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温暖相拥

刘云龙

<h3>  记得小时候,我们感冒喝药,药苦难以下咽,便对药有排斥情绪。没办法,母亲便捏着我们的鼻子硬往我们嘴里灌。现在,很多感冒药往往添加了糖,孩子们再也不会对药有排斥情绪。鉴于此,我想,尽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甜口”总比“苦口”、温柔“顺耳”总比冷酷“逆耳”效果要好。</h3> <h3>  我们都渴望温暖,我们都喜欢能给我们带来温暖的人,我们都希望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有个“南风效应”: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先生以出其不意的奖励感化教育,轻而易举地功破了学生的心理,圆满达到了教育目的。我相信,这个孩子终其一生也不会忘记陶校长这“四块糖”的。</h3><div> </div> <h3>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在赏识、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遵循“心理加减”效应,注意“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的灵活摆布。想象一下,现在有一筐新鲜的、红红的大苹果放在我们面前,好客的主人要把这些让人看着就想咬一口的苹果分给大家,可是他不知道这筐里究竟有多少苹果,也不清楚到底来了多少客人。他只好试着先给每个人分了3个,可是后来发现苹果还有剩余,于是每人又多得到一个。你拿着后来分到的苹果,心里美滋滋的。如果主人一开始给大家每人发5个苹果,可是后来却发现不够了。只好又从大家手中要回一个苹果来补给剩余的人,这个时候你心里又会怎么想呢?有点失落,有点遗憾,有点不舍。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朝三暮四”的故事:宋国有个很喜欢猴子的人,家中养了一大群猴子,人们叫他为狙公。狙公与猴子之间,能相互了解对方的心意。为了养猴子,他节省自己的口粮来满足猴子的食欲。不久,狙公发现家中的粮食快被吃完了,便准备减少供给猴子的口粮,但又害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们听了,都站了起来,异常恼怒。过一会儿,狙公改口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足够吃了吧!”猴子们听了,个个都趴在地上,十分高兴。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变为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总数还是七个,猴子却高兴得眉开眼笑,以为吃的东西增多了。真是一群傻猴子!别笑了,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没准你一不小心就扮演了一回猴子的角色呢。食堂打饭,食堂师傅往你碗里打一满勺菜,觉得给多了,马上又从碗中往外拨出一点,这时你心里老大不高兴的,暗骂师傅小气;反过来,如果师傅先往你碗里打一小勺,再往碗里添加一点儿,这时你心中充满谢意。其实,两种情况下你得到的菜总量一样,但心理感觉却不相同。对有的孩来说,褒扬并不起作用,应欲褒先贬,让他从落差中正向提升。生育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格登就是典型例子,他小时各科成绩很差,可他说长大后要当生物科学家。老师没有大加表扬他,反而说“格登长大后想成为生物学家,理想很大,可惜他成绩很差,必须要努力打基础。”老师之所以如此做,实际上恰恰激起了他的不服输斗志,最终他如愿以偿。有一群孩子总爱在老太太屋后边踢球,严重影响了老太太午休。然而,老太太没有批评苛责孩子们,而是换位思考,以以欲抑先扬的手段教育孩子:第一天,老太太给了他们5元钱,因为他们踢得很漂亮;第二天,老太太给了他们4元钱,因为他们踢得不够好……结果,不几天,孩子们再也不踢球给老太太看了。人的心理总有那么一种倾向,习惯得到,而不习惯失去,这并非是所谓的自私,这只是千百年来人们为适应生存而沉淀的一种文化。</h3> <h3>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其实,“木桶原理”害了很多代人,我们实在不应该牺牲孩子当前的时间和幸福去换取将来所谓的“幸福”,而应该把独特视角放在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长板”上,从而培植起他们的自信,并将这种自信嫁接到其它学科学习上,从事实现以强带弱的自我发展和成长。上初三时,我的英语成绩非常好,在级部力拔头筹。于是,我把更多精力放在英语学习上,从而让“我是好学生”的自信心更强,从而带动了其它学科成绩水涨船高。在建桥初中时,我主动接手了一个特别令人棘手的问题学生付东。这个孩子长得五大三粗,在小学时就经常来初中打架滋事,还经常被派出所请去。由于先前背景不好,所以,分班时班主任都不愿意接收他,往往被班主任放在阴暗角落里,并常常遭受冷嘲热讽。后来,我发现他每天下午都去操场打篮球,便找准了攻克他的着力点。于是,我便任命他为班里体育委员,并让他担任班里篮球队长。不出所料,仅仅四个月,在我的赏识激励下,付东的闪光点越来越多,终于由一名负面典型一举成为全校正面典型,为我们争创样板班级立下了汗马功劳。</h3> <h3> 众所周知,温暖胜于严寒。《道德经》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夫子讲求“中庸之道”,主张万事万物要有个“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当然,提倡赏识教育,并不是不要惩罚。相反,对孩子的惩罚,很有必要,不过应带有艺术色彩,带有一定的人情温度。否则,结果“赏识教育”变成了“娇惯教育”“放纵教育”。(刘云龙 2018年4月24日)</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