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h3><h3> </h3><h3>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h3><h3><br /></h3><h3>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在甘肃省武威县发掘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发现医学简数十枚,其中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变野生为家养。</h3><h3><br /></h3><h3>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又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今温州一带)水际竹间多牡丹"。</h3><h3> </h3><h3> 牡丹不仅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花卉,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朝鲜、荷兰、德国、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均有牡丹栽培,其中以日、法、英、美等国的牡丹园艺品种和栽培数量为最多。</h3><h3><br /></h3><h3> </h3> <h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h3> <h3>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h3> <h3>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h3> <h3>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h3> <h3>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娇艳色。</h3> <h3>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h3> <h3>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h3> <h3>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h3> <h3>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h3> <h3>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h3> <h3>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