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人间四月天,世外三春梦。寻觅着谷雨时节绿茶的一缕清香,衢州师范78(1)班同学再次相聚。忆当初,为了读点书,有点文化,农转非,找份工作,1977年3月,我们来到了讲舍街8号——衢州师范。那时的衢师是浙西唯一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低矮的校门,老式的教学楼,学校礼堂既是师生集会的场所,又是早中晚用餐的地方,礼堂内放有若干张方桌,但不配椅子,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就站着用餐,估摸着是为了节省时间,催促大家吃的快一点。衢师操场倒挺大,建有400米跑道,偶尔也会有些大型活动,操场周边有许多菜地,晚上黑漆漆的,弄得胆小的都不敢外出。虽说基础条件较差,但在衢师读书每月可享有生活补贴费13元,粮票27斤,这在当时应该是蛮不错了。</h3> <h3> 改革开放之初,百废俱兴。我们班的同学在汪炳生、沈耀通、张仁纲、夏金林等恩师的谆谆教诲下,从主谓宾定状补语入手,学语法,学修辞,学古汉语,学世界文学,从陌生到相识,从无知变有识,操场上、教室里、树荫下、过道旁、食堂边、寝室中……处处留下了看书学习、谈笑风生的印迹。我们忘不了浮石十三里学农时泥泞的小道,忘不了衢州蜡纸厂学工时师傅的指点,忘不了我们在衢州师范一起渡过的那段纯真、浪漫、天真无邪的美好时光。衢师的教育为我们青年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份同窗情谊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更是一种保值增值的财富,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倍加珍惜。</h3><div><br></div> <h3> 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转眼之间,我们已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步入历经沧桑的花甲之年。四十年来,我们各自努力,拼搏人生。面对社会,我们泰然应对;面对世俗,我们坚守自我;面对事业,我们鞠躬尽瘁;面对家庭,我们全力打拼;面对朋友,我们肝胆相照;面对现实,我们知足常乐!在世俗的考验中,我们庆幸没有迷失自己。经历了岁月的积淀,生活的磨砺,我们的面容更加成熟,我们的眼神更加坚毅,我们的心态更加淡定,我们的步履更加从容。</h3><div><br></div> <h3> 四十年的风吹雨打,改变的是我们的容颜,不变的是我们的友情。岁月的沧桑,洗尽的是我们青春的铅华和天真浪漫,洗不去的是我们珍藏于心中的那份深深的同学友情。四十年来,不管你就职于喧嚣的都市,还是奋斗在偏远的乡村;不管你身居要职,春风得意,还是一名中小学老师,平凡无奇;在心灵的深处总会珍藏着这么一个简单真诚而又永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称呼——同学!在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我们就会发觉,让我们最难以忘怀和割舍不掉的依旧是那份互相牵挂,永远不变的同学情。</h3> <h3> 四月芳菲尽,珍惜好时光。借这次聚会,我惟愿各位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岁月静好,绵绵悠长……</h3><div> 2018.4.26</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