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离开张八桥挥师东进,首站即是坦克50团主力坦克一营驻地。坦克一营曾驻足离宝丰县城东二十余里的红石山下,拱卫坦克13师师部侧翼安全。红石山满山红沙岩,植被不多,远看山体呈红色,特别是雨后夕阳下尤甚。因此得名。红石山又名小龙山,海拔300余米,为香山、龙山延伸段。山上有一石寨,建筑年代不祥,旧时为刀客啸聚之地,解放前夕刀客做鸟兽散,散居山下,形成几个村落。坦克一营在此也建了营房和其他设施,可四十年后一点痕迹也没有。本想看看坦克团主力营昔日风采,还有坦克团“飙车大王”启龙的“故居”,转了一大圈遍寻不见,仰望红石山上的石寨还在,可一营的营房等设施的痕迹呢?</h1> <h1>营房原址已成一片小树林,这帮刀客的后代都是吃肉不吐骨头的主,营房拆了,甚至把地基的石头也起出来,所有建材都拉回家盖房子去了,“颗粒归仓”做的很到位,居然一点“残羹剩饭”也也没留。没有过多的时间来考证“刀客”后裔们的劳作,再不能在此地过多耽搁,继续向东去陈家沟坦克三营的驻地。坦克三营是坦克团建制里最年轻的部队,成立于陈家沟。</h1> <h1>游建军所作的《难忘那个小山村》给我的印象很深,汉他娘对人民军队的感情感人至深,这次一定要拜访汉他娘,因此做了充分的准备,为给汉他娘准备礼物颇费思量,还是买鸡蛋和上好的“黑糖”,可人算不如天算“货到地头死”,快到目的地进了家还算不小的超市,要买的鸡蛋没有,“黑糖”也寻不见,无奈只好买了蒙牛奶,想想也行,人民用乳汁养育了子弟兵,子弟兵反哺人民养育恩,寓意不错!买了礼物,陆续赶路。</h1> <h1><font color="#ed2308">按坦克团所有人说的地名“</font><font color="#010101">陈家沟</font><font color="#ed2308">”寻找而去,到了目的地扑了个空,这里从来都没住过部队。陈家沟以北是</font><font color="#010101">竹林沟</font><font color="#ed2308">,也从未听说过住过队伍,凭着我在附近南牛庄驻村工作队时的印象,索性从陈家沟向南,进入二龙山东侧的一条沟,这次对了,进入沟口的道路西边,有部队营区的遗址。坦克三营原驻地的这个小山沟,地形地貌变化很大,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进沟的路加宽,路面硬化,没变的是原来沟里的树,只是长高长大了而已。</font></h1> <h1>终于在沟里一个农家院落的大门门楣上找到相关地名的准确信息,原来这个村子叫“下丁村”。坦克团的同志们都叫这里为“陈家沟”,其实是张冠李戴。我分析可能当时出于保密的缘故,而指东説西,从此以讹传讹。</h1> <h1>下丁村沟口这排营房已破败不堪,我在南牛庄驻队时来过这里,当时坦克三营已经撤走,团直属队高炮连进驻这里。记得我去时是上午,正好是课间休息,朱排长正带着战士们玩耍,这排房子的第四间或第五间那时是大华的卫生室,我在大华那里取过药。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已消融。</h1> <h1>紧挨着通往西面香山寺的路边,有排部队的老房子。这排房子是当时的伙房,高炮连刘连长曾在西头的房间里请我“喝”过“糊涂”面条,外加一大盘炒鸡蛋。现如今这里被村上的一个小伙子利用,开办了一个油房榨菜籽油。</h1> <h1>就在这间房子里,曾和刘连长共进“工作午餐”,就当时农业学大寨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会谈气氛热烈,双方坦诚的交换了看法”。是一次愉快令人难忘的会见。</h1> <h1>部队当时养猪的猪圈,保存的还好,看来是二师兄的“保佑”。</h1> <h1>现如今下丁村的人们早从世代居住的窑洞里搬出,漂亮的民居和四十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h1> <h1>山坡上坦克九连的营房保存的相对完好</h1> <h1>村民九十年代盖的房子</h1> <h1>当时部队的房子</h1> <h1>在村民的指点下,沿着沟向深处去,路东见一座石砌小桥,过小桥来到一个南北长东西稍窄的长方形院子。</h1> <h1>坐北朝南还有个小院,院门口的丁香树下有个中年妇女在摘菜,上前与那妇女打听汉的下落,那妇女笑嘻嘻的说;这整座院子都是汉的。汉姓丁,大号丁铁汉。问那妇女是汉的何人,那妇女嫣然一笑,说是汉的“席子”,即妻子。这就是汉他娘盖的那座小房招来的“凤凰”吗?转身可着嗓子喊了两声“汉”,就听院子南头的绿荫里有人应答。随着声音有个个子不高,五六十岁的消瘦男人扎撒着两手忙不迭的一溜小跑过来。握手寒暄,简单的问了汉近来的情况,话锋一转问到汉他娘,正兴高采烈的汉,立马收住笑容说;俺娘不在了,老了。这个结果也在意料之中。</h1> <h1>汉领着我看了他家的各个角落,房子盖的不错,屋内还算整洁,我问他妹妹现在哪,汉回答嫁到马庄了。汉也算一个能人,家里院子南边养了十几箱蜜蜂,一年也能抓挠点银子。我提出去看看汉他娘盖的那个小房子。</h1> <h1>在去的路上路过部队刚进驻时,居住的窑洞遗址。窑洞前的老榆树还在窑洞已被推平。</h1> <h1>连队的营房已被荒草掩埋</h1> <h1>坦克九连连部已被汉买下,拆除平整并加固了基础准备再盖一所院落,估计是给儿子的。</h1> <h1>上到沟的顶部,原来被两山夹持的山沟如今已被大型机械将两侧山体推平,平整出一片田地,现在道路两边开阔平整,喜看稻菽千重浪。</h1> <h1>在麦田西部边缘的一块空地,就是汉他娘那座令建军魂牵梦绕的小房子,现如今房子已被汉拆处,尚留空地一片,用不了多久这块空地上也会长出黄橙橙的玉米或者火红的高粱。</h1> <h1>这个小院也是当年汉从县武装部手里买下改建而成,现在汉的兄弟一家住在这里。</h1> <h1>物是人非事事休,远处山岗上大唐的发电风车被风吹的旋转不停呼呼作响,仿佛是一、二、三、四!的队列口号在山里回荡。</h1> <h1>部队营房前的树已出落的高大挺拔,它们默默无闻的见证了日月更迭。</h1> <h1>建军摸鱼捉蟹的小河已不见踪影,只是满河床的茂密植被和小桥提醒着路人这里曾有潺潺流水,莺歌燕舞的景色。</h1> <h1><font color="#010101">令人惊喜的是建军夫妇曾住过的小窑洞还在。看到它,激情燃烧岁月的一幕一幕是否款款迎面而来?</font></h1> <h1>所有后来到过下丁村的坦克团老战士,都没有见到原来的坦克洞库,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去,难道当年一座洞库都没留下?就是有一点痕迹也好。把这个想法告诉汉,在汉的努力下,百折千回终于找到了几个尚在的洞库。这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民居是一位陈姓主人的“豪宅”,别说还真有豫西民居的特点,如今这种建筑在当地农村也不多见了。注意看房子底部的红沙岩和旁边的红砖小房以及院子里堆的红砖,这些都是从坦克洞库拆下来的。</h1> <h1>沿着房头一条小路向前摸索,这路也太窄仅能容下一人,转过房山墙来到房后,眼前豁然开朗,一孔大号窑洞出现在眼前。坦克洞库!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找到她真不易,心情像见了久别的情人。让人诧异的是,小院主人费了如此心机把她藏在“深闺”,其用意令人揣摩不透。</h1> <h1>洞库里堆放着杂物</h1> <h1>洞库壁上被复的红砖已不见,洞库的后部又砌了一个炕,看来以前主人在这里面住过。</h1> <h1><font color="#167efb">洞库外貌</font></h1> <h1>房主人老陈和老去的坦克洞库,老陈还清楚的记得牛营长的音容笑貌,饶有兴致的给余说起牛营长“惧内”的笑话,细节描述之详细,当时人物对的话之幽默,让人有如事发昨日一般。</h1> <h1>出了老陈家,又辗转察看了其他的坦克洞库,路上汉谈起九连长探家的故事,人前脚出沟,爹妈带着媳妇后脚进来,结果擦肩而过,错过了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果。</h1> <h1>遗留下来的坦克洞库,都是时代发展的幸存者。随着下丁家扶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洞库的命运或是留下,结合小山沟静谧的环境开发旅游。或是一拆了之,成为一个“哥的传说”。</h1> <h1>现在下丁家村幸存的坦克洞库基本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随着地质环境的变化和风雨的侵蚀,如不加以保护很快就会坍塌消失,成为老战士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h1> <h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当年激情澎湃的小伙伴们,都有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如今都老骥伏枥,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望着山岗上巨大的风车和满山遍野野花,汉这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喃喃自语;也不知老游现在如何。当余告知老游生活小富贵时,汉满脸的皱纹似乎舒展了些。</h1> <h1>坦克50团这支从渤海之滨一路走来的英雄团队,经历了步兵师坦克火炮282团,军区坦克独立二团,坦克师坦克50团,集团军属坦克团,摩托化步兵师坦克团,机械化步兵旅坦克营,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又像一滴水珠融入解放军如浩荡海洋的队列里。</h1><h1> 浩荡离愁白日斜,就要告别下丁家村,乡亲们自发送到沟口,汉的眼里蓄满离别的泪,我叮咛汉再去他娘的坟上祭拜时替同志们给老人家烧几张纸钱,听到这话汉的泪再也绷不住,潸然而下。再见了乡亲们,再见了激情燃烧的岁月!</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