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月19日,白马中学召开了扶贫工作会。涂志权校长在会上介绍了我校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强调:全体参与脱贫攻坚的教职员工一定要高度重视,遵守扶贫纪律,冲锋在前,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的工作任务。学校决定:4月23日—25日,我校扶贫工作队分三个批次赴正溪、建楼和文峰镇开展扶贫工作。</h3> <h3> 4月20日,在全校教职工会上,学校领导精心布置了4月扶贫工作中的大排查、大走访任务。涂校长一再强调,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解贫困户的真正诉求。每名扶贫工作人员在会后与帮扶对象积极联系,并约定了访问时间。</h3> <h3> 缓慢通过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绵绵细雨中,我们驻足远望,从陌生到熟悉的村庄,不经不觉,我们是第二次来到这里,天,还是蓝色的;远处的山,还是那么的青;风吹过田野,还是那么的浪漫。我们,依然与正溪有关,与建楼有关,与文峰有关,与扶贫有关。</h3><div><br></div> <h3> 凌晨四点起床,五点出发,八点半到达,不敢说是因为“初心不变”,但唯一没改变的,是一份向善的心。<br></h3> <h3> 简单的早餐,饥肠辘辘的老师们充分发扬了“鸟争一口食,人争一口面”的精神,让超市老板目瞪口呆,呆若木鸡,鸡动不已!</h3> <h3> 餐毕,便是漫漫征程。坐在丁明老师的车上,让我想起了儿子经常坐的摇摇车,不仅脑壳晃,而且心里抖。</h3> <h3> 这里的山路,坑洼,狭窄,陡峭,弯急。</h3> <h3> 蒙蒙细雨,浸润了山里的土地,也让道路愈加湿滑难行。</h3> <h3> 有的地方不通公路,于是就有了田老师的气喘吁吁。</h3> <h3> 于是就有了小分队的密林穿越。</h3> <h3> 于是就有了白衣少年寻访幽径。</h3> <h3> 当然也有丁大哥负重前行却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镇定。</h3> <h3> 远远的,他看见了我们,立刻放下手里的农活,快步前趋,为了迎接我们,他还在衣角上用力地搓了搓手上的泥土,除了热情,我们感受更多的是那一份真诚,那一份质朴。</h3> <h3> 老人早已摆好了糖果,而我们,更像是回家的孩子。</h3> <h3> 这是他们的房子,冰冷的外墙,裹住了他们心灵的归宿,裹住了他们这个清贫且又不温暖的家。</h3> <h3> 我们真担心,某一天,骤雨下,这座泥瓦房会坍塌,那里面除了老人,还有在外务工的儿女们的牵挂。</h3> <h3> 带着我们小小的心意,走进农户,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挣扎,也许,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能换一个活法。</h3> <h3> 农民是朴实的,他们在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你相信他是贫困户,希望得到政府或者任何一个源自他人的救助。对于因学、因残、因病贫困,我们认真的记录,生怕因为我们的疏忽而漏掉他们对未来的希望。</h3> <h3> 涂校长是第几次去?他已记不清了,因为那里贫困的状况,一直是他心中的牵挂。</h3> <h3> 陈老师在认真记录着他们之间的谈话。</h3> <h3> 走访时的一张合影,笑容已飞满了脸颊。</h3> <h3> 田大师早已削去他的飘飘长发,用心中的画笔,与农人描绘脱贫的方法。</h3> <h3> 座谈会,一问,一答,了解真实的想法,把问题记下。</h3> <h3> 用哥们儿的方式拉进距离,以朋友的语气聊天拉呱。</h3> <h3> 方主任还走进了建楼小学,看看在那儿学习的山里娃。</h3> <h3> 邓校长与农家说了一茬,曾雪梅老师又去说一茬。</h3> <h3> 邓校长没说完,又说一茬。</h3> <h3> 还记得上次去的时候,这个老人在我的印象中精神矍铄,满头白发。</h3> <h3> 促膝而谈,屈主任告诉他,国家的扶贫政策不会假,只要我们努力,摆脱贫困不在话下。</h3> <h3> 花书记用心在倾听着诉说,用笔在不停地勾画。</h3> <h3> 韩主任与两位老人,聊得亲近,融洽。</h3> <h3> 这户人家,住房条件那么差,王主任的心中,像倒了杯苦茶。</h3> <h3> 肖老师本在请假,因为扶贫而速归,这种精神值得一夸!</h3> <h3> 阴雨绵绵,也没能阻止赵校长扶贫的步伐。</h3> <h3> 农户外出务工,谭主任去了学校,看望在那儿读书的孩子,告诉她,努力学习,你一定能改变现在这个家。</h3> <h3> 易总在不经意间,与农家谈了很多心里话。</h3> <h3> 刘主任与她亲切交谈,就像姐妹,亲如一家。</h3> <h3> 赵老师把与帮扶户的感情,用心连,用手搭。</h3> <h3> 这家的小孩,对我们的到来,有点羞涩,也有一点点惊讶。</h3> <h3> 泥泞小路的那头,罗主任知道,还有一户农家在等着他。</h3> <h3> 这一场雨,能滋润万物,希望也能滋润这些贫困的家。</h3> <h3> 围在一起,说说心里话,畅谈增加收入的方法。</h3> <h3> 曹老师与老人拉拉家常,聊聊打算,话一话桑麻。</h3> <h3> 郎兰老师用心在倾听着农人说的话。</h3> <h3> 王老师在认真记录农人的想法。</h3> <h3> 在农人的指引下,不怕满脚粘满泥巴,也要去看看他家的田地,云未消,雨未霁,一路汗洒。</h3> <h3> 老人的眼神,给我们心灵的冲击,真的很大!</h3> <h3> 我们坚信,只要心中有梦,定能把穷根拔!</h3> <h3> 杨老师满脸笑容,意气风发。</h3> <h3> 许来军走得最远,我们离开的时候,他才刚到农户家。</h3> <h3> 走完这一家,还有另一家……</h3> <h3> 农人们自己做的茶,开水冲一泡,山里的味道,氤氲绵长,香留齿颊。</h3> <h3> 路遇猪牛群,个个膘肥体壮,这也是农人们一年的希望。</h3> <h3> 蜜蜂,蜂蜜,相信未来的生活也是如此,勤劳而甜蜜。</h3> <h3> 扶贫之路虽然艰难,但我们一直在路上,用照片记录我们的汗水与欢乐,我们不仅记下了农人的生活,也记下了清冽的山泉。</h3> <h3> 不知名紫色的小花。</h3> <h3> 酸得发苦,吃得却开心的野樱桃。</h3> <h3> 还有鼓起腮帮子也吹不开的蒲公英。</h3> <h3> 这里的青山绿水能养一方水土,一方水土能养一方百姓,一方百姓依靠勤劳的双手,一定能脱贫致富,拥有更好的生活,更温暖的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