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缘》

作家文韵

<h3>《茶缘》</h3><h3><br></h3><h3>作者/许捷</h3><h3><br></h3><h3>我不善烟酒,独爱茶。在微薄的收入中,嗜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甚至在赠朋馈友之时,也总是首选本土特色——信阳毛尖。</h3><h3><br></h3><h3>年青时,也曾在天南海北谋生过。每每面对陌生人的问询我哪里人士?当回答“信阳”的话语刚落,对方总是那句“你们信阳毛尖特别棒”!而此时一种自豪感立刻涌遍全身,在每一个细胞中沸腾。</h3><h3><br></h3><h3>是啊,在享誉全球的中国名茶之中,信阳毛尖总能名列前茅。它更是我们故乡众多优质资源中的一张熠熠生辉的金字文化名片。信阳毛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多年科学研究已发现它的功效与作用对我们身体健康帮助很大,也让世界医学界震撼!</h3><h3><br></h3><h3>小时候,家里很穷,肯定买不起上等毛尖。白开水伴我度过艰苦岁月。十几岁的时候,暑假去在信阳工作的舅舅家,才有幸品尝了久负盛名的毛尖。顿时被它独特的美味陶醉了!不由得脱口而出:“天上玉液琼浆,地下毛尖最香”!舅舅听罢哈哈大笑,“小娃子,真会咬文嚼字”。临行时,舅舅特意送我一斤毛尖,还特意送我两个玻璃杯,感觉真的不虚此行!在返回固始的公汽上,一直怕丢了似的不离不弃。从此便和毛尖有着难解之缘!</h3><h3><br></h3><h3>在以后生活之中,虽然经济条件一直一般般,我也无法戒掉“毛尖之瘾”。清代板桥有“宁可十日无肉,不可一日无竹”之名句。而我,则是“宁可十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h3><h3><br></h3><h3>如今,四月正是采摘新茶的大好时节。我特地抽空去信阳毛尖基地之一的固始茶场观光。来到茶山只见茶树像草丛一样,挨挨挤挤的。从远处看,成片的茶树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微风下,若波浪翻滚,蔚为壮观。</h3><h3><br></h3><h3>阳光把茶园镀上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h3><h3><br></h3><h3>茶自古以来就和文学,佛学,名人雅士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据说,白居易一生与茶为伴,早上饮茶,中午品茶,晚上喝茶。甚至连诗人眼中的朝霞、夕阳也散发着一缕缕绚丽、醉人的茶香。君还记得否?唐朝陆羽在《茶经》中说,茶花的味道浓但是没有香味,香气都凝聚到叶子里面去了。</h3><h3><br></h3><h3>确实,世上所有开花植物几乎都是花香于叶,花艳叶素,花贵叶贱,唯独茶树,却是叶香于花。在这里,叶虽不美却是主角,花虽漂亮却为配角;花虽争奇斗艳,叶却傲于花丛。花多美在外,茶之叶却美在内;花多香于外,茶之叶却香于内--那是一朵人间最美的绿色的花,那是一缕最醉人的心香。</h3><h3><br></h3><h3>所以,总喜欢在幽静之时,静品一壶香茗。茶,真的是上帝赐于人间的精灵。恍若仙女的化身。为救人类生活之枯燥而来。在阳光照耀下开花,在细雨濡湿中滋润。在云雾缭绕中生长,在慢火烈焰中烘焙。才成就了人人挚爱的上等饮品。</h3><h3><br></h3><h3>茶是清纯的,也是高贵的,各种茶在选择茶具也是特别讲究的。毛尖适合质地优良的玻璃杯。注入七分杯合适温度的山泉水。茶叶在杯中浮浮沉沉,宛若天女从凌霄宝殿飘入凡尘,曼妙的舞姿令人遐想无限。一缕缕清香沁入心脾,令人陶醉!闭上眼睛,品上一口,顿时通体舒泰,生津止渴,心旷神怡!随手打开酷狗,一曲古筝的天籁之音撞击耳膜,惬意之情,可想而知!</h3><h3><br></h3><h3>品茶,品的不仅是茶,品的是山水和春色,品的是万物,品的是大自然,品的是岁月之悠悠.,品的是一切诗一般的事和物,欢乐和伤悲,品的是禅意和悟道!人生在世,总要历经一轮轮花开花落,跋涉漫漫路途。唯有用颗茶一般的素雅之心看淡人生浮华!也像茶一样历尽风雨,忍受采摘之痛和高温烘焙之苦!方能在杯中展现芳华!</h3><h3><br></h3><h3><br></h3><h3><br></h3><h3>作者,许捷,七零后。笔名草木,河南固始人。有一些作品在《诗选刊》《九州诗文》《延河》《参花》《雪魂》《中国诗歌报》《齐鲁文学》《山东诗歌》《山东散文》《信阳晚报》《信阳文学》《中诗微刊》等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有作品收录《广州青年作家年鉴》《中国21世纪民间诗歌年鉴》。<br></h3><div><br></div><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