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记忆

Songyuang

<h3>今天难得闲遐,很久没有这样轻松了,出门闲走,来到附近唯一的螺涌公园,很想看看小湖盛开的荷花,怀着梦一样的心情,只因这里难得的纯真和优雅,一种少有的幽静和清新,我不知为什么非要在此时来这里,可我又能去何处呢?有时人的思想不管工作生活都有烦恼时,让人筋疲力尽。</h3> <h3>走过舒畅的林间小道,放眼望去,以前美如仙境的荷池怎么也看不到荷花,只见几片稀蔬的荷叶于水中,让人心情如残败和凋零的荷叶。在百花之中我最欣赏是荷花精神,有出自淤泥而不染的品性,然而现实中的荷花,如果从外表观看,现已残败和凋零,但残败也是一种美,这美也有硬度,几乎洗尽了铅华,只留下了生命的坚实,苍劲和丰盛,有时回想过去荷花的照片,想着荷花,突然也想到自己老大不小了,那么这种残败能否成为一种美呢?应该可以的,但不容易,尽量活得更真实一些,更自然些,更自在一些,把自己的心情全部敞开在对荷花的精神上。</h3> <h3>记得前两年来到这荷塘边的感觉,就好象范成大的诗句,”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皱浅蓝,行到闹红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只不过这里只有白连没有红莲,荷花飘香,婀娜多姿,争奇斗艳,竞相淀放,碧水清波荷花美,捻指荷香,静静的一份安然,淡漠红尘,莫忘初心,洁白的花静静的地开。碧绿的叶,微微地垂得象羞涩的少女,那花儿,即将成熟的莲子散发出沁人心脾,我低头嗅了嗅已难得的清香,芬芳随而传遍全身,让我感受到了天地间的灵气,体会到了“香清益远“的味道,岸边的杨柳依依,柳絮风轻袅娜地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池里。我渴望敞开现实,融为这其中,但我知道,因为我不是荷花,只能留下一声长长的叹息回到现实。</h3> <h3>对荷花的美和精神,我情有独钟,也好象女孩子一样多愁善感,应追忆到我读高中时,一篇难已忘怀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六七十年代的同学应该不会忘记高一语文课本里这一名篇,在当时我恩师详细讲解中,了解到朱自清先生夜晚在清华园的荷塘边,虽然是对荷花的赞颂和赏识,处于当时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作者只能从文字里感概和借题发挥忧国忧民的心情,到现在一直难已忘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开,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吹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边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啥时传过荷塘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育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赞扬荷花这一段一直记忆忧新,有些事能一生刻入脑海中的,少之甚少。也许是荷花没有牡丹的娇艳,没有丁香的浓香,没有玫瑰的芬芳,没有兰花的幽磬,更没有菊花的如火如荼,风情万种,和腊梅的不畏严寒,袅袅婷婷站立于风雪中,气韵翩然,但争奇斗艳的各种花卉里,我还是最喜欢洁白的荷花,我爱她美丽,爱她真诚,荷花是圣洁美丽的象征,她出污淤泥而洁白无暇,极玲珑又纯洁谦虚,但她预示着吉祥,代表着圣洁,象征着清白,她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洒清香而独秀,亭亭玉立。就好象做人一样,荷花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应是我和社会追求的精神。</h3>