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盆底肌是机体最复杂的肌肉组成部分之一。解剖和功能的复杂性显著提高了盆底疾病的发生率。这些疾病会引起疼痛、失禁和性生活障碍,其原因是盆底肌肉结构改变和功能失调,而并非盆底器官功能失调。即使无结构上的缺陷,腹腔镜检查正常,同样也会出现慢性盆底痛综合征。</h3><div><br></div><div>与盆底肌功能障碍相关的三种盆底痛包括:</div><div>外阴痛,分为阴道前庭痛和阴蒂痛;</div><div>膀胱痛,包括间质性膀胱炎和膀胱疼痛综合征</div><div>直肠痛,包括肛提肌综合征、痉挛性肛门直肠痛和尾骨痛。</div><div><br></div><div>肌肉过度活动是慢性盆底痛综合征(外阴痛、膀胱疼痛综合征和直肠痛)的特征,也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原因。肌肉过度活动与一系列有害的刺激有关,包括炎症、化学刺激、深部躯体或内脏疾病,以及医源性因素。</div><div><br></div><div>慢性疼痛的初始诱发因素通常是急性的(如感染或炎症),但是通过脊髓调节反射引起肌肉过度活动,继续引起渐进性神经肌肉紧张,肌肉组织不仅对急性伤害性刺激有反应,而且逐渐变成主要的“伤害感受触发者”及慢性疼痛的主要发生部位。85-90%患者的慢性疼痛综合征起源于肌肉。</div> <h3>肌肉过度活动(肌肉高张力状态)主要与两种疼痛机制有关。</h3><div><br></div><div>一是缺血(血流减少),生理需求增加时(肌肉收缩或过度活动期间)会导致组织缺氧(氧供应减少)。缺血常引起深部组织中度或重度的疼痛,疼痛常常被描述为针刺样或烧灼样,最终导致疼痛阈值降低。当疼痛阈值降低时,患者感觉敏感性增加,常称为痛觉过敏。若肌肉在缺血的情况下收缩,一分钟内就会产生剧烈的疼痛。缺血引起的痛觉过敏可以通过降低肌肉活动的训练来缓解。</div> <h3>另一疼痛机制是通过肌筋膜触痛点(扳机点)引起的肌肉过度活动,导致筋膜疼痛综合征。触痛点是一个高敏感性结节,是肌肉组织紧束带的一个收缩结节,直径几毫米,可以在肌肉和肌筋膜多处部位发现。医生通过触摸肌肉来识别由触痛点引起的疼痛。触摸触痛点会引起不适,能使患者意识到他们的疼痛,这种简单又可靠的方法使患者确信疼痛是来自肌肉而非其他原因。</h3> <h3>表面肌电(SEMG)是评价盆底肌功能的重要方法,基于表面肌电的盆底肌训练也是重要的物理康复疗法。肌肉功能失调导致慢性疼痛,因此肌筋膜疗法是疼痛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肌筋膜疗法主要是消除肌肉、筋膜和韧带中的触痛点,而表面肌电用以纠正盆底肌功能失调。基于表面肌电的盆底肌训练和肌筋膜疗法均能恢复盆底肌功能,缓解疼痛。</h3> <h3>综上所述,盆底肌和盆底痛关系密切,当您碰到找不到原因的盆底痛的时候,那很有可能是盆底肌功能障碍造成的。<br></h3><h3>此文章转自王芳老师主编,感谢王芳老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