乡村的土地是那样宽厚仁慈,沧海桑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也不会改变养育和包容依偎着你的人的慈母般情怀。</h3> <h3> 捧上一把乡间溪水,心明眼亮,神清气爽,优美的环境是人人向往的天堂。蜂儿酿就稻花蜜,留赠香甜在乡间。形容当下的乡村,芝麻开花节节高,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再合适不过了。</h3> <h3> 辛福的道路越走路越宽,丰收的歌儿越唱心越甜。山村狂欢,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再续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今日畅饮农家酒,来日更上一层楼,一壶米酒一身泥香,诉说人们的豪迈,谱写乡土春秋。泥腿子,走进田园,迈出乡村,走向世界。这也是当代农民的乡土梦,书写大地传奇的中国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