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槐花开了,开的洁白清香。昨天晚上散步,一股清香夹杂着甜味扑鼻而来。不禁抬头一望,邻院里一树槐花隔墙探出,路灯下洁白如雪。采摘槐花的冲动油然而生。下午,约上妻和妻的好友丽一起驱车北去,寻找槐花。一路来到一处山崖旁,左边是蒲山,右边是丰山。随机右拐,沿着去丰山的一条水泥路来到丰山山腰处的一个采石场里。 山坡上几棵槐树绽放着洁白的槐花,清香诱人。走近一看,低处的花已被先来者采摘,高处的花够不着,也只好望花兴叹了。</h3><div><br></div> <h3>站在采石场里,望着被挖得千疮百孔的丰山,一种悲凉的敬仰蓦然在心头升起。人类改造自然和建设社会的能力真的是很强。丰山的确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至于身躯残存!</h3><div><br></div> <h3>真是丰山吗?真是元好问先生怀古的那座丰山吗? 是的!一定是。那么连山横巨鳌在哪?一位牧羊的七八十岁的老者告诉我:当年的丰山气派可大了。东高西低像个大龟一样。东边,北边都是白河水。几座古庙,多处山洞。还有古柏树。山崖上刻有石像。庙里供奉着好多石像。山顶上还立有一通大碑。清明节庙会人山人海。老人的描述和元好问的诗句中的古屋、巨鳌、庙柏、清冷渊如出一辙,相得益彰。</h3><div><br></div> <h3>真是丰山吗?是哪座李白老先生“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中曾经游离过的丰山吗?是的!一定是。那么清冷泉又在何处呢?那老者说:因白河、泗水河在北边交汇,水流很大,直冲山脚,在山脚下回旋成一个大潭窝。六十年代开始挖山都毁了。那个潭窝的位置就在南水北调的大渠下。举目望去,对峙于白河两岸的南水北调的白河倒虹吸,右岸的高楼和与之相连的大渠永远的埋藏了清冷泉。</h3><div><br></div> <h3>真的是丰山吗?真的是张衡老先生南都赋里描写的“耕父扬光于清冷之渊,游女弄珠于汉嗥之曲。”的丰山吗?是的!一定是。明代嘉靖南阳府志记载:丰山在县北三十里。山海经山有九钟霜自鸣。(山海经次十一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物有自然感应而不可为也。)</h3><div>下有清冷泉神耕父处之神来时水赤有光耀。丰山有兽焉,其状如蝯。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其国有大恐。神耕父处之常游冷清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其上多金,其下多谷柞杻橿。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郭璞在山海经注上说:清冷水在西鄂山上,神来时水赤有光耀。吕氏春秋云:舜友北人无择投于苍岭之渊。东汉高诱曰:苍岭或作青岭。青岭与清冷同音,故苍岭之渊即清冷之渊。唐朝为避讳渊字,更名为清冷泉。老者说:过去挖山采石,挖出好多骨头,有大有小,看不出是啥骨头,一定不是人骨。还挖出好多洞穴,洞穴里好多石芽子。这些洞穴相通,霜降时刮风会响。如同钟声。十多年前又在西边山上挖出一处洞穴,很深。胆子大的孩子们经常钻进去。后来政府部门来人考察后,怕出危险把洞封上了。就在那个窝里。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我看见已停工的采石场的山崖下有两处明显的凹陷。</div> <h3>就是这座丰山。现在已经面貌全非了。东部约几百米的山体已不复存在,北边四五十米高的土坡是挖山采石堆起的碎土。据老者说,堆土的地方原是白河故道。文革时砸烂山上的那通大碑可能就埋在堆土地下边。西段山体也已被挖去。那个被政府封存的洞穴就在西段的采面下。山体北边山脚下,破碎石子的痕迹依旧。只是没有了采石的机械。一九七零年建成的“起宏图电灌站”的院落还存在。青石雕刻站名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对联还完好的镶在墙壁上。站门朝北,门额上红字书写的“毛主席万岁”让我感到格外亲切。吸取白河水的渠道依然清晰可见。只是所有的抽水设施荡然无存。我猛地想起了当时被蒲山人民引以为骄傲的万米长虹引水工程,这就是源头吗?</h3><div><br></div> <h3>乱石堆里,有一块石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块水晶石笋石。顺手捡起,不虚此行。</h3><div><br></div> <h3>庆幸残存的山体仍然屹立。山上风化的岩石,饱经沧桑,傲然挺立,不屈不挠的见证着古往今来这里发生的一切。耕父神也好,雍和神也好。挖山采石也好,封山育林也好。修水渠也好,扒水渠也好。文化古迹也好,社会建设也好。这些看起来毫无渊源甚至截然相反的事件,都一定是与那个时代紧密联系的。也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没有对错,只有需要。历史发展不是总是在螺旋上升吗?关键是引领时代伟人的情怀。丰山东侧滚滚北流的大渠和西侧废弃的电灌站不是最好的见证吗?</h3><div> 回归的路上一块芙蓉红色的石头引起了我的注意。捡起来拿回家以作留念。</div><div> 还是以元好问先生的丰山怀古作为本文的结尾吧:丰山一何高,古屋苍烟重。开门望吴楚,鸟去天无穷。连山横巨鳌,白水亘长虹。川原郁佳气,自古南都雄。炎精昔季兴,卧龙起隆中。落落出奇策,言言揭孤忠。时事有可论,生晚恨不逢。汉贼不两立,大义皎日同。吴人操等耳,忍与分河潼。夺操而与权,何以示至公。一民汉遗黎,尺地汉故封。守民及守土,天地与相终。不能禦寇雠,顾以寇自功。既异鸿沟初,又非列国从。一券捐半产,二祖宁汝容。端本一已失,孤唱谁当从?至今有遗恨,庙柏号阴风。旧闻清泠渊,天籁如撞钟。山径野人语,诞幻欺孩童。开元有乱阶,鹿饮温泉宫。黄猿何为者,乃尔能啸凶。乾坤之大音,久郁理当通。清箱旦夕落,伫尔惊群聋。</div><div> 戊戌谷雨日逸翁作于古宛钓鱼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