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我们一直在路上……

<h3><font color="#010101">  2018年的4月16日,我们一行9人,从莎车来到了乌鲁木齐市,开始了我们乌鲁木齐修行之旅。我们要利用这仅有的四天时间,多学、多看、多问,将这修行之路走的圆圆满满。</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第一站——乌鲁木齐市第76小学</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  为了充实行程,我把此行的空挡时间全部填满,第一站——我的新学校乌鲁木齐市第76小学。四月初,76小学为我们捐赠了大批体育用品、教师用书及学生读本,为了表达谢意,我们带着莎车一小孩子们制作的感谢卡,学生真切的回信和学校赠送的礼物,把莎车一小对76小学的感激带回76小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早晨,我们和乌鲁木齐市第76小学的师生一起升旗,鼓号队铿锵有力的国歌奏响,我们一起感受着76小学别样的升旗仪式。</font></h3> <h3>  升旗后,76小学举行了短小的欢迎仪式,我们将一封封信件,一张张贺卡,亲手递交到76小学的教师手中,也把莎车一小师生的真情与真心传递到了76小学。</h3> <h3>  小小的礼物也许不能表达我们全部的感谢,但是我们的敬意和心意全在此刻化作了两校间的情谊。</h3> <h3>  接下来,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参与集体备课,参与磨课,参观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到让我们惊叹。</h3> <h3>  学到了太多,感悟了太多,这样的真诚相待,这样的毫无保留。真的有回家的感觉。一天的学习在交谈中,在忙碌中结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第二站——乌鲁木齐市第39小学</font></h1> <h3>  39小学水磨沟区最大的双语学校。联系韩校长时,她爽快的答应了,并且给我们安排了超级棒的课程和有意义的评课。</h3> <h3>  语文课,瞧,老师拿着笔,认真聆听的细节打动了我。为了给孩子们正音,一遍遍不厌其烦,一遍遍示范矫正。就是这样一节朴实的没有太多修饰的课堂,给了我这样的启示:老师的执着,就是孩子最终的获得;也让我感受到了39小学老师们推进国语的恒心与信念。</h3> <h3>  第二节六年级数学复习课,光知道39小学的数学学科好,为什么好?我要通过听课找到答案。我思考着老师设计的意图与目的,随着课的深入我也恍然大悟:原以为语文需要核心概念,其实数学更需要核心概念,数学学科构建起的核心概念,将会使学生达到拎起一颗珠子,却能提起一串项链的效果。震撼于这堂课,佩服于这个团队。</h3> <h3>  英语课——少数民族教师,全英文给双语班教学。生动而有趣,听说读写样样有。原来双语班也可以同样精彩。</h3> <h3>  高大上的体育馆,有特色的足球课,正面脚背运球训练。一个技能一堂课,学生的能力就是在一节节训练中形成的。</h3> <h3>  虽然满满的一个上午,但还是要坐下来说一说,议一议,这就是韩少娟校长,一定要让每一项事情都是扎实的,有效的,风格一点都没变,难怪学校办的这样风生水起。</h3> <h3>  韩少娟校长一上午的陪伴,一上午的交流,一上午的安排,令我感动,无以言表,只有化作默默学习的动力,向您看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font color="#ed2308"> 第三站——莎车一小的帮扶学校</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 乌鲁木齐市59小学</font></h3> <h3>  大清早入校,一个简短的拜师仪式,把两所学校的教师紧紧的连在了一起,也许彼此的陌生感还没有消除,但握紧的手已将彼此的心拉近。59小学将学科最强的师资贡献给了莎车一小,师傅的团队阵容强大,每一个教师都是领军人物。相信在他们无私的指导下,我们的老师一定会满载而归。</h3> <h3>  仪式结束后,六位老师带着从莎车一小磨过的课,站在了乌鲁木齐最具优质资源和生源的59小学的课堂上,也许他们内心还有几分恐惧,也许还有几分犹豫,但是他们是自信的走完了所有的环节。这一步走的不容易,能迈出,就意味着成功。</h3> <h3>  59小学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师,不仅安排了上课环节,还安排了同课异构,让老师们上完了自己的课,再听听别人的课,这对大家来说会有很大的触动。</h3> <h3>  下午分成了6个小团队,开始了逐项,逐环节,甚至逐句话的全方位磨课。他们内化着,修改着,汲取着,记录着师傅说的每一句话,琢磨着团队给予的意见和建议,消化着每一个调整与改变。那一天,是个不眠之夜,他们在59小学的办公室里加班加点,为了明日里的那又一磨。</h3> <h3>  活动的最后一日,大家把几天的学习以及师傅的指导带入课堂,又一次开始了展示,这应该是大家的第四磨了。</h3> <h3>  王锦锦老师,终于在魏丽师傅的指导下领悟到了真经,课堂直奔主题,感觉有节奏了,也不拖沓了。一节课她快乐的带着孩子游戏,在角色的转换中,感悟着文本带来的快乐。</h3> <h3>  汗克孜老师,按照调整后的教案,自如的处理着课堂中的各种状况,用并不流利的汉语顺利的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h3> <h3><font color="#010101">  向小燕老师依然那么自信的站在讲台上,把读写结合有机的结合起来,看似并不热闹的课堂却充满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这才是语文,这才真正落实了课文只是个例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看看夏长明老师这个示范动作的规范程度,就可以想象得出他的收获与成长。</font></h3> <h3>  赵萍老师,细致的指导,流畅的环节,比起第一节课的手忙脚乱,成熟了许多。</h3> <h3>  仅仅两天,老师却有了这个么大的改变,这是59小学团队给予老师们的有效指导,也是老师们学以致用的结果。</h3> <h3>  时间就是这样转瞬即逝,又到了再次话别的时候。坐在这熟悉的会议室,看着他们留恋的神情,我知道他们此行收获满满。</h3> <h3> 在59小学这个强大的团队引领下,莎车一小也将奋起发展。我们有信心在名校的引领下走向更高的发展平台。</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我的另一站——乌鲁木齐市第60中</font></h1> <h3>  与局领导的见面,于是一场计划之外的交流安排,就定在了此行唯一留出的空档日子周五。带着大家走完全部活动,安顿好大家回程。我也开始了自己的修行:整理这快一年的思路,理一理曾经的亲历与工作。国语推进从哪里说起呢?思绪回到莎车,回到这一群充满工作热情的教师。</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第四站——回到莎车一小</font></h1> <h3>  活动没有因为回来而终止,我们的五磨课又开始了,大家带着在59小学的所学所获,就着自己的学情,继续面向全体教师汇报中。</h3> <h3>  向小燕老师,内化后的展示课堂,频频有学生精彩的亮相,话语中透着思考,带着个性,让人眼前一亮。我们老师也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大放异彩。向小燕老师做到了,因为这五磨课,让她体悟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课堂。</h3> <h3>  王锦锦老师,一个年轻的只有不到两年的教龄的她,这一路的磨课收获了对语文的新认识。课堂里有了快乐,学生也在快乐中得到了发展。</h3> <h3> 汗克孜老师,用双语班,虽然用时53分钟才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但是课堂中多了合作交流,多了自主探究,多了主动参与,再长也值得。</h3> <h3>  王涛老师《鸡兔同笼》设计的有难度,有深度,有层次,学生虽然没有完全跟上,但是数学思维的训练已经开始。</h3> <h3> 赵萍老师,开课就是一段有律动英文歌开场,跳跳唱唱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全英文的教学环节,学生在情境中对话,练习,热闹中不失严谨。</h3> <h3>  夏长明老师《前滚翻》一课,环节清晰,内容充实,有示范,有指导,有层次,有坡度。游戏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是一节完整又规范的体育课。</h3> <h3>  大家交流此行的感悟,更多的是交流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成功后的欢欣,有历程中的不易,有感悟后的喜悦,眼泪也罢,欢喜也罢,这一行我们都收获了成长。前后历时三周的活动于4月26日告一段落,修行之旅,我们的成长之路,刚刚启程,我们一直在路上……</h3>

小学

老师

莎车

课堂

我们

乌鲁木齐市

教师

学生

一小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