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豌豆

英英

<h3>  野豌豆从千年前的诗经里走出来,这位温婉瘦弱的紫衣美人,纤纤玉肩却挑着千钧重担,一头是家国情怀,一头是仁义道德。</h3><h3> 初春,乍暖还寒,阳光是暖的,风却像含着羞的小姑娘,颇有些生冷与矜持。但是春日的暖阳是容易让世间万物沉醉的,不过数日,东风也敌不过它的炽热,终于洋溢起温柔与妩媚,拂人面便熟稔与热情来了。这时田野里,野豌豆便悄悄儿拱出泥土了,抽出一个芽,长出一截茎,展开一片叶。最奇妙的是,它们头顶上生出一根细须,分叉的小手弯弯曲曲,向空中伸展着,调皮地攀住其他植物,使劲往上爬。这时的野豌豆嫩极了,一掐就有玉色的汁液溢出来。别看野豌豆柔嫩纤弱,却是诗经里如雷贯耳的&quot;薇&quot;。《采薇》,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quot;靡使归聘&quot;和&quot;我行不来&quot;,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h3> <h3>  除了《诗经》中的&quot;采薇&quot;,&quot;薇&quot;还曾经与伯夷与叔齐的故事密切相连。伯夷与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也是两位重节气的仁义之士。他们不满商纣王的暴政而隐居起来,后来遇到周武王灭商,则认为这种以暴力推翻暴力的方法过于残忍,不仁不义,坚决不降,也不吃周朝的粮食,而是采摘山上的薇菜充饥。有人说&quot;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天下已属周朝,这些薇菜也是周王的啊。&quot;听后,伯夷与叔齐便连薇菜也不肯再吃一口,最后活活饿死。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以身殉道的故事,后来得到儒家的大力推崇。</h3><h3> 也许有人要问,商纣王残暴荒淫,荼毒四海,而周武王伐纣顺应民心、推翻暴政,那么伯夷叔齐何以被孔子称为&quot;古之贤人&quot;呢?其实,我们对伯夷叔齐的评价产生怀疑,正折射出一种时代的悲凉。夷齐居列传之首,是华夏伦理文明的渊薮。他们是商末的贵族,也是最早用行动诠释东方文明在面临义利之辩时得操守与准则的人物。夷齐让国,&quot;能以国让,仁孰大焉,伯夷顺乎亲,叔齐恭乎兄&quot;,光这一点便让人肃然起敬了。窃以为,中国历史文明的密码就在周秦之际,真正的&quot;百家争鸣&quot;&quot;百花齐放&quot;就在春秋战国,后世则要加上个&quot;伪&quot;字,而伯夷叔齐,正巧赶上这一历史时期的初始阶段。他们的宿命与德行间悖论式的存在,正从细微处体现着巨大社会变革的开启。</h3> <h3>  长歌采薇,已成绝唱。被中国人赋予如此深沉使命的野豌豆,它们不骄不躁,自得其乐;生长在荒山野岭的它们,自生自灭,被践踏被轻视,也不卑不亢。年年春天,它们开紫花结青果,以弱小之躯丰饶土地和养活人畜。大饥荒年代,谁没受过野豌豆的恩惠呢?听母亲讲,那些年闹饥荒时,等野豌豆成熟了,就和外婆大姨上山扯野豌豆藤,一捆捆背回家,铺到禾场里晒干。然后,用木棒使劲敲打,再用风车车走壳壳灰灰,能得到二三十斤野豌豆子。全家人,不,全村人,煮野豌豆吃,还泡发了做粑粑吃,总算熬过那段辛酸日子。到了我们出生后,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野豌豆给予的恩惠何其多!它们的苗又嫩又营养,一篮篮割回家喂猪,剁得细碎碎的煮熟,拌上糠头,猪吃得潲水四溅。</h3><h3> 到了夏末,遍地的野豌豆结了豆荚,剥出小小的青豆,放到瓷碗里加盐蒸熟,极下饭,味道类似于今天的水煮毛豆。等到果夹黑黑的,野豌豆便完全成熟了,我们就采摘特别饱满的豆夹,掐掉一头,将里面的小豆子剥去,便做成了一个天然的小哨子。人手一个,吹着小哨子在山野里奔跑。这么轻轻的不经意的一吹,秋天便到了,黄叶满地,果实挂满枝头,野豌豆便深入泥土沉寂起来。</h3> <h3>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餐桌上越来越丰盛了,但大鱼大肉吃腻了的人们,又想吃野菜,这野豌豆苗便极受欢迎。五块钱一小把,用干稻草捆着,整整齐齐,水灵灵的可爱,凉拌烧汤都极好。说起吃,我们都不如大文豪苏东坡,我们是好吃,他是会吃,不但吃出了健康与营养,还独创了美食文化。据说当年他被贬谪居黄州,友人巢元修前往探望,知道苏东坡喜欢吃家乡的野豌豆,就特意从四川给他捎过去。苏东坡大喜,特为其取名&quot;元修菜&quot;,并赋诗曰:&quot;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quot;诗里还写到烹饪的方法,&quot;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quot;大意是说,野豌豆洗净蒸熟、加点卤盐,拌豆豉与姜葱下酒,其味绝美。据贵州的朋友说,春天将野豌豆的嫩尖掐下来,在火锅里随意一烫,那股鲜香劲道,溢满了每一个味蕾,让人久久回味。</h3><h3> 釆薇釆薇,我想釆摘的不仅是鲜嫩的野豌豆,还收获了内心的冷静与心灵的素洁。如此看来,在植物的生命史上,可以观照到我们的生命与生活历史。谁说一部野豌豆的历史,不就是一部微观文化史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