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b04fbb">——2018年海南省“数学文化”项目实验老师培训暨第二届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font></h3> <h3><b>活动主题:</b>搭建数学文化教学平台,推进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h3><h3><br></h3><div><b>活动时间:</b>2018年4月24-27日</div><div><br></div><div><b>活动地点:</b>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div><div><br></div><div><b>参会对象:</b>“数学文化实验项目”第一批和第二批实验学校</div><div><br></div><div><b>活动意义</b>:数学文化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有利于推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div> 根据省厅下发文件要求,我校作为小学“数学文化项目”实验校,赴三亚市参与本次活动。<div> 我校符伟胜校长对本次活动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儋州市西华中心小学数学文化课题组,为了更好地建设本校特色数学文化课程,在课题组组长符伟胜校长带领下,我们项目组三位老师(数学组长黎秋兰、数学老师陈燕飞和曾华滨)来到了本次活动会场。</div><div> 追星行动不仅是我校对孩子们的目标要求,更是对老师、学校更进一步地发展的总体要求。↓</div> <h3> 秉着学习的态度,我们还提前做好了功课。↓</h3> <h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观看第一批小学文化课题立项学校的宣传展板,向前辈学习,找好切入点,更好地开展具有本校文化特色的数学教学活动。↓</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第一项:开幕式</b></font></h1> <h3> 在省数学教研员陈凤云的宣布下,2018年“数学文化”项目实验学校教师培训暨第二届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的开幕式正式开始啦!首先陈凤云教研员一一介绍了到会的领导和评委老师,对到会的成员表示诚挚的感谢。↓</h3> <h3> 三亚市教育培训研究院黎海珍结合数学在中小学数学中的难,凸显了数学文化研究的必要性,认为数学文化项目促进学生数学素质,乃至综合素质,为小学数学研究者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有利于深化小学数学教育,提升小学数学发展。↓</h3> <h3> 侯雪华局长言简意赅地表示要把丹州小学打造成独具数学特色的学校,进而带动本地学校数学教育。↓</h3> <h3> 省教育培训研究院李洪山副院长首先代表省教育培训院,对不远千里到来的领导专家和来自各市县的近两百名老师表示欢迎和感谢。就“数学文化为什么要开设?”这个问题,李洪山副院长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数学就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增长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而建立数学文化项目,就是给全省研究数学教学的老师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从海南发展的高度来说,我们教育者该如何承担起其中任务?↓</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第二项:专题讲座</font></b></h1> <b>讲座主题:</b>数学文化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探索<div><b>主讲人:</b>西南大学宋乃庆教授</div><div><br></div><div> 宋乃庆教授通过高斯的事例,阐述数学文化,让我们更容易地理解什么是数学文化。之后宋乃庆教授通过我们在数学文化这个课题下,存在的八个问题和思考展开,层层递进,让我们了解数学文化、重视数学文化、选好教材和做好数学文化教学。更展示了多种数学文化读本,讲解如何运用好数学文化读本进行数学教学。以数学文化为素材,以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优化设计;用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以数学文化为背景,内化数学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艺术;以数学文化为载体,变革学习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以数学文化为支撑,转变教学方式。↓</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第三项:观摩课</font></b></h1> <h3>课题:我的游戏我做主</h3><div>授课教师:文昌市文城中心小学</div><div>授课类型:新授课</div><div>授课班级:五(10)班</div><div>授课地点:三亚市丹州小学会议室</div><div><br></div><div>一、故事引入</div><div>教师讲述故事,国王要处死一个大臣,给大臣机会抽生死签。</div><div>问:可能摸到什么结果?</div><div>生:可能是生,也可能是死。</div><div>(板书:可能 不可能 不确定事件)</div><div>问:国王一定要处死大臣,签应该有什么情况?</div><div>(板书:一定 不可能 确定事件)</div><div>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事件的可能性。</div><div>石头剪刀布、明天的天气、球队的输赢都是不可能事件</div><div>二、新授</div><div>1、幸运闯关</div><div>PPT出示游戏规则</div><div>学生分组游戏</div><div>学生上台汇报游戏结果</div><div>师:为什么同学们摸球的情况不一样?如果按要求可能会出现那些结果呢?</div><div>学生分别汇报结果:红红、白白、红白、黑、白黑、红黑、白红</div><div>2、说一说</div><div>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说说生活出现的事件。</div><div>PPT出示生活中的事件,学生回答。</div><div>3、我的游戏我做主</div><div>抽牌游戏设计</div><div>师:任意抽出两张,它们的和可能是几?</div><div>生举手汇报:2+5=7、6+7=13、7+2=9、6+5=11、5+7=12、2+6=8</div><div>师:单数有几种?双数有几种?()</div><div>师:如果你想赢,应该怎么设计游戏规则?</div><div>学生小组讨论。</div><div>学生汇报:</div><div>和是单数的学生赢,和是双数的老师赢。</div><div>和是质数的老师赢,和是合数的学生赢。</div><div>和是一位数的老师赢,和是两位数的学生赢。</div><div>玩一玩</div><div>一位学生记录师生输赢情况,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游戏。</div><div>师:如果抽20次,抽到单数的可能性是?100能?</div><div>师:在数学中可能性是什么?</div><div>播放微视频,学生自主学习。</div><div>三、应用提升</div><div>1、设计我的游戏</div><div>学生在四张卡片上自主设计图形,再设计对应的游戏规则。</div><div>学生汇报小组设计思路。(抽对称图形</div><div>学生小组内根据规则玩自己设计的游戏,记录自己输赢的情况,汇报输赢的几率,思考为什么?</div><div>2、连一连</div><div>3、砸蛋寻宝</div><div>师:有两个没奖,三个有奖。中奖的概率是?(3/5),不中奖的概率是(2/5)。</div><div>师:剩下</div><div>四、总结</div><div>师: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div><div>生1:可能性</div><div>生2:有些事情可能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div><div>生3:创造一个游戏↓</div> <h3>课题:魔法纸牌的秘密</h3><div>授课教师:海口市英才小学 谭高金</div><div>授课班级:五(3)班</div><div>授课地点:三亚市丹州小学会议室</div><div><br></div><div>讲笑话,缓解气氛。</div><div>一、游戏导入</div><div>师:谭老师学会了一个技能</div><div>PPT出示游戏规则</div><div>学生齐读规则</div><div>师:重点?(从左到右、不改变牌的顺序、只翻开一张牌)</div><div>生上台按要求移动,并说明什么叫不改变牌的顺序。</div><div>学生上台按要求移动牌,老师翻开一张牌,并说出学生移动了几张牌。</div><div>引出课题:魔法纸牌的秘密</div><div>二、新授</div><div>1、探究新知</div><div>请一位学生上台移动纸牌,其余学生观察最右边那张纸牌,移动纸牌的学生再说出移动的次数。</div><div>学生共同探究,发现规律。</div><div>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发展的规律说出来?</div><div>小结:看最右边那张牌,它的点数就是移动的张数。</div><div>师:有什么疑问?</div><div>生:如果我翻开的中间的牌呢?</div><div>2、小组合作探究</div><div>小组自行选择要研究第几张牌,举例验证,并填写学习单。</div><div>假设:从左到右数,看第( )张牌,也可以算出移动了几张牌。</div><div>举例验证:</div><div>1、我从左到右移动了( )张牌,第( )张牌是( )</div><div>2、我从左到右移动了( )张牌,第( )张牌是( )</div><div>3、我从左到右移动了( )张牌,第( )张牌是( )</div><div>我们发现:</div><div>移动的次数=( )-( )</div><div>学生上台汇报:</div><div>生1:研究第一张,移动的张数=它的点数-1。</div><div>生2:研究第七张,移动的张数=它的点数-7。</div><div>师:7,在这里是什么?第七张牌。</div><div>生:2怎么减7?</div><div>教师演示解释:当点数比位置的数小的时候,要加十</div><div>师:1、4、7分别是什么?是现在的位置数。</div><div>师:如果翻开任意一张牌,你怎么确定移动的张数?</div><div>生:移动张数=点数-现在的位置数。(重复说三遍)</div><div>板书:看任意一张牌,它的点数减去现在的位置数就是移动的张数。</div><div>三、练习巩固</div><div>1、出示游戏规则,学生根据规则进行游戏。</div><div>2、师生对战</div><div>教师移动纸牌,学生猜。</div><div>3、讨论:从左到右,又移动一次的判断方法方法。</div><div>四、课堂总结</div><div>师:本节课探究魔法纸牌的秘密,掌握“只移动一次”和“移动又移动”的判断方法。学习建立“假设——例举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模式。↓</div> <h3>课题:中华九宫图的数学奥秘</h3><div>授课教师:秦樱月</div><div>授课班级:五(2)班</div><div>授课地点:三亚市丹州小学会议室</div><div><br></div><div>一、导入</div><div>1、观看武侠师视频引出九宫格问题:</div><div>将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图中的九个方格内,使三个横行、三个纵行、两个对角线的数字之和等于15,如何排法?</div><div>板书课题:中华九宫图的数学奥秘</div><div>二、探究新知</div><div>1、填数游戏</div><div>将1,2,3,4,5这五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图的方框内,使横行、纵行的数字之和分别等于9。</div><div>学生自主填写,教师巡视指导。</div><div>学生上台汇报。1+3+5、2+3+4</div><div>观察发现:可以根据参与运算的次数填数。</div><div>2、根据运算次数填写九宫格</div><div>中间格子参加了几次运算?(4次)</div><div>师:哪个数填在中间格子?</div><div>生:5,1+5+9、2+5+8、3+5+7、4+5+6,5参加了四次运算。</div><div>师:中间格子只能填5吗?请探究除了以上四种情况外,还有其他三个数相加得15的情况。</div><div>学生动脑探究。</div><div>生:还有9+4+2、8+4+3、6+7+2、6+8+1</div><div>师:观察这八种情况,统计参与3次运算的数?(2、4、6、8)参与两次运算的数呢?(1、9、7、3)</div><div>学生按照运算次数并结合九宫格情况填写。</div><div>教师PPT出示九宫格的八种填写方法。学生观察说发现。</div><div>教师播放视频,总结黄蓉的方法。</div><div>三、提升</div><div>根据位置规律填写九宫格。</div><div>学生圈一圈,观察发现数字位置与九宫格填写的规律。</div><div> 练一练:</div><div>PPT出示题单2:将1,3,5,7,9,11,13,15,17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图中的九个方格内,使三个横行、三个纵列、两个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等于27,如何排法?</div><div>学生根据数字位置关系,自主填写九宫格。教师巡视指导。</div><div>四、课堂小结</div><div>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发现和收获?↓</div> <h3><b>专家点评:</b></h3><div> 这次活动,让老师们冷静思考,如何运用数学文化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也促进了教师讲课能力、设计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div><div> 上课教师们的整体设计都不错,语言和课堂思维很清晰,课堂应变能力强。</div><div>但有三点需要商榷的地方:</div><div>1、抓住典型错误点评、分析。</div><div>2、提炼规律。</div><div>3、联系核心素养。↓</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第四项:特色课程建设课题研讨</font></b></h1> <h3>●三亚市丹州小学校长欧哲尔讲话:</h3><h3>内容:</h3><h3>1、数学文化特色课程的建设对核心素养的影响2、介绍数学文化</h3><h3>步骤:</h3><h3>1、走进班级,分年级,分阶段。</h3><h3> 一年级:海洋环境 </h3><h3> 二、三年级:故事 </h3><h3> 四、五年级:游戏,<br></h3><h3> 六年级:数学历史与发展<br></h3><h3>2、手抄报评比(展板栏展出)</h3><h3>3、逐步探索跨学科研究</h3><h3>4、创办数学游戏节</h3><h3><br></h3><h3>●海南省直属第二小学张学秀校长围绕“奕棋益智,以棋育人”为核心,发展学校数学文化,介绍该校棋艺教学。<br></h3><h3><br></h3><h3>●宋乃庆教授点评:</h3><h3>1、申报课题,课题领引</h3><h3>2、抓教师赛课(上课、说课、课件)</h3><h3>3、鼓励老师发表论文</h3><h3>4、学生游戏比赛、文艺表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教师说课精彩瞬间↓</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活动后学员与专家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满满四天的安排↓</h3> <h3> 作为一个新加入“数学文化项目”的成员校,我们满怀希望地参与了本次活动,期望通过本次活动,从前辈的身上学习经验,总结收获,更好地打造本校的数学文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